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依德·韦伯被誉为是音乐剧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才能,十七岁时写出了第一部音乐剧,不到五十岁就推出了十余部极具震撼力的音乐剧作品,其中,尤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猫》和《歌剧魅影》最能代表其创作水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消费文化的高涨和科技的发展影响着音乐剧的生存与发展。人们的“口味”变得难以琢磨,这使得很多音乐剧作家都不得不反复揣摩观众的心思。由于有了高科技的帮助,使得音乐剧的各种可能性得以实现。于是产生了当时的音乐剧四大名著,而《猫》《歌剧魅影》无疑是其代表作。其中,《猫》重新塑造了音乐剧的舞台景观,并带领英国西区的舞台表演进入到了巨型音乐剧的时代。华丽的布景设计和精心制作的音乐效果刺激了观众的观赏胃口,也引发了争相效仿的蜂巢。观众视听意识的变革带来了剧场的生机,在新的创作方向上,音乐剧的舞台创作又向综合性视觉的“多媒体”探索上迈进了一大步,后现代意识不断增强,在新的层面上追求着表演者和舞台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了一种震撼观众视听的艺术表现力。
《歌剧魅影》之所以能取得全球范围的巨大成功,也是由于其宏伟的制作和强烈的艺术表现效果。“首先是音乐沁人心脾,再加上爱情凄婉,气氛诡秘,使得全剧既好听又好看”。在音乐创作上,韦伯尽量将各种风格和手法加以吸收与融合,在体现音乐的旋律特征时,尽量发挥其优美与流畅的写作方式,并在表演和演唱方面打破各种限制,把传统歌剧与现代表现手法融为一体,使传统的交响乐队和流行的电声乐队融为一体,给观众造成了极强的视听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有评论家认为,“由于韦伯创作的巨大影响,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历来对音乐剧的传统观念,即把音乐剧看作是仅供消遣的轻松音乐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的音乐剧甚至可以包括原来传统歌剧表现的所有内容,形式上也更加灵活,从而成为表现内容更加宽泛的综合艺术形式”。韦伯的出现,使得音乐剧这门舞台艺术更加时尚化、国际化,音乐剧从此进入到一个辉煌的阶段。
在韦伯看来,一个成功的音乐剧作家不能不去正视社会现实,因此他总是不断地思考如何能创作出既浅显易懂、同时又寓意深远的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韦伯的这种尝试无疑开创了世界音乐剧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韦伯的音乐剧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音乐类型之间的界限,巧妙地将古典、摇滚、歌剧甚至民间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对演员灌输一种表演理念,使得整个音乐剧呈现出一种整体感很强的现代性。在韦伯的音乐剧中,剧情的限制很少,因此音乐可以自然而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些音乐气势磅礴,体现出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因此人们将韦伯看作现代派音乐剧大师。其次,韦伯的音乐剧体现了音乐的各种可能性。跟以往音乐剧不同的是,在韦伯看来,叙事不再那么重要,相反,叙事只是一种线索,它将一首又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串联起来,奉献给观众。观众可以完全不用受到任何限制,而只是彻底放松下来,欣赏其中的音乐,从而获得一种最大程度的轻松享受。
一部好的音乐剧一定具有丰富的哲理因素,从而对人们的生命意识有所启发。好的音乐剧作家会把握住人性,归纳出全剧的主题思想,而伟大的音乐剧作家则会概括出世间的普遍真理。
通过对韦伯音乐剧的研究,我们能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人生意识和具体的生命状态,他的诸多音乐剧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的哲理性内涵,对人们有所启示。比如《歌剧魅影》中的魅影虽然有着丑陋的面孔和扭曲的灵魂,但他其实是一个有知识、有灵魂的音乐家,他的悲剧在于爱上了克里斯汀,并妄图将她带入自己疯狂的音乐世界中。比起原著来,韦伯赋予了这个魅影更多的精神内涵。故事的结局是凄美的,却留给人们很多的想象,令人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灵魂超越等现实性的问题。看完整部剧之后,我们从中得到的是根本性和普遍性的人生命题,是通过情感体验得到爱和宽恕,这都是我们所能察觉和体会出的,也只有这种核心的哲理因素,才使得本来就很独特的剧情散发出一种普遍的魅力。当哲理走进音乐剧的时候,也是人们在审美领域欣赏音乐剧时的一种整体性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创作者和观赏者通过人类整体作为参照,从而提高到崇尚纯粹的精神世界中去的一种形式和存在。韦伯音乐剧让人们去思考和重新整理一些现实性的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