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金赫楠:阅读,或现实焦虑
    金赫楠:阅读,或现实焦虑
    • 作者:金赫楠 更新时间:2023-10-31 01:11:4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965


    编辑老师发来微信,嘱我作文谈谈这一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阅读。这才恍然,不知不觉中又临近年末。说来惭愧,2019是我读书最不用功的一年,因为忙于人生中其它重要事情,读书写字暂时放在一边。当然多少也还在读书。和以往相比,不是为了参加研讨会或者写评论而读,随机且随心。未携带评论家的角度和任务自觉,纯粹的读者视角,阅读效果反而更好,更走心,况味悠长。


    也许,文学批评家作为专业读者,大概比一般读者更不幸:当大家沉醉在情节人物之中恣意啼笑时,当普通读者代入自己“听评书落泪、为古人担忧”时,那个被称为文学批评家的人,得保持足够的置身事外。他不能仅从整体上去欣赏和感受一部作品,而要把其拆解成形象、语言、结构、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打个比方,面对七碟八盏的美酒佳肴,食客老饕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而美食家们却得详品细咂,把盘中美食和杯中美酒,还原成食材、调味、火候和年份,而无福没心没肺地纯享美味。


    2019,粗粗过了一遍《史记》,重读了《平凡的世界》《笑傲江湖》、林语堂版《苏东坡传》,还有《三体》《沧浪之水》《天黑前的夏天》《琥珀》等几部长篇小说,读了《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樊树志“重写晚明史”系列三本,以及《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如果要具体谈论一下这些阅读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某本书,那一定是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初读此书大概是十几年前了,对比《金色笔记》探索性的文本结构和尖锐而复杂的主题,其时二十几岁的我,对《天黑前的夏天》叙事的流畅和温情,故事中的家长里短,显然没什么兴趣,一扫而过。而现在39岁的我,再次翻开这本书,迅速被小说的开头击中:“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壶里的水烧开……她强烈地感受到某种东西,却触摸不到。”我实实在在地深切感受到主人公中产阶级绝望主妇凯特的出走与回来,中年危机,人生中途与自己(是的,与自己而非世界)的又一次对峙、较量与和解,以及“在自然蜕变的过程里”,如何真正有效实现自己的正视、抵御和自我完成。


    与主人公凯特不同,作者莱辛本人并非流连于花园中的中产阶级主妇,她的一生充满动荡和传奇,经历两次婚姻,30岁以后再未结婚。读她的自传,莱辛自己显然并未经历过凯特那样美满得令人不满、安稳得让人厌倦的所谓“幸福生活”。作为女性作者,莱辛贴着女性人物的气息、脉搏和灵魂来写,文本中所携带的是一种通透女性视角。“绝望主妇”以及她们对于平庸生活的反抗和逃离,原本是女性作家最顺手和擅长的题材和情感来源,“出走”更是女性题材中反抗的惯性姿态,这类写作往往容易失于一种单向度的单薄。《天黑前的夏天》却从单一的命题中延伸出更深远、更广阔的思考与探询,凯特的出走与回来,不是简单地从起点出发又回到原点的双箭头直线,而是在画一个圆,在花园里,在国际组织里,在旅馆中……是凯特依次寻找和确认自己的过程,是一次有效的自我发现历程。无论在花园中烧水,在家中日复一日做个主妇,还是在高大上的职场中挥洒自如,也许都是女性自我实现、自我安放的恰当方式。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看你是否明确地意识、选择和认同你自己现在的模样。


    还有一本书令我印象深刻:《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纽约的精英妈妈有多拼?学区房、择校大战都只是小起点。火爆全美的年度话题书,关于阶层、育儿焦虑、中年危机,全世界的妈妈面临的都是一样的。”是的,这是一本畅销书,一本以“人类学角度”“纪实文学”“田野调查”名义写下的噱头十足的畅销书。作者是一位人类学背景的美国女性,坦白说,文笔很差,叙事的说服力与合理性也很令人嫌弃。但我仍然连读两遍并推荐给身边的同龄女性朋友。这实在因为粗制滥造的文笔和故事中,却精准而生动地传递出一种极真实的焦虑。今天,作为母亲,如何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好学校,如何为孩子防止阶层下降的同时创造阶层跃迁的可能性。这几乎是今日中国每个家庭前所未有的核心渴望与焦虑。而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自己的那个“人生中其它的重要事情”,就是家有考生!不是一个考生,而是两个——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不是高考、中考,而是小升初——原本应该就近入学的小升初,现实却是比中高考还拼、还压力山大。《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几乎不能为我提供任何精神层面的营养,甚至也没什么扣人心弦、起伏波折的精彩情节,但它成为我这个短暂阶段的治愈系。“全世界的妈妈都一样”、放之四海而皆有的教育压力,让我觉得至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行文至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讨论的两部作品,原来都对应着我此时此刻人生阶段的重心,我此时此地的精神危机和现实焦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兴致其实相当程度上反映和对应着我们最当下的焦虑,那些正在流行的文艺作品中,往往投射着人们当下最真实的现实渴求和心理焦虑。而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无论自己是否明确意识到,其实往往还是期待从中获得一些力量,一些同现实较量或妥协、或正视或躲闪、或治愈或摧毁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