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陆春祥:南村的树叶
    陆春祥:南村的树叶
    • 作者:陆春祥 更新时间:2023-04-25 09:15:46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6685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1312-1403后,此据晏选军先生考证)与诗人、书法家杨维桢有过许多唱和之作,其一云:


         移家正在小斜川,新买黄牛学种田。

         奏赋不骑沙苑马,怀归长梦浙江船。

         窗浮爽气青山近,书染凉阴绿树圆。

         乐岁未教瓶为粟,全资芋栗应宾筵。


                        (《南村诗集》卷三《次韵签字杨廉夫先生》)


     诗中所叙,大似陶诗的场景,一下子让我们仿佛进入了渊明先生的南山。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陶宗仪的后半生,那个让他心安身安的南村。

     1.南村在什么地方呢?南村就在今天上海的松江泗泾镇。

     古松江府是上海的根,文化之根,地理之根,上海古代历史的发源地。元以前的松江,要么属扬州、苏州,要么属秀州(嘉兴),一直到元至元十五年(1278),松江府才独立,下辖上海县、华亭县。

     陶宗仪的父亲陶煜,做过松江府的典史。在父亲为官期间,陶宗仪应该就和松江发生了联系,儿子到老子任职的地方游玩或者居住,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况且,他的夫人费元珍就是松江人。因此,陶宗仪长长的生命历程中,注定有一大半时间要在松江度过。

     元至正十五年(1355)前后,中年陶宗仪迁居到刚升格不久的松江府,开始并不在南村,而是在一个叫贞溪的地方。这有他这一时期写的诗为证:“浙右园池不多数,曹氏经营最云古。我昔避兵贞溪头,杖屦寻常造园所。”(《南村诗集》卷一《曹氏园池行》)贞溪其实是松江下属的一个镇,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居住,费元珍的外婆管道昇就出生在那里,有亲戚或者熟人的地方,总是迁居的第一选项。

     不过呢,宗仪在贞溪只是短暂居住。大约一两年后,他就迁到泗泾,淞城之北,泗水之南,诸生替他买地结庐,遂居以老。

     2. 陶宗仪心中一直追慕陶渊明、陶弘景,当他发现,泗泾这地方就是他梦想中的家园时,他就将他的居住地取名为南村草堂。陶宗仪的南村生活,许多名人笔下都有过描述,他有个学生叫沈铉的,在《南村草堂记》中,详细记载了南村和陶宗仪在南村的隐居生活。

     泗泾这地方,只有几个小村落,但因为有了陶先生的南村草堂,名声越来越大。

     “泗水水深林茂,野水纵横”(《松江府志》),百姓都以农桑为主业。田里种着大片的水稻,那些田沟和水道两旁,成片的络麻和桑树,绿意盎然。草房和瓦屋相杂,鸡声犬声相闻。古道弯弯,水流淙淙,村中古树如抱,浓荫匝地。农忙时,田地间人声牛声嘈杂;闲暇时,大树下,田地头,白头老翁在和孩童讲古论今,村人们频繁来往,你来我家喝酒,我去他家饮茶,逢过年过节,热闹场面更加。在这样的地方,陶先生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他的生活其实比别人更踏实更充实,因为他有许多弟子,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充分释放。他还有许多的朋友,心性和品格都和他接近,来来往往,为南村增添不少风光。他不仅身体力行劳作,还做了许多诗文。他就像他的先祖渊明先生一样,安贫乐道,品行高雅,令人尊敬。

     沈同学说,他家贫穷,且年纪又小,但陶先生不嫌弃他。在南村草堂,他们一群同学,和陶先生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长久时光。

     清代的厉鹗,曾经看过王蒙为陶宗仪画的《南村图》,很有感触,赋诗云:“陶公至正末,养素栖田园。自号小栗里,旷然脱尘樊。文敏之外孙,画迹可晤言。檐端机山秀,篱下谷水源。著书自抱瓮,为农常叩盆。修修疏竹里,欲往造其门。”

     为什么自号“小栗里”?因为陶渊明的居所叫“栗里”。这样好了,不仅有了南村草堂,还有了栗里,只是要谦虚一点,加“小”吧。加了“小”,就是一种对先辈的崇敬态度,虽然,南村草堂规模未必小。

     南村草堂,都有哪些建筑呢?

     有秋声馆。这一命名,大约典出欧阳修的《秋声赋》吧?在这里,可以听秋日的虫语,蟋蟀鸣叫?

     有袯襫(bóshì)所。字看着复杂,读来却颇有意思,“博士”所,像个高级研究机构呀,其实,就是专门放蓑衣的房间嘛,不是一件,是数件,厚的,薄的,冬季夏季,都要穿的。

     瓮牖。这个好理解,就是用破瓮做的窗户。以示生活简单朴素。

     朝光书室。应该是陶宗仪的书房吧?

     我细看明代杜琼的《南村别墅图》长卷,这是一个更广阔的南村,里面还有不少新建筑:

     闿杨楼。是欣喜门前挺拔的杨树吗?

     鹤台。一两只,三五只,或者更多成群,鹤们也如屋主人一样,过着无拘无管的野日子,阔大的天地,随处都可以自由翱翔。

     还有罗姑洞。来青轩。竹主居。竹主居用粗竹做梁做柱,用竹片竹条当墙,用竹丝编椅织床,用竹梢藤蔓围成院,冬暖夏凉,会客,授徒,一切都自由得很。

     明初的孙作,在替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写的序言中,也记载了宗仪在南村的耕读生涯:

     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一廛,家于松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阴,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如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 “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氏之旨,下极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

     而王掖的《赠南村先生序》,则描绘了陶宗仪耕读生活的一派惬意:

     有田数亩,屋数楹,种艺暇,讲授生徒,其志愉愉也。秋稼既登,天旷日晶,或跨青犍,步稳于马,纵其所之。川原上下,溽雨新霁,汀树丛翠,或跣白足,濯于清波,仰视飞鸥,载笑载歌。好事者每见之,辄图状相传,莫不慕其高致。先生自是益韬真养素,闭房著述。

     这个南村草堂,良田并不多,但所出也足够吃了,应该还有不少地可种菜种花的。而草堂的周边,更有广阔的田野,或者大片的草地,可以骑牛漫游,还有河或者江,清波荡漾,劳作过后,将一双泥脚伸进清波中,再抬头望着天空,几只鸥鸟正上下翻飞,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画画的人见了,写诗的人见了,眼睛都睁得圆圆的,如此闲适的人和景,赶紧画,赶紧吟咏!

     陶宗仪不是一般的农人,他是隐居于南村的高士、大儒,即便出门劳作,他也都随时带着笔墨,因为,身子虽然在劳作,脑子却不停思考,想到了某事某物,形成了某个观点,他都会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到地边的树荫下,摘叶书之。

     3. 这是什么叶呢?我极度好奇,查了不少书,问了不少人,都说没想过。台州路桥区峰江街道的南山上,陶宗仪端坐着,紧衣短袍,炯目长须,眼望前方,右手一管笔,左手握着一张宽大的树叶,这叶子还有柄,有点像夏天的扇子。积叶成篇,大家都知道,只是,什么叶,没有人知道。

     去年我去西安,登大雁塔,那上面有一页唐朝的贝叶经,很珍贵。以前的僧人,有用贝叶书写经文的,世界上现存贝叶经最多的地方是西藏,大约有六万页左右。贝叶是什么叶呢?有人说是菩提树,有人说是贝多罗树,但大部分人认为,就是我们常见的贝叶棕,那叶子宽大,可以做扇子,经过处理,上面可以写字,可以保存数百年。

     而根据孙作的描述,陶宗仪所用的树叶,乃随手摘取,并不是事先准备好的。七百多年前的松江田野,那里会长着什么树呢?一般也不外乎樟树、枫树,梧桐树应该也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樟树叶显然太窄,枫叶,梧桐叶,都有可能,但都写不了几个字。

     徐卫华,台州市的陶宗仪研究专家,老家黄岩,陶宗仪的同乡。我和他聊陶宗仪,他说刚刚写完二十万字关于《书史会要》美学成就的书——《书史会要》是陶宗仪在笔记以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我问他陶宗仪用来书写、记录的树叶到底是什么树的叶子,他说没有想过,但觉得有可能是桑树。这提醒了我,南村草堂周边的田野上,桑树应该成垄成片,宽大的桑树叶子,柔软也有韧性,不容易破,写上几十个字,应该没问题,而且,干了的桑树叶,发白,可保存。

     其实,陶宗仪写《南村辍耕录》,早在隐居南村前就开始了,一直持续二十多年才完成。不过,积叶成书的故事,一定发生过,也一定发生在陶宗仪隐居南村的前期。

     4. 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陶宗仪完全沉浸在他的南村生活中,多次拒绝了明朝政府的征聘。他一边劳作,一边授徒,一边诗文写作,除了著有《南村辍耕录》外,还完成了关于书法史方面的《书史会要》十卷,《南村诗集》四卷,以及一百余卷的笔记《说郛》。

     人的年纪越长,越会思念往日的时光。明洪武二十年(1387)中秋夜,已经七十六岁的陶宗仪,遥望南村明月,写下了《丙寅中秋》,感怀久居他乡而不得归的伤感旅羁:


         云开天宇洁,玉露滴琪林。

         静对中秋月,偏伤故国心。

         半生常作客,此夕一沾襟。

         弟妹书难得,穷愁老转深。


     这个年纪做诗,已经没有什么形容和修饰了。然而也因其坦直而更加真切动人。

     明永乐元年(1403)九月十四日,九十岁的松江华亭人张文珤去世,张的孙子请已经九十二岁的陶宗仪写墓志铭。此后的文献中,我们再找不到有关陶宗仪的事迹。九十二岁,或者活了更久的陶宗仪,天台陶九成,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书文,供后人披览,也留下了谜一样的树叶。

     陶的本原是泥土,耄耋老人陶宗仪回归了大地,经过六百多年的大浪淘沙,他和先祖三名陶一样,终于也成了名陶。



  • 上一篇蔡犁:断河
  • 下一篇木一伊:草地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