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写作者笔下的文字其实都是他自己,是作家打通自己和世界表达的一种渠道。小说所描述的点滴情感,以及故事中主人公对世界的看法,也传达着作者对世界、对情感的看法。作品的文字风格犹如作家的第二张脸。
小说《白丁香》继续保持着作家陆颖墨一贯少而精的写作品质,静水深流,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都有丁香花的淡香。
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年轻时喜看刺激的情节,近些年对清淡的故事却情有独钟,最近尤为关注小人物。好故事不一定非得上天入地,跌宕起伏,人物越大越容易脸谱化,故事越小,反而让人心头一荡。《白丁香》里有上好的人物:实习护士许淼淼温柔但极其有力量,这种力量从人物的本能生长出来。还有深谙世故的韦护士,作者寥寥数笔,却把这个人物写得异常鲜活、跃然纸上。
好的作品,应该把叙述变得自然和朴素。作品的三观,远比写作技巧重要得多得多。小说到最后写的是境界,是作家对这个世界、对人的认识和理解。
《白丁香》是作者对人的理解。许淼淼和江川之间没有超越情感的爱情,但二人之间情感的留白,更叫人感慨万千。瞬间的心动似乎为孤独的灵魂(尤其是江川)提供了一处抓手;然而,纵使许淼淼把八瓣丁香花好运铭记在心底,并对命运的逼迫步步退让,最终还是变成了对邂逅的缅怀。
《白丁香》有自己独特的画面语言,以致某个瞬间,我觉得自己在看电影。小说中的四位青年男女,都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的人。再看看作者的题记,“昨天已经越来越遥远”,是作者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七八十年代。作者笔下的人物与读者们短暂的邂逅,就像一根探针在彼此心头莫名柔软的部位轻轻一刺,留下一个又酸又痛的印记。小说中的许淼淼与江川充满了从容不迫而极其鲜活的细节,它们本身就是小说的主体。这些点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故事、属于两个再平常不过的小人物,然而当我们站在邂逅的端点上,把这些故事拢在一处,却忽然感到心有所动,这份感动让人既锥心刺骨又五味杂陈。
生存本身充满了无法逃脱的悲剧性,察觉并理解这一点,是真正走进陆颖墨小说的重要前提。他的小说一贯的原动力和最终落脚点,往往都在于对这种情感、命运的体验与表达。高级的小说都有自己的悲剧性,一贯如此。
我曾试着分析过陆颖墨小说里的“命运情结”(包括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曾收录于《海军往事》中的小说《彼岸》),并认为这是进入他精神结构的一条“秘密通道”。很多作家终其一生都在解决或者是困扰于一个问题:一个艺术创作者,该如何与现实生活共处?
我不知道艺术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者的真实生活。但有一条是肯定的,他完全没有把生活和艺术对立,把艺术变成现实的敌人——那是狭隘的文艺青年们的通病。只有这样,他才能从生活里汲取无数的养分,用艺术的手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好小说不需要反复强调情节,那样反而怯了。真正上乘的作品,一定要塑造出真正隽永的人物。《白丁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