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郑立坚:红灯照耀乌坭村
    郑立坚:红灯照耀乌坭村
    • 作者:郑立坚 更新时间:2019-10-23 08:31:55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587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以除旧布新、迎喜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春节,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既隆重又热闹。但对于乌坭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在元宵举行的抬神游灯活动,比春节还要隆重热闹,这是他们一年一度企盼表达的美好心愿。


    乌坭村抬神游灯源于宋代,福建汉族民间一种民俗娱乐活动,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每年元宵前举行,游灯队伍在礼炮三声、鸣锣清道、乐声喧天中出行,各种大彩灯、小彩灯、手提灯和五色旗、龙虎旗等组成的队伍,规模庞大,浩浩荡荡,异彩纷呈,让人叹为观止。


    乌坭村位于万宁市南面的太阳河分洪南岸,距大海仅2公里,河水从村北自西向东缓缓地流入大海,南面有新潭岭和港湾,村北有广阔的田野。太阳河分洪堤上修建的水泥路自西向东直通大海边的景观大桥。村里约百栋楼房装饰华丽,村道净洁,水泥路四通八达。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屹立在太阳河旁的钟氏祠堂建筑群,加上绿树和鲜花点缀,河水陪伴,更显得富丽堂皇。乌坭村可谓是一个风光漪旎、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是一个风水宝地、文化古村。


    钟氏祠堂坐南面北,建造为长方形格局,置三进屋造型。设计独特,工艺精湛,并以灰色为底色,显得稳重大方,古色古香。由北通过广场牌坊直达祠堂大门,门口建有主门和两个小门,选用金色瓷砖、琉璃瓦和大理石等材料建筑与装饰,门顶中间镶嵌龙凤图案,顶端盖金黄琉璃瓦。门柱为方形,下端镶贴灰色瓷砖高1米,上端用黄油料涂抹。大门两边对联是:“凭海临江礼义一堂流芳远,良风美俗亲和百姓前路宽。”


    从大门进入便是照壁,中间嵌龙凤图案,刻有对联:“圣德厚载旺香火,誉功垂范泽后昆。”照壁后是两栋造型相似,大小相同的亭,右边亭安置“文昌帝君”神像,让村民跪拜;左边亭内安装一尊铜质大钟,钟下安置“地藏菩萨”像,供举行拜神祭祖活动时敲击,宏亮的钟声响彻云霄。两座亭均以优质木料等材料建造。两亭中间置一盏方形“天灯’’,用石雕材料安装而成,下端置五层,顶端竖一圆柱,寓意为“灯亮通天明”。


    第二、三进殿设计风格基本相同,土木结构斜式流水瓦房,屋内都是由4根优质红木圆柱支撑。二进殿顶中间嵌双龙戏珠图腾,左右前后角各镶嵌狮子一只,屋顶盖琉璃瓦。殿右侧厢房为藏书室;左侧厢房为议事室。殿前门两边嵌松、竹、梅、菊等花卉图案。


    主殿置神像、灵牌、香桌等。屋顶镶嵌龙腾图,中间镶嵌红日与海水波涛图案。整个建筑群外部采用金黄瓷砖、琉璃瓦和灰色瓷砖及大理石为主要材料构造。主殿前庭两边建文化走廊,每边用8支红圆柱支承,置《二十四孝》图文。庭院地板用大理石铺设,中间铺有5块镌刻莲花的大理石,呈现出金碧辉煌、文化厚重的气派。


    广场建有一个牌坊,用自然石雕刻安装而成,上面镌刻“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建造12支钢铁结构的红色彩灯柱,每支柱置有花草画16幅,地板用米色方块石铺成,具有书画、民俗、雕刻为一体的风格,彰显地方民俗文化特色。


    每年春节的气氛还没有消退,乌坭村人便忙碌起来,准备木料、竹、彩纸,丝绸等的材料,制作各种花灯,迎接元宵。村里的闰女出嫁后未生男孩子,第一个元宵要回乌坭村大庙讨一盏小彩灯,意为“讨一个男孩”。如当年结婚生了男孩,就要制作一盏大彩灯报答婆祖的恩德。


    有些农户发丁发财,子孙满堂,便雇人制作一盏盏长1.6米,宽1.2米,高2米的大彩灯,上面放置仙桃、金桔、花卉等物品。灯顶端制成尖顶斜檐式盖顶,前端两边置麒麟图案,中间嵌“福禄”两个大字,大彩灯四边角悬挂小彩灯4盏,并点香烛,用两条竹杆从灯两边穿过作为抬柄,并用红布或彩丝绸缠绕扎成红柄或彩柄。供关公大神像乘坐的大彩灯,亦称“大彩轿”,两边置有对联:“关圣执刀保乡邦,观音送子赐金童”,由两个男子抬着游行。


    前年讨到男孩的农户必须制作一盏大彩灯,供婆祖乘坐(规格基本相同),但造型各异,主要是根据内容而定。有些村里人出门做生意发财,财丁兴旺,其乐融融,忘不了家乡的山水哺育。为了感恩,便制作一盏大花灯,灯前嵌“凤凰图案”,灯座摆放各种鲜花、芳草、仙桃等水果,前后四边角悬挂4盏小彩灯,灯上印有“龙飞凤舞”、“扬帆远航”、“吉祥如意”等字样,为节日增辉添彩。


    元宵早上六点钟开始祭祖。在村里大庙前庭院搭建帐蓬,摆八仙桌或木板制作的长桌,各户拿来一只肥熟大阉鸡放在桌上,还置3个碗,每碗放5个小圆糒,酒3杯,槟榔一碗,一个红包,每批祭祖约放熟阉鸡20-30只,由各家男长辈上香点烛,列队跪拜(也可以单独顺序跪拜),约三四分钟,第一轮祭祀结束,便放鞭炮。第二轮祭祀又开始,按上述程序进行。上年讨到男孩的农户(不分地区),必须带以上祭祀,一直轮番祭祀至当天下午四点结束。


    祭祀结束后,村里人又为抬神游灯做准备。首先是游灯抽签,抽到1号签的称为“中吉利”,有来年大吉大利,发丁发财的含义。中1号签者喜上眉梢,像中头彩票得大奖那样得意洋洋,全家人笑逐颜开。


    傍晚六点列队准备游行。站在队伍前头是仪仗队(亦称锣鼓队);其次是抬神队伍。穿杖成功的才算村中“村主公”。每年一般有二、三个穿杖成功,才有资格成为这次游行“村主神”。所谓穿杖,是用铁棒制作成一根手指大,长约一米的尖锋铁棍,从嘴巴左边至右边穿通,站在车上游行;再次是抬大彩灯的队伍。第一大彩灯内安放关公大神,寓意为“保佑平安、消灾灭妖”;第二大彩灯内放置三圣娘娘,中间那位为赐母,即赐男孩的慈母;右边一位为保母,负责保护男孩长大成人的职责;左边一位为托母,负责养育男孩成长的奶妈;第三盏大彩灯内放置着各种吉利的花朵和芳草,称为“花灯”。寓意是“彩灯高照,前景光明”。接着是按1号小彩灯、2号小彩灯……顺序排列游行。游行队伍由邓公开路,在鞭炮和锣鼓声中,缓缓前行,经过各家各户和各个村路口。各户都要在庭院中放置一张八仙桌,摆上水果、红茶、糖果、槟榔,并点香烛,迎接婆祖及游行队伍。游行队伍一到家门,主人家便放鞭炮迎接,由家中长辈将未燃完的香烛换婆祖的香烛,同时送上一个红包,然后将婆祖的香烛插在自家的神床上,寓意是“传承香火,发丁发财,庇护平安”。


    游灯队伍声势浩大,阵容壮观,多姿多彩,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犹如一条巨大的金龙,灯光闪闪,照亮了村子各个角落。所到之外,鞭炮轰鸣,灯火闪烁,烟花弥漫,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游完了所有的农家和村路口,游灯队伍在广场集中,进行舞龙舞狮表演。在12支彩灯柱的辉映下,锣鼓声阵阵,金龙有时翻,有时滚,有时飞腾,有时卷在一起,有时昂头吐珠;狮子有时跳跃,有时趴地,有时爬行,有时张开血红大口,吐出一个大红“福”字,欢快的锣鼓声和欢笑声在太阳河岸边回荡。那闪闪烁烁的大小彩灯,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照亮了村子,照亮了太阳河,那静静的流水荡漾起一层层金黄色的微澜……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家、乌坭村钟少彪先生为钟氏一口古井撰联:“八井连江天甘泉普济十二姓,七神护生态沃野丰收万担粮”。从联中可以看出乌坭村有钟、欧、陈等12姓人家,有八口古老的水井供村中人饮用。有“七神”(即村中七个庙)庇护着村中的百姓平安幸福,繁衍后代。因此,乌坭人遵循自然法则,信奉祖先,孝敬父母,慈善做人,才有红红火火的生活,甜甜蜜蜜的事业。


    万宁市新潭村村民刘运坚,于1983年5月绑扎一盏灯送婆祖,第二年生了一个男孩叫明德。明德结婚后又绑扎一盏灯送婆祖,他生了双胞胎男孩,两个孩子双双考入大学。每年刘家人都踊跃参加乌坭村举行元宵游灯活动,以表达一片心意。


    2019年4月1日,笔者在乌坭村采访时,看见万宁市北大镇一位中年男子前来乌坭村大庙祭祀婆祖。负责管理大庙的一位老人介绍:“黄先生因生了三个女孩后,想得一男孩,于去年来大庙讨男孩。今年3月生得一个男孩,高兴之余,便带着鞭炮和祭品来供奉婆祖,报答赐子之情。”黄先生当场表示,在2020年元宵制作一盏大彩灯供婆祖享用,并捐赠一笔款给该村慈善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像在黄先生身上发生的事,举不胜举。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