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每当这熟悉的歌声传来,我总会莫名地激动,继而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到自己上小学五年级时的那个温暖的春天,回到曙光学校那间简陋的教室,回到一位语文老师的面前。慈爱的他,正站在三尺讲台上给我们讲着生动的语文课,娓娓讲来,引人入胜……
是的,我的心中有一棵小白杨,它一直生长在我的心灵深处,绿意盎然,茁壮成长,树枝上挂满了长长的回忆。而种下这棵小白杨的,就是这位亦师亦友的语文老师,一位文雅而真诚的,令人尊敬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师长。
我的这位语文老师姓赵,名叫振智。那时候,过完了一九九七年的春节,我们迎来了五年级的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一位新语文老师。说是新老师,其实他在我们学校已经教过一段初中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里也不算是新老师了。我们都知道他,因为他是全校最儒雅、最有书卷气的一位老师,对他都早已有些崇拜之情,因而心里都是蛮欣喜的。赵老师个头高挑,大眼睛,双眼皮,戴着高度数的眼镜,一副典型的书生模样。他的大眼睛格外有神,透出真诚而慈爱的目光。这目光,使我们愿意接近他,愿意跟他交朋友,也愿意听他的话。或许,他天生就该当一名老师吧。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在初春的讯息里,赵老师开始给我们上语文课了。赵老师的语文课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他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进行讲解,他会带着感情为我们深情朗读,他会充分调动我们的回忆、联想和想象,并让我们在课外进行体验,同时会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给我们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印象比较深的两课,一课是《小站》,一课是《挑山工》。通过《小站》,赵老师在我们心中勾画了一个风景优美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小火车站。通过《挑山工》,赵老师教给了我们勤奋做事、踏实做人的道理。我清楚地记得他朗诵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渐渐地,语文课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门课。
课下的时候,赵老师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与我们打成了一片。课间的时候,他常常会坐到教室里和我们聊天,有时说说学习上的事,有时谈谈生活里的事,有时还会参与到我们的课外生活中,还常常为了某篇课文、某个作文题带我们去观察、去体验。赵老师渐渐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了我们的一个大朋友、知心大哥哥。
天气越来越暖,春意越来越浓,快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原以为,精彩的语文课会照常一堂堂地讲下去,有趣的校园生活会照常一天天地过下去。可是,那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赵老师却突然来到教室里跟我们告起了别。原来,他前一年是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暂时来曙光学校任教,现在他要到复读班集中学习备战高考了。我们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可又不得不接受,既有点不知所措,又感到失落和伤感。我抬头望了望赵老师,他真诚而慈爱的目光里也满是不舍。教室里一时没有了声音,一阵长久的沉默。后来,还是赵老师打破了这长久的沉默。他对我们说:“我教你们一首歌吧,是我最喜欢的《小白杨》,教给大家留作纪念。”说着,他拿起粉笔,转过身去,用一手娟秀而洒脱的粉笔字把《小白杨》的歌词写在了黑板上,然后便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他背着手,踱着步子在我们中间走着,唱着。在这一句句的歌声中,往日的一幕幕情景在大家脑海里闪现着,回放着,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依恋与不舍。这时,有几个女生小声地哭了出来。看到她们哭,我的眼泪也溢出了眼眶,顺着脸颊滑落下来。在这歌声中,在这抽泣声中,赵老师的眼眶也渐渐模糊了,继而掉下了眼泪。但他并不去拭泪,大约是怕我们看到吧。
那节课,我们学歌学得特别快,时间也过得特别快。《小白杨》,也是我今生唯一一首流着泪学的歌。在《小白杨》悠扬而动人的歌声中,我们送走了赵老师,结束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学习时光。但同时,赵老师也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生活,他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棵小白杨,像是嘱咐我们要像小白杨一样努力生长,学习成材。我们永远忘不了赵老师,也永远忘不了心中的那棵小白杨。应该怎样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应该怎样当好一名老师,应该怎样上好语文课,赵老师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时光如梭,二十多年转眼间就过去了。人生坎坷,世事沧桑。如今,我早已过了青春年少的年纪,赵老师也早已步入了中年。这些年来,我和赵老师各自在平凡的日子里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虽联系不多,但彼此之间始终在默默关注着,支持着,想念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但不论到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我相信,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美好的时光,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浓浓的师生情,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心中的那棵小白杨……
郑永涛,笔名土生,男,1984年生,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江西大宇学院中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语文学习报》、《作文周刊》、《河北日报》、《河北法制报》、《河北农民报》等多家报刊。曾在北京空军某部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