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是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诞生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的地方,依着窄长地形,自南向北奔腾不息。涓涓洮水偏爱甘肃临洮,曾有“千里洮河,唯富临洮”的美誉。因为参与“村暖花开”作家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活动,我来到那个枕着洮河入梦的临洮。
从兰州中川机场出来,明亮的太阳仿佛就在头顶,蓝天碧澈,白云婀娜,陇中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梁峁交错如水墨画般徐徐展开。在去往临洮的路上,文联的张同志向我们介绍:“临洮,古称狄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彩陶之都、长城起首、貂蝉故里,更是陇上水乡……”从他那浓浓的西北官话里,我感受到他对临洮历史文化的那份自豪。这时张同志笑着看了看我和同行的陈主编,忽然又用方言冒出一句:“洮河也出美女。”其实我们听不懂方言的,但那句话我俩却听得真真的。他说:“不说了,你们到了自己看吧。”
洮河就是在那一刻出现在我眼前的,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白色的浪花在浅绿色的河面上跳跃,亲吻着河床,流水用哗哗的掌声欢迎着我们。
金豆豆之洋芋西施
黄莹莹的蒸土豆端上餐桌时,还冒着热气。
“尝尝俺们本地的洋芋,好吃着呢。”这种吃法和健康专家推荐的吃法不谋而合。我笑着拿起一个掰开、剥皮,放一小块入口,清纯、细糯、绵软,食物自然的香气便在舌尖回荡,我们的第一餐就这样被临洮的洋芋俘获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叫了半辈子的土豆变成了洋芋,也让我们逢着了洋芋西施般的洮河女人。
刘彩琴个子瘦高,身躯略微前倾,齐肩短发随意地垂在脸庞,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先是端出一盘金灿灿的油馍,又给我们倒水沏茶。憨憨的微笑,浓浓的乡音。
抬眼打量屋内,八仙桌西侧是整齐的双人床,东侧是一大两小围成半圈的沙发、茶几。八仙桌上方是一副署名洮波的隶书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那字体的收笔有些浓,给我一种把春风、夜雨拽到土里的感觉。
我笑着说:“你这房子很敞亮,很漂亮呢。”她也笑盈盈地看看自家房子,再开口眼里便有些雾气,以一口浓重的陇中方言开始了叽里咕噜的述说,一边说,一边比画。我费劲地捕捉她的意思,还原她诉说的过往。
2013年农历六月初九,陇中上一轮强降雨过了没几天,暴雨就再次来袭。干旱少雨的陇中,每年7月到9月是让人欣喜的雨季。刘彩琴也和大家一样,本来是盼着这雨水的。那天,屋外大雨倾盆,屋内小雨哗哗。屋顶的塑料布在几场雨后严重风化,推波助澜地在屋内造出一处处水帘。刘彩琴拿着锅碗瓢盆接雨水,刚倒掉盆里的,锅里的就又满了。她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像往常一样在衣襟上擦擦手,才发现浑身已经湿透。这时只听一声响,一大块墙皮脱落下来,软成丈夫脚边的一滩烂泥。坐在屋角的丈夫惊叫出声,身子瑟瑟往墙角蜷缩着。刘彩琴赶忙上前抱住丈夫,一边用手抹去他头上的泥点,一边轻轻说:“多好的雨水呀!洋芋吃饱了,咱就吃饱了。”丈夫拧成疙瘩的眉毛慢慢舒展开来,像个孩子般伸出手去接从屋顶漏下的雨水,一边接一边捧给刘彩琴。
这间土坯房子是1995年结婚时的新房,她清楚地记得当时丈夫许诺十年后给她盖青砖大瓦房。
18年前春风梳柳的时候,22岁的刘彩琴在新添镇一家裁缝铺学手艺,师傅很喜欢这个聪明勤快、活泼开朗的姑娘,就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弟弟师成德。两个年轻人一见倾心,年底便喜结连理。婚后日子虽不富裕,但公婆慈祥,父妻恩爱,两个儿子的到来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欢声笑语。然而正当他们像燕子衔泥一样忙活着,向着盖起青砖大瓦房的目标努力时,寒流突袭了这个家庭,家里顶天的两个男人相继倒下了。在刘彩琴的记忆里,2003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公公突发脑血栓瘫痪了。刘彩琴忙里忙外支撑着这个家,好不容易盼回在新疆打工的丈夫。可是心里的这口气还没缓过来,她的掌柜子(丈夫)也突然病了。丈夫在新疆辛苦打工,却没能要回工钱,想想家中过年和看病的花销、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还有那个十年盖新房的约定,这个男人突然间崩溃了。除夕的下午,他对妻子说我去寻(借)点钱,就离开了家。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刘彩琴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丈夫却被乡亲们五花大绑送回家来。
丈夫没有了往日的温存,大喊大叫、乱砸乱打,吓得年仅6岁和8岁的两个娃子躲在刘彩琴身后哇哇大哭,瘫痪在床的公公爬在床沿捶胸摇头,不知所措的婆婆在一旁唉声叹气。刘彩琴想和以往一样抱住丈夫,跟他说那个美好的十年之约,哪知丈夫卡住她的脖子、揪着她的头便往墙上撞。等她被邻居送到卫生院后,头上缝了9针,右眼皮上缝了7针。
“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你还年轻,为了两个孩子,为了你自己还是走吧。”刘彩琴躺在病床上听着亲戚和邻居们的议论和劝慰,何尝不想就这样躺下去,抑或一走了之。她说起这一段时,低下头,盯着碾动的脚尖。
“那你是怎么挺过来的?”陈主编眼中闪着泪花问道。我和同行的娜娜、沫沫脸上也都挂上了泪。
“我走了,这老的老、病的病,谁来管他们呀?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扔不下我的亲人们呀。”从没有拿过大主意的刘彩琴一咬牙,做主把家里的耕牛卖了,带着丈夫去治病。从县医院到兰州精神病医院,钱花光了,丈夫却不见好转。无奈中,刘彩琴只能遵医嘱带丈夫回家慢慢调理。
曾经憧憬的幸福生活是那么遥不可及,她现在要考虑的是疯癫的丈夫、瘫痪的公公、体弱的婆婆、年幼的娃娃。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力,那柔弱的肩膀能顶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吗?
“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就想土里刨食,让一家人别饿肚子。”“洋芋蛋蛋可当菜、可当粮,耐寒,耐贫瘠,正常年份能收千余斤,就是旱年也能有六七百斤的收成。”刘彩琴选择了当地人最喜爱的洋芋。十几亩的洋芋,帮衬着刘彩琴度过了那段心酸的日子。
“是政府圆了俺的青砖大瓦房梦哩。” 刘彩琴接着回忆说。2013年的早春,刘彩琴把公公背到院里晒太阳。收拾好家里的一切,她从褥子底下摸出一沓钱揣在怀里,准备到镇上寻新的洋芋改良品种。
“老人家,你好啊!”院子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您别动,别动。”那声音再次响起。刘彩琴急忙走出屋门,她看到一个高大的男子俯下身子轻轻拍抚着公公的肩膀。
“彩琴,这是咱们石琳书记,来看你们来了。”镇上前些天那个来摸底调查的人说道。
来人是临洮县委书记石琳,刘彩琴家是他的一对一帮扶对象。这次,他查看了她的房屋,还给她带来了洋芋良仔。有了良种,就有了新希望,石琳的鼓励让她干劲儿更足了。
早晨启明星还在头顶,她起身给家人做好早餐,就匆匆奔出去定苗、除草、打叉。晚上她迎着夕阳回家,给丈夫喂药,帮公公翻身,给全家人洗衣做饭。
为了洋芋,她格外盼着雨水,可家里那土坯房却禁不住连绵阴雨。看着发霉的玉米、潮湿的被褥、满地的水洼和傻呵呵的丈夫,无助再次袭来。她靠着门框,让泪水和雨水在一起哗哗地流。恍惚间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在雨中晃动,她赶忙揉揉眼睛,原来是石琳踩着灌满泥浆的雨鞋,正带着同行的人往屋顶上铺油毡。风裹挟着雨点打到他们身上,暖在刘彩琴心里。
“大雨过后的两个月,农历八月初一,俺家的青砖大瓦房就建好了。”刘彩琴眼里闪着泪光。新添镇的同志解释道:“刘彩琴一家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在‘一户一策’精细、精确、精微‘绣花’摸底调查中,针对刘彩琴家的情况,提出了改良洋芋品种、提高洋芋产量的产业扶贫对策;同时通过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扶持、银行贷款支持和农户自筹,就地翻建房屋,完成危房改造。”
“石书记不仅给了俺洋芋良仔,还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俺呢。”刘彩琴抢过话头说。
刘彩琴说:“扶贫不是帮俺们一家,还有俺们村的好些人家哩。俺大儿子说俺们整个村都沐浴了精准扶贫的阳光哩。”
我们跟着刘彩琴在阳光里移挪,看她养的三头西蒙达尔基础母牛,看她养的十几只湖羊,看她那亩产四千斤的一眼红洋芋......
出门前,和刘彩琴告别,一回头,目光再次被那副对联吸引。虽然已是傍晚,但西北的大太阳依然明艳艳从门缝里照耀进来,落在轻灵曼妙的楹联上,隶书收笔处的浓墨沐浴在金色阳光里,恍惚间仿佛变成一个个金豆豆,在沸腾的黄土上闪着金光舞之、蹈之,温暖着这家人,温暖着我们,温暖着洮河。
九世修成的“百合花”
百合早已经是健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尤其是在雾霾天,百合的清咽利肺功效备受推崇,各家药店和超市的热卖区到处都是百合的身影,因此她又有了“蔬菜人参”的美誉。我在堆着百合的货架前驻足,也经常看到醒目的兰州百合标签。在来临洮前,我对百合的认知仅限于可以煲银耳百合莲子羹,还有西芹百合这道流行的菜式。来到临洮,才知道这“白富甜”的百合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在《兰州植物通志》中评价说:“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单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这里是临洮县上营乡包家山村,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之一,自古就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在这山大沟深、高寒干旱、靠天吃饭的陇中最偏远地方,千年的风沙黄土肆虐、百年的贫瘠苍凉,让山少了绿色,让沟缺了灵动,也让这块土地背上了深度贫困村的包袱。九年前的春天,一个包着蓝色头巾的女人在这片海拔1800米到2000米的山坡上,挖坑、栽苗。一株株幼苗在晨曦里列队,一畦又一畦,在她手下不断长成,春秋如翠,夏日似翡。九年后,她一颗一颗把百合挖出,好像一朵朵白莲在她满是泥土的手上绽放。
临洮的同志们介绍产业扶贫的情况,提及百合的特色种养:“百合始栽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百合产量低、种植周期长,一般只知道百合在商品生产地中生长三年就可以挖出来售卖了,其实百合生长过程极其复杂漫长。在采挖成品百合的同时,收获附生的百合子芽;子芽挖出来后,要移栽到专门繁育种球的地块;又是三年以后,种球繁育完成,再移栽到成品地里生长三年。从子芽到种球到成熟,一颗百合的一生要经历两次移栽、三段生长期,前后长达九年时间。这还不算中间至少倒种其他农作物的一年......”
我才知道我们平常食用的百合竟然要经历“九世修炼”,别说一株植物,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九年呢?
在如今这个速成的时代,有这样耐心种植百合的人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见到了在贫瘠之地上盛放的“百合花”申韦娟。
翻过两个坡梁,眼前出现了披了绿色绒毛的山坡,县里的穆同志指指半山腰那个包着蓝头巾的身影说:“就是她。”只见一个身影在移挪,像是绣女在山坡上穿针引线。
申韦娟摘下头巾,长发高高盘在头顶,大眼睛、白皮肤,一身蓝色套装整洁得体,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走进她家小院,中间有一个大大的花池,两棵牡丹,两棵芍药,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花草。依着坡势建起的房屋高大敞亮,窗前的榆树开着紫红的花,轻柔的香气弥漫在屋内院中,犹如眼前这个女人,淡雅、清新、自然。我在心里暗暗赞许,这是一个热爱生活、会生活的女人。这个家外表看起来很难和贫困联系在一起。
“其实俺原来不是贫困户,俺这房子也是原先建好的。”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俺嫁过来时,俺家掌柜子(丈夫)种植药材党参、黄芪。那会俺只是给他打个下手。”说这话时我从她脸上看到了幸福的神情。是呀,若不是丈夫重病,她应该还是那个小鸟依人的女人。
十年前的早春,她家掌柜子和她商量说,他想拿出两亩地试种百合,包家山村距马啣山主峰只有几公里,海拔在2400米左右,地理、气候都适于优质百合生长。第二天,小两口便给新选的地里施了基肥。那天申韦娟靠着丈夫的肩膀,想着满地翠绿,想着洁白脆爽,想着他们和美的生活。但是从坡上回家后,丈夫就开始头疼发烧。他们以为是平常的感冒,喝杯热水,睡一觉就好了。谁知睡了一宿,早晨一骨碌爬起来,丈夫哇哇吐血。丈夫安慰申韦娟别急,说再睡一觉就好了,申韦娟果断带丈夫去医院检查。她背不动丈夫,只能尽量让丈夫的重心靠在自己身上,搀扶着丈夫深一脚浅一脚从梁上一步步挪下来。平常走四里山路没觉得怎么样,但那天她觉得每一步都是那么吃力、那么揪心,好像前半生没有吃过的苦都在那条路上等着她似的。如今想来那只是一个开端,更多的磨难还在后面。
丈夫先是到了县医院,住院一个月,吐血状况用药控制住了,病情却不见好。又转院到兰州医院。看到妻子劳累的身影和巨额的医疗费用,丈夫拒绝治疗。申韦娟含着泪水用坚定的语气说:“家里需要你,你一定要好起来,只要有我在,就永不放弃你。”在来省城大医院的路上,丈夫吐血后昏迷,直接进入了抢救室。“我们再见到他时他脖子、胳膊总共插了六个管子。”申韦娟一边说一边比画着。大夫说:“必须立即做手术,做还有一丝希望,不做人就没了。”
那一刻申韦娟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她说我把他带进医院就是往好处看的,如果人治没了如何向家人交代?她恳请大夫给一天时间,让老人和孩子们都来见个面。那天申韦娟跟公公说表弟要来兰州,让他顺路也过来看看;她给女儿的班主任说让孩子过来帮帮忙。不管内心多苦、多难、多痛,在老人、孩子和丈夫面前,她装作没事人一样,不敢掉一滴眼泪。她送丈夫进手术室时,丈夫紧紧拉着她的手,一句话没说,但她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丈夫的不舍和嘱托。她带着微笑鼓励丈夫:“放松心情,会成功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丈夫进去后,她一屁股瘫坐在手术室外,泪水哗哗地流。那十几个小时里,她为丈夫祈祷,祈祷他躲过这一劫;她为自己祈祷,祈祷自己能与命运抗衡。
当大夫告诉她手术成功的那一刻,她拉住大夫的手说:“老天开眼了,俺把天叫应了。”
回到家后,申韦娟扛起家里种植百合的重担。每天早晨4点多,她就开始打扫庭院、喂牛、做早饭,5点多当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她已拿起农具、背着农资上梁了。尽管丈夫不能再做体力劳动,但她从不抱怨,她心里就一个念头:老人健在,丈夫陪在身边,孩子培养成才,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了让丈夫恢复得好一些,她悉心照顾,谈及丈夫的用药,申韦娟就像一个娴熟的家庭医生,什么药材、多少克、怎么熬制,如数家珍。丈夫在她的照料下一天天好起来,家里又出现了欢声笑语。
“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为贫困户报销比例提高;2015年享受精准扶贫带动型专项贷款5万元;大病救助和生源地贷款也减轻了她的医疗和教育负担……”精准扶贫让她看到了希望,脱贫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她在几年百合种植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早日还清丈夫看病的借款,她想扩大百合种植面积。正在她为发展资金短缺发愁的时候,政府出台了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帮她实现了多种、优种百合的想法。如今她的百合种植面积达15亩,党参4亩、黄芪10亩、马铃薯4亩,家庭年收入达到12万元。
人们都说申韦娟的苦日子熬过来了,也该喘口气了。然而,她不仅没有把脚步停下来,还走出小家,带着包家山的妇女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一个人日子过好了不算好,全村人日子都过好了才算好。”她说自家脱贫跟自己的努力有关,但更多的是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看着那么多的乡亲们还在贫困线上,还在对产业扶贫政策观望、等待,她总是现身说法,跟乡亲们掏心窝子讲述自家脱贫的经历。2017年,村妇联换届选举,她全票当选包家山村妇联主席。那以后,她把自己小家和集体大家合为一体,毫无保留地向村里的妇女分享自己种植百合、党参等中药材的经验,动员大家种植,并帮助34户贫困户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精准扶贫贷款170多万元。在她的示范引领下,全村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作物小麦、马铃薯逐渐向百合中草药转变,特别是百合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
申韦娟早有种植党参、黄芪的经验,那山、那水、那气候也适宜百合生长,再加上洮河女人的勤劳和胸怀,她从自己种植百合成功,到带领乡亲们种植百合成功,都是顺理成章的。而在百合的销售中,她展现的能力再次让我刮目相看。
申韦娟明白百合的价值,但因为包家山村交通不便,收购价格不稳定,百合虽好也难卖上好价钱。“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为了让种植户拿到合理的收益,她在政府的支持下,协调村两委引进了临洮县金德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50万元、贫困地区世行项目资金250万元,在包家山村建成了一座150吨的百合冷库,百合加工车间也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对全村和周边村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进一步提高百合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种植户的收入。申韦娟现身说法动员61户贫困户入社共同发展,让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5798元,先后帮助74户摘掉贫困户帽子。
申韦娟从泥土里刨出一颗种苗给我们看,上面如胡萝卜樱子翠绿,根部有一个鸽蛋大的球颈。她说再晚一个月来你们就能看到成片的百合花了,再过三个月,你们就能吃到我家的百合了。
世上最快的是光阴,世上最慢的也是光阴。我等不到一个月,更等不到三个月,但我仿佛看到百合的花就在眼前炽热地绽放着,感觉到百合的甜糯清香就在齿间、心头。眼前的申韦娟不就好像在山野幽谷间,经历九世寒冷和酷暑修炼成的百合吗?
“大女儿学电商帮助全村人在网上销售百合,让大家种植的百合都有一个好去处……”申韦娟将百合胚芽静藏泥土下,又开启了新的梦想、新的修炼……
向美而生的紫斑牡丹
“牡丹真富贵,狄道堪称雄。”狄道就是现在的临洮县,是我国最早建制的文明古邑之一,唐宋丝绸之路的要津。临洮县紫斑牡丹就是从唐代开始栽培的,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两代享有盛誉。
到临洮的第一天晚饭后,文联的张同志带我们去品茶,在洮河边不远的一家奇石馆,边喝茶边看石头。在一块块奇石面前,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啧啧称奇。奇石馆主人韩经理,笑呵呵地让我们欣赏主厅一副高2米、长5米左右的牡丹图,他说这幅牡丹图是由临洮很多位画家一起创作的,是镇店之宝。洛阳、菏泽、西柏坡,还有我的家乡柏乡,我看过的牡丹太多了。韩经理好像看透了我的漫不经心,他说,这牡丹和你们中原牡丹不同,是长成树的紫斑牡丹。
再凝神,我果然留意到画中粗大坚韧的主干螺旋上升,一根根虬枝错落斜出,紫的、红的、粉的、黄的、白的花朵热烈而饱满地绽放枝头,不由让人眼睛一亮。画的落款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黄色斗深”。韩经理从花瓶里掰下一片牡丹花瓣给我们看,花瓣内面基部有深紫色斑块。这时我才发现花瓶里的花是真花,未及近前,香郁便扑鼻而来。他自豪地说:“很香吧,紫斑牡丹比中原牡丹香很多呢。”说罢还捧出自酿的紫斑牡丹酒给众人品尝。
原来,紫斑牡丹酒是临洮的非物质遗产。临行前的那一晚,我、陈主编和娜娜临时有机会造访了生产紫斑牡丹花酒的酒厂。
车出主城区,过高速路口向西,来到洮河之畔,淡淡的酒香、花香便扑面而来。顺着穆同志手势看过去,“真花、真粮、真酿”六个字映入眼帘。从厂区走出一位干练的中年女子,打开大门把我们让了进去。
“这是酒厂的总经理王建新”,穆同志介绍道。
她高高的个子,小麦肤色,一双大眼睛,长发挽在脑后,眉宇间透着娇美。她说一口标准的陇中普通话,招呼我们跟她走进展厅。
在展厅,王建新如数家珍地讲解“蓝牡丹”“红牡丹”“黄牡丹”和“原浆酒”等系列紫斑牡丹酒。她说:“红牡丹是婚庆系列酒,价格适中、寓意好,最受欢迎。可牡丹酒受原材料影响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效益还真是不太好,总体上知名度也不高。”
我给她算了一笔账,一年方圆200公里内的牡丹花产量也就1500公斤,一锅酒要用25公斤牡丹花,每年只有一个月能生产牡丹酒,紫斑牡丹酒确实只能供小众消费。
“我守得是一份文化,是传承,更是希望。”她笃定地说。
经她介绍我们得知,临洮自古就是边城酒乡。清代诗人吴镇曾写道:“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他的诗句“年来青稞贱,到处酒能赊”,是临洮在明清时期酒业盛况的写照。王建新的父母1958年从甘肃理工大学毕业,两人都在大学学了四年的酿酒,父亲是酿造师,母亲是勾调师。在父母几十年的酿酒生涯里,始终坚持酿酒一定要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他们参与过“李唐金樽”和老子系列酒的出品。而牡丹酒也是扎根在临洮深厚的文化底蕴中。
十年前,王建新的父亲和诗词学会的几个朋友在一处牡丹园品酒。有朋友感慨道如果酒能留住牡丹花香该多好。王建新的父亲想到,牡丹花入酒,不仅创新花酒酿造工艺,更重要的是能延伸紫斑牡丹产业链,打造本地特色产业。于是在边城酒厂,一个酿酒师和一个勾调师带着“紫斑牡丹酒攻关小组”,用青稞和花蕊制曲、高粱和花瓣窖卧酒醅、鲜花蒸酿萃取原浆,历时三年,经过上百次的调试,终于酿造出了淡雅绵柔、韵味悠长的紫斑牡丹酒。
王建新从父母手中接过酒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厂区建“紫斑牡丹酒文化墙”,从工艺流程到酿造标准,从历史掌故到文化传承,从紫斑牡丹酒的诞生到紫斑牡丹酒的药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留在墙上,时时提醒她不敢偷工减料,不敢疏忽懈怠。
为了保证紫斑牡丹酒的品质,每年5月,紫斑牡丹盛开的时候,她都是亲自到各个牡丹园收购花瓣。她说牡丹花期短,就六七天的盛开期,她们收购的鲜花瓣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些花瓣必须是花开第四天或第五天的。采集早了,牡丹花仔受影响,晚了牡丹酒的品质会受影响。“如今我们巷子深,酒就更要保证香了。”
她带着我们来到发酵车间,指着新建的6个发酵池说:“我们刚刚在展销会上接到了好几个定制大单,今年的原浆要翻一倍呢。”
“太厉害了,那牡丹花的需求岂不是也多了一倍。”我说。
她笑着说:“哪是我厉害,是借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东风,我们赶上了好机遇!”
是呀,王建新和她的紫斑牡丹酒确实赶上了好的机遇。在临洮,紫斑牡丹不再是单纯赏心悦目的观赏花木,更是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打造名优品牌的好项目。象征着吉祥富贵的牡丹花,成了临洮老百姓的“富贵花”。
返程已是子夜。我们的车在洮河边行驶,我们的心跟着洮河千年不息的波涛舞动,自南向北,流向黄土高原深处的那山、那水,那些洮河女人。
作者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上海文艺出版长篇小说《女行长》,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长江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等,中篇小说《朋友圈的硝烟》被翻译成蒙、藏、朝鲜、维吾尔和哈萨克文。中篇小说《凌乱年》获中国作家第七届鄂尔多斯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