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诗歌高地 >>  散文诗 >> 陈平军:家谱笔记
    陈平军:家谱笔记
    • 作者:陈平军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17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828
    [导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千 年 龟


    后土之下,不是没有充足的仁义之水。

    可能,虔诚还没有找到泪如泉涌的借口,一旦所有仁厚的祈愿完成最后的集结,所有感恩的泪滴,一定会奔涌而出。

    充盈的水分,润泽230年快慢不一的时光,也许更久。炊烟的坚定,站立15世的坚韧的传递,也许更长。

    不容怀疑。

    3900人,见证的,或者经历的,生死别离,在你汪汪的泪眼中,愈加凄艳的和美时光,和现在的空气成分没有一点异样。

    其实,蹒跚的双脚,撞开的,一定是莫须有的担心,更是一份让帝王心安的高枕无忧。离别的泪光才能真正检测德天仁厚的宽广。

    昂首四顾,守望。我想说,你没必要泛着泪光,这些年,所有大仁大义,一直在你目光所及的地方,在你有肉的躯体里。

    从未远离。

     


    碎锅析庄 


    事件的发端始于公元832年,春天,还是秋季,都已无从考证。

    天空中没有任何奇异的征兆,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混迹于多个典籍、传说里的小地名,也都寄予了一些美好的企盼。

    太平乡常乐里。村庄,门头不是太巍峨,仅供容纳一家老小忙碌的身影,别无其他。

    只不过,辛勤耕读的姿势从没改变,仁爱,孝义,长存心间,从未远离。

    事件的转折点在宋嘉佑七年的一个天色泛着白光的下午,一纸圣旨,把历经15代,3900口同炊共食,上下敦睦,人无间言的和谐打破。

    析庄,析庄,析……庄……哭声与泪光交织,永不分离,仅仅成为传说的脚本。

    同炊的铁锅,高悬,至头顶,高过信仰的头顶和平淡的日常,祠堂的屋梁已经拴不住一个简单的梦想。

    “咣当”,一声落下,和睦的梦想随微漾的水光,泄了一地,碎成291块大小不一、无规则的向往。

    紧紧围绕在一簇火焰周围。

    散布在火炉周围,距离的远近,路途的长短,与团聚的心愿无关。

    多少年之后,手中、心中大小不一的锅片,还一直都保留着相同的温度,刚好能温暖离家的乡愁。

     


    舔目复明 


    如题所述,情节相对简单,情意却绝不单一。

    主人公陈乔,陈乘之独子。进士,义门九才子之一。

    在外为官。生活呈绳索状,一头连着黎民,一端连接守寡在家之母骆氏。母,孤独成疾,渐次失去看见事物清晰度的功能。思念之水滂沱岁月的脸庞,冲刷成沟壑状,望穿秋水,依然看不见归途中闪烁的身影。

    失明的不仅仅是回家的路。

    此时,秋风渐浓,思念与秋意相辅相成,有过之。

    岁月作证。

    陪伴是最好的孝义,眼疾不是最终症状,充其量不过是思念的出口。

    再高明的御医也找不到适合的药草,无法缓解日益加重的思念表象。

    暖汁,或曰反哺之乳,才是最好的药方。

    故此,用虔诚伴随纯净的企盼,佐以岁月清香,作为药引,加上温度十足的舌尖,抵达病变的晶体,适当加上所见所闻的故事作为日常作料,每日重复,以两年为一疗程,随关怀之日久日益见效,方可循序渐进地痊愈,直至康复。

    药方名,至孝至诚膏,或曰至仁至义液。

    有效期,永恒。



    醉鸽和酒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诠释的。原本就已经是琼浆佳酿。

    “朗吟品陈酒,雅叙有高朋。” “待客开陈酒,留僧煮嫩蔬”,人物,气氛,动作,一切都已经刚刚好,

    没有半点做作,所以,香气馥郁,醉倒了整个山野,这一点都不奇怪。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一片礼让,和谐之气,早已满目葱茏,何况朝野?

    所以,酒香顺理成章,登堂入室,侵占皇上的味蕾,是迟早的宿命。

    这也印证了皇上的好心情,赐鸽,赐梨,原本就是一道测试家风的命题。

    所幸,陈公兢,从容作答,梨,吃之,谓,不分离。

    鸽,捣碎,以和平之意念溶于经久流淌的玉液里,让3900口,甚至每一个有幸一品其味的仁者,以猪鬃蘸酒,共品其味。

    这味,绵延至今,从未消散。

     


    数字义门陈

     

    一个家族,同居332年,人丁3900口,田庄300余处。

    百犬同牢,百婴待哺,异席同餐,击豉传餐,构筑井然有序的社会理想。

    醉鸽和酒,三藏阁,飞杖引泉,雁南千秋,难掩千秋书香的诗意家园。

    旌表与关注同在,宋仁宗、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的诗句里饱含社稷隐忧,一曰朝野太盛,二曰将仁义之风奉为封建家庭的样板分迁各地,教化天下。

    1063年的阳春三月,义门古镇的大石板街至义门的古官道上车杖滚滚、轿马沉沉,牵老携幼,肩挑背驮,沉重的脚步,与自已一石一瓦建起的家园渐行渐远,与生活了一辈又一辈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作别,从此故乡已成他乡,未知的他乡将成为故乡。

    队伍绵延数十里,持续几个月……

    一直持续至今。

    怀揣的碎锅铁片,义门家风的温度始终不肯散去。

    脚步丈量着有关七十二个州郡、一百四十四个县、二百九十一庄,深浅不一、长短各异的乡愁。

    人类历史上最大家族最悲壮、最恢宏的大分庄、大迁徙开始,然而有谁知道,事关合久必分的诠释,何时才会结束?

    可是,我们是不是正走在分久必合的道路上?

     


    击豉传餐 


    车桥镇,打鼓山下,鼓声还在响起,不是奔赴战场,而是就餐的号令。

    鼓声响起。族人,从田间、地头,从溪边,从学堂,放下农具,放下手中繁忙的农活,放下手中的针线,放下正在诵读的课本,从不同的角落,赶赴到食堂,洗洗手中的灰尘,轻轻拂去短暂的疲惫。

    在师傅的组织下,各取所需,填补劳作的营养,弥补短暂的饥饿。

    有序地集结,井井有条地完成和善的一次平铺直叙。

    可以用笑声完成对鼓声的补充,用紧凑的脚步迈入温馨的殿堂。

    哪怕有挡住归路的大蛇,也没必要惊动,任由它缓缓蠕动,驱赶各种缘由的饥渴,自有秋风把贪念吹散。

    鼓声传递的不仅仅是借以果腹的食物,更是温情的信号。

    还有令世人赞叹的绵延不绝的家风。

     


    百犬同牢 


    一犬不至,百犬不食,这不是传说,是在世界吉尼斯记录里散发人性光芒的充满温情的文字,更是人性感化的彰显与记录。

    礼义为先,孝道治家,重义尚德。

    不是说说而已的口头禅,而是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

    唐昭宗庆历年间,740余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依次坐而共食。

    蓄犬百条,共食一槽,一犬不至,诸犬皆不食。原有一老母犬卧于紫扉旁,脚拐,眼瞎。每晚睡门楼之上,伴星斗,防匪人,尽其义也。老犬不至至,余犬皆不食。

    御驾亲临。带来100只肉包子(诱饵乎?)放在犬槽内,群犬呼而相聚,各衔一只包子于口中。但见一条白犬,独步槽前,口叼两只包子走了。

    (莫非传说有假?)

    圣上异之。遂率人尾随其后,至一柴扉旁,见有一拐脚黄犬席地而卧,白犬将肉包子丢了一个给黄犬,众犬方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啃动嘴里的包子。

    (一人食,十人香,同甘也共苦。)

    昭宗见状,圣心大悦,称道: 真义犬也!

    义门坊之百犬牢联曰: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

    无声的犬只,以默默的言行践行礼仪与关怀,用细微的目光对争权夺利予以还击。  

    无往不胜。

     


    飞杖引泉 


    事件,发生在公元832年四月初三这天清早。义门开山祖陈旺带领全家十余口,带着迷茫,从庐山圣治峰出发,他一直不知道目的地,只知道寻找,行六十余里,到达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

    天色已晚,现在想来,他多少忽略了路途的艰辛、无奈,不合时宜地充当了拦路虎,还有未知的不确定在路边作祟,疲倦只能依路而宿,遁入泥土。

    夜半时分,被一束强光照醒。眼前数丈外,金光四射,灿如白昼,许多困顿突然恍然大悟,这些都不必大惊,循光而去,见一飞杖,直插平地,闪闪发光。

    这都是一切机遇的结果。

    此乃仙人指点?谁能料想艾草会飞速扩充地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处均是自己要寻找的地方。

    拔不出的不仅仅是借以留下来的证据,事实上所有相遇过程的因缘,都早已注定,这一切都是留下来,等待天明的借口。

    所以,飞杖旁伐木备料,筑屋造家,就成为必然,三天后,就建起了一栋能安身的木屋。他所不知道的是,寥寥炊烟已成牵引后代的缰绳,只要在火塘边轻轻一扯,就能让无数后孙心弦一颤,再一颤,眼泪就如井水蔓延。

    以至于轻轻一拔就取出的飞杖,瞬间演变成永远的思乡的泉,三尺高的泉水,滋润了整个村庄,清甜,怡人,让我们回味不穷。

    穷其究竟,掘至一丈五尺,终见坚如磐石的根基,原来,这才是不绝的缘由。

    仁义之水,永不枯竭,可以抵抗所有的干旱,弥补世间不小的缺憾。

    清澈,汩汩流淌,也能照见所有的私心,以宽阔之姿,滋润所有自由生长的艾草。

     


    股肉疗夫 


    要说故事的前半段也是按照常例发展,陈公明轩,为人笃诚忠厚,自幼好学上进,苦读诗书,20岁中进士。

    (书中自有黄金屋。)

    21岁时,娶林菊香为妻。婚后,小夫妻恩恩爱爱,举案齐眉,令人羡慕。

    (书中自有颜如玉。)

    如诗的注脚。

    然而,幸福就在这个颇有转折意味的词语里,反转。

    两年的幸福,和罹难的考核,互相映照。

    左手上,泪滴凝结的肿瘤,把爱恋,折磨得憔悴不堪。

    时光缠绕的是呵护与祈求。

    对爱情的诊断,或者挽救爱情的方式,一定是,以有温度的血肉弥补或者更换病变的部位,无关血液和肉体组织的所有权。

    实际上,只要爱着,血与肉就没有界限。

    心灵所能抵达的地方都能长出娇艳的新芽。虽不能常伴此生,泪水却是思念最好的表达。

    心灵相伴已是最好的幸福。无关冰冷的牌坊,充满棱角的汉字里,弥漫着悱恻缠绵的密码。

    洁白如玉的泪光中,充斥的不仅仅是凄美哀伤,更是时光的哀怨。

     


    含苞稻草


    300处田庄,碧绿盈野,一片葱茏。

    畴畴稻谷含苞待放,稻花飘香。绿盈盈的欢欣在心里激荡。

    家长陈旭大手一挥,命所有的耕男去收割含苞的稻谷。

    收割的是族人的惊讶,一门3000口人一年的口粮,伴随着忐忑不安,被割下、晒干、上堆、盖好。

    掩盖的可是未知的秘密,或者其他的不可言说的玄机?

    秋天,大宋边境战事不断,形势吃紧。战马因瘟疫,大量地死去,绷紧着战争的弦。

    马医说,此瘟疫,马必须吃含苞的干稻草,才能治好。各地张贴着诏告,重金购买含苞干稻草。

    ——稻谷收割的季节,哪里有含苞的干稻草呢?

    正当朝廷上下为买不到含苞稻草而焦灼时,愁云密布的天空下,陈旭组织的浩浩荡荡的车队,拉着含苞干稻草向大宋军营走来。义门陈的含苞干稻草拯救了大宋的战马,也挽救了日趋败落的战局。

    一个家族的口粮,换来边境百姓的安宁。

    那时,大地上阳光十分安详。


       创作手记     


    家谱,精神图谱

    ◎陈平军


    每一次小心翼翼地翻看泛着岁月光斑的黄色文字,心中的柔软,由衷的敬佩,不由自主地泛起层层光圈。

    一切,都是那么富有传奇色彩。

    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

    眼神并不迷离,追寻移民大潮的脚步,不仅仅是追根溯源,找寻先辈们前行的脚步,更主要的是被过往那些逝去的有关家风、家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透过这些鲜活的细节,伴随大江南北坚定的步伐,看匆匆的背影和其忠义之范、和谐之盛、文明之优、教育之先、风气之美和义传之广的精神之光芒,相互辉映。

    传播、升华、继承、弘扬。又衍生成为今天的诚孝俭勤和。所以,一个家族的精神情结,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我只是如实记录,诗意地再现,怀着崇敬之心。

    仅此而已。


       诗  评     


    谱系记忆的当下再创造

    ◎陈伶俐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寻根问祖也一直是中国人重要的文化传统。正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缩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用家谱去绵延家风、传递孝悌,在家谱里温故过往、明确未来,无疑是当下浮躁社会和消费文化里的一丝沉静、一种持守和一份温情。

    《家谱笔记》便源自陈平军在阅读或编修家谱过程中的点滴感触,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作为家族后人对历史的深情追思以及对先祖的诚挚缅怀。陈平军的散文诗向来因温润自然、朴实畅达而动人心弦,带有极强的乡土情怀和家园意识。他擅长探寻日常生活里的幽微诗意,常常在自我的出走与回归之间找寻着精神的皈依之地。这组《家谱笔记》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他散文诗中的温情和素朴,但又跳出了其日常的生活琐碎,在呈现历史、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达观、通透的诗歌风貌。他站在记录人和回顾者的角度,用谨慎谦卑的姿态重现着家族曾经的繁衍生息和人物事迹,娓娓道来的诗句间有温度、见情感、通义理。

    理清脉络,在家族的兴衰和沉浮中感怀乡愁、企盼团聚。从《千年龟》到《数字义门陈》,从《醉鸽和酒》到《碎锅析庄》,陈平军用温润的语言和饱满的情绪细数着家族的历史变迁。“太平乡”“常乐里”,连名字里都是安稳与太平的盛世家族,不料却因“义门家风”过盛、需教化天下的一纸圣旨而分崩离析。3900余人口从此“碎成291块大小不一、无规则的向往”,从此化为“72个州郡、144个县、291个庄,深浅不一、长短各异的乡愁”。经历15世、230年的代代相传,曾经同荣辱、共进退的大家族早已散落四方,而诗人感念的是不曾流变消散的“仁义”家风,慨叹的是“合久必分”“分久能否再合”的当下与未来。

    重温细节,在人物的故事和情感里思索忠孝、感悟仁义。修史续谱,本是一件枯燥乏味之事,但若将目光聚焦于漫长岁月里一个个或动人心弦或摄人心魄的小故事,去感悟人世间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情感,这份乏味便也化为了绵长悠远的诗意。于是,我们看到《舔目复明》里在外为官的儿子为了治疗母亲的眼疾,不顾一切归家伴母,化为“至孝至诚膏,或曰至仁至义液”的药方;看到《股肉疗夫》中妻子甘愿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丈夫的健康,只求心灵的永恒相伴;看到《含苞稻草》里大家长一声令下,族人将一年的口粮奉献给了朝廷战场,换来了边境百姓的安宁……这些故事关于仁义孝悌,关于相守相依,更联于家国情怀。陈平军显然是有意将这些精神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一一呈现,进而用它们去传递一个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握技艺,用家族的寓言和传说去传递哲思、平添理趣。纵观这组《家谱笔记》,我们不难发现,题目大多为四字词语,类似我们常见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诗歌的语言也是凝练质朴,自然贴切,读来十分畅快。从内容上看,叙事与议论同在,偶尔穿插情感和哲理,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传神的真实和一份微妙的理趣。譬如《百犬同牢》中“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人性彰显,又如《飞杖引泉》里飞杖一拔便汩汩流淌的仁义之水,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经过诗人细致生动的刻画,加之以情感的浇筑和精神的升华,显出了别具一格的浪漫情致。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江水悠悠,源起何处?我们在长逝的岁月里一往无前,一路的印记却越来越少有人去细数捡拾。当陈平军用后人的视角和诗人的情怀去重新审视一个家族的历史过往之时,那些一度被岁月尘封的记忆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而诗人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章章意蕴深远、风格独具的散文诗,更是一种回顾往昔、映射当下的精神气度。


    诗人简介

    陈平军,1971年出生于茶乡陕西紫阳,1989年开始散文诗写作,在《诗刊》《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诗》等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出版散文诗集3部。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中国散文诗人》《中国散文诗》《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选本。获省级以上征文奖十余次,参加第15届全国散文诗笔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评家简介

    陈伶俐,女,1994年生,湖北神农架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新诗研究。



  • 上一篇王佳伟:相遇
  • 下一篇刘振周:铁匠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