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蒋登科:以诗的方式把人生打磨得敞亮而澄澈
    蒋登科:以诗的方式把人生打磨得敞亮而澄澈
    • 作者:蒋登科 更新时间:2018-11-13 08:41:5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099
    [导读]序冷慰怀诗集《寻觅清香

    今年4月中旬,我应邀到华蓥山参加一个诗歌活动,来的人不少,但大多不熟悉。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人群中非常显眼,言语不多,但总是非常认真地聆听发言和讨论,还很认真地记笔记。会议间隙,他找到我聊天,用方音很重的语言介绍自己,我听了好几次才听清楚,他叫冷慰怀。对我来说,这个名字一点都不陌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和诗歌发生关系的时候,我就经常在一些诗歌刊物上见到他的作品。但是,我一直没有和他见过面。此次相遇恰好在四川,四川是我的家乡,算是一种缘分。闲聊中,我们谈到了那个年代的诗歌,谈到了一些诗人和评论家,有好多居然是我们共同熟悉的。谈到诗歌,他总是很谦虚,说自己写得不好,只是一个喜欢诗歌的学生。他还谈到了自己和一些老朋友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等等。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冷先生通过邮件告诉我,他将出版一本诗集,希望我为他写一个简单的序言。我对此有些动摇,告诉他这样恐怕不合适,因为他是长者,年龄和我的父母差不了多少,我作为晚辈,没有资格来写这个序言。但他还是坚持,说和我在华蓥山聊天的时候就觉得我非常合适,而且经常到我的博客中闲逛,觉得我很关注处在底层的写作者,希望我一定支持一下。我没有再推辞,正好趁这个机会再读读他的诗。

    在我的记忆中,冷慰怀是他那一代人中非常执着的诗人之一,作品不少,出版有诗集《花草帽》《呼喊与倾听》《审视生命》《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等,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样的诗人,是具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艺术信仰的人,令人敬佩。

    《寻觅清香》是诗人新近编选的一部诗集,创作时间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跨越近30年。前期作品相对少一些,其余都是近年创作的,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热情一直未减。这30年,诗人从满头青丝到头发花白,从青年到老年,经历过复杂的社会变化和诗艺演进,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人生旅程,但他一直没有停止艺术探索的步履,没有忘记用诗来歌唱他丰富的人生体验。这部诗集包括5辑:“人生:梅花三弄”“爱情:平沙落雁”“劳动:渔舟唱晚”“社会:大浪淘沙”和“苍生:苏武牧羊”,仅从这些辑名中,我们就可以大体知道这些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冷慰怀先生的视野和诗路是非常宽广的,他关注的是和人生有关的广阔的世界。

    冷慰怀先生年届七旬,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他应该算是“高龄”诗人了。这样的年纪还在不断写诗,不断感受和思考人生,非常难得。细读起来,慰怀先生的诗风和当下流行的诗歌写法差异很大,他延续的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诗歌界流行的艺术方式。如果说得更细一点,我们可以说他延续了以艾青为代表的老一代诗人创造的新诗传统。按照艾青自己的说法,他的诗追求的是单纯、朴素、集中、明快的艺术风格。冷慰怀的诗基本上也体现出这样的艺术特点。

    关注生活,追求超越性是冷慰怀诗歌的基本向度。冷慰怀来自生活的底层,对人生感受得非常真切。他的诗,无论是现实题材的,还是哲理思考的,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者说都是来自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当然,他不是现实的叙述者,而是精神的发现者,他总是试图在现实体验中获得对于人生的认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对纺织女工充满赞美:“她们是一群快乐的爱神/梳理着千丝万缕的柔情/十指纤纤理出生活色彩/步履匆匆紧扣时代心声”(《纺织女工》),这样的诗句使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快乐;在当下,他对流离四方的民工充满敬意,也以诗的方式揣摩他们内心的向往:“思乡的梦最长/回家的路最短/一抬腿/前脚就跨进了除夕的团圆”(《民工》),离家、回乡,可以说是“民工”群体最主要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而对家的向往则是他们心底最深的梦想。这样的诗,也许不深刻,更不先锋,但它们记载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取向,如果不深入其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恐怕难以获得这样的细腻发现。我一直认为,诗歌可以高蹈,但更主要的还是应该“接地气”,这不是说诗一定要抒写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者人们都熟悉的生活事件,而是说它必须要有生活的积累,并由此发现人生的价值。诗不是生活的复写,它是对现实的诗意提升或者精神超越。

    注重诗意的发现、表达的朴素是冷慰怀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点恐怕是受到了艾青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冷慰怀很崇敬艾青,多年前曾经专门拜访过他。他在1986年创作的《炼魂者——致艾青先生》一诗中说“我敬佩你——/山的性格,海的胸襟/心韵伴鸥群颉颃/诗情如涨潮湍急/岁月的刃口/只能砍伤你的皮肉/而你的锋芒/却穿透了岁月悠长的记忆”,可以看出冷慰怀对艾青的诗与人都充满敬佩。艾青的诗是温和但也是尖锐的,他对现实与人生的发掘达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冷慰怀也善于发现,“沉重的往事像流水淌过/面对艰辛/我们必须伸展翅膀/保持像石头一样的飞翔姿势”(《飞翔的石头》),这样的诗,既体验到岁月的残酷,但也蕴含着明显的向往,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一直坚强不屈的心智和追寻。“我也是一只陀螺/迎着信念的抽打站立/用旋转抗拒跌倒//我也是一轮铁环/与催促的使命竞赛/以超越击败追赶”(《动力》),用“陀螺”和“铁环”抒写人生的历程,对“动力”进行了别样的诠释。这些诗,没有堆砌繁琐的意象,没有铺陈华丽的语词,但情绪一以贯之,气韵流畅,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诗人内在的精神的力,读出类似艾青《礁石》《我爱这土地》等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坚持和情怀。诗意的发现主要源自诗人的艺术天赋与人生积累,朴素的表达在很多时候和诗人的艺术自信有关——他们不需要以超越体验的语言来进行自我包装。在这些方面,冷慰怀都在他的同代诗人中显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抒写人文情怀,张扬正能量是冷慰怀诗歌的情感取向。诗歌的取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忧郁,也可以昂扬;可以自省,也可以批判……在具体的现实和人生之中,冷慰怀是清醒的,他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发现了生命的不易,“过了三十岁/我们才渐渐懂得——/在生活这首诗里/灵感,并非全是警句”(《跋涉》),“不过方寸之地/竟然也硝烟滚滚/旌旗蔽日/事业、婚姻、财路、官运/杀得难解难分//……/犬牙交错的鸿沟/无法折返的迷途/密密麻麻/织就一张天网/你是否甘愿就范/做一头待宰的猎物”(《掌纹》),这样的发现是深刻而独到的,它们就是人生的真实模样。但诗人并没有沉迷于艰辛、苦难之中,而是努力从中寻觅他认为具有价值的人生方向。这和我们上面谈到的超越性有关,也和诗人的人文情怀有关。他对人生和现实充满关爱,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感悟和发现带给人们方向和力量。他有一首《孕育》有这样的诗句:

     

    枝叶摇响是夏季的语言 

    果实坠落是秋天的步履 

    岁月 

    喜欢用不同方式 

    向世界表述自己 

     

    阴雨连绵时 

    明媚的阳光 

    将会随水珠潜入泥土 

    从另一个角度照亮生命

     

    世界很复杂,很丰富。人生也是如此。但“明媚的阳光”是冷慰怀的作品一直寻找和表达的向上的精神力量。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创造一种他认可的人生境界。请读读下面的诗行:

     

    不同蜂蝶争春,不与荷菊竞美 

    兀自在茫茫的沉寂中开放 

    直到零落成泥仍不改高雅和矜持 

    又有谁知道那阵阵暗香 

    全是你子夜时分呕出的血丝……

    ——《梅香阵阵》

     

    你问我有什么财富 

    请看我清澈的眼神 

    里面是阳光和白云 

    追逐着一缕缕轻风

    ——《富翁》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诗人对于心灵世界的关注,读到诗人对于纷繁世界的超越,读到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温暖关怀。这样的诗是有底蕴和向度的诗,它们来自诗人丰富而深厚的体验,但他并不受外在世界的摆布,而是用一种艺术的光芒去烛照人生之路,去清洗生命中可能存在的欲望、驳杂甚至黑暗,最终形成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取向。

    冷慰怀的诗中抒写了不少具有哲理意味的思考,但他不是一个高蹈的、以先在理念写诗的诗人,也不是一个说教的诗人。他的诗总是和历史、现实、文化以及个人的体验保持着密切的关联,以精神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引路,也为读者提供心灵的慰藉。这是一种敞亮的胸怀,拥有澄澈的境界。因此,他的诗,文字干净,又有生活气息,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学的诗意解读。和当下的大多数诗歌作品相比,冷慰怀的诗很少罗列生活的琐屑细节,很少意象的堆砌。从艺术上讲,他的追求并不是当下诗歌的主流,而是延续了他们那一代人的艺术思路,但他的诗中流露出来的精神力量是具有普视效应的,可以超越某一个具体的时段、具体的现象、具体的人。当我们读多了那种外表华丽、内在空虚的“空壳诗”的时候,当我们体会到人生、现实需要我们去选择、矫正的时候,冷慰怀这样的诗,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和温暖。

    从5月份开始,我就建立了一个文档,一边读冷慰怀的诗,一边记下一些阅读感想。但是在我这种年纪,总感觉到杂事太多,几乎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这篇阅读感想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因为是断断续续写出来的,其间可能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更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错谬,这是需要冷慰怀先生和关注他的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诗意的时代,但我们需要用诗歌去温暖它。我期待冷先生创作出更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生积累,为读者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2015年8月8日于重庆之北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