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长江: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长江: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 作者:长江 更新时间:2018-10-25 11:37:1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581

    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我写“港珠澳大桥”,开始是做电视(央视《新闻调查》已经播出了两期),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过去了的事情嘛,没办法,14年开发、7年建设,你无法亲历,无法亲眼所见,就只能靠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报道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就怎么用?很多事,特别是很多关键的细节,那是“他人的眼睛”。要不是后来我一个个地重复采访,一个人一个人重新地回顾,面对面,我可能又要被自己的“轻率”给坑了。我说的“关键的细节”能举例很多,但如果只举一例,那就要说“海底隧道”——这条隧道在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是难中之难,6.7公里的全长,巨龙一样要很好地摆放到伶仃洋主航道下方四五十米的水底深处,还要能经受得住120年使用时间的设计考验。为什么非要这样做?伶仃洋的主航道嘛,不能影响了海面上几百年船只航行的习惯;如果把桥高高架起,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又近在咫尺,飞机的起落就会遇到危险。所以两个原因,“巨龙潜海”就没有选择,就考验着中国工程师的胆量和智慧,也引来了世界桥梁界同行集中而深刻的关注。其中,海底隧道最后一个6000多吨重的大家伙,叫“最终接头”,尽管它比33截沉管还是要“小”很多,但工程之难,难在海里穿针、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也可谓成败、生死均系于其一身。

     2017年5月2日,不要说中国的媒体,就是全世界的主流媒体都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中国南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在这里中国人正在进行着“新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合龙——“最终接头”沉放入海,与一整条隧道贯通。这6.7公里的海底隧道如果接通了,用老百姓的话说,55公里全长的“大桥”也就被“激活”了;但万一连不上,或者堵在了什么地方,那就是“血栓”,也会毁了隧道乃至整座大桥的性命!

     如神话一般,晚上10:30,作业海域传来捷报,随着最后一段接口装置在海里完成对接,管内没有水,一滴水也不漏。整座大桥,这个巨大的海上“巨无霸”,以此为标志可以正式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成功啦!”——伶仃洋上烟花绽放,安装船上一片欢呼!叫声、掌声、歌声、泪水——大海也都跟着沸腾了!这个“喜讯”非同小可,它是中国人翘首以盼多时了的骄傲,是中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的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奇迹”。

     但是后来,我写报告文学《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开篇却用了一个让人“扫兴”的题目《暗埋杀机的“5·2之夜”》。

     为什么我要这么写?因为5月2日午夜12点之前发出去的新闻有误,那时候“最终接头”并没有真正成功,水下沉管对接出现了17公分的偏差。这17公分超出了设计许可,许可是多少?7公分。超出的这10公分找谁去?会不会给大桥带来隐患?如果有,那怎么能说就“成功”了呢?

     开始做电视、后来写文章,我不是有意地要去“挑什么刺儿”,只是采访中总觉得“最关键的一步”我要亲眼见见当事人,亲耳听听当事人怎么回忆。结果就坚持采访。这一访、一见、一听,不得了,我惊住了。因为当事人不止一位地都跟我说,那天晚上的情况万分危急,17公分的误差当然不能认为是真正的成功,对大桥是瑕疵、是隐患。是否“推倒重来”才是后来我们核心的较量。6千多吨重的一个钢混的大家伙,嵌入到事前已经安装好了的第29、第30截管截之中,难度尚且极大;因为偏差,把它再拎起、找准位置再插进去,这成败的压力和“要不要如此玩命?”的恐惧,才如泰山压顶,甚或这样形容都不足以表现当时大桥所面临的危难和决策者们选择的艰难。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5月3日的凌晨,“岛隧工程”各路指挥和项目负责人都刚刚回到驻地,人们都心情大好地刚刚睡下。几年的心血,连续几天的演练、准备,大家都太累了。只有一个人,至少一个人,没睡也不敢睡。他就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项目部的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他心里不踏实。他在等一个电话。

     按照设计,隧道沉管在海底是否已经实现了“完美对接”,有GPS系统、双人孔投点、管内贯通测量以及水下人工复核等四种测量手段。最后一个手段,也就是最后的一道监测,技术人员是要步行或坐电瓶车进入到隧道的内部,打开“最终接头”的封门,亲眼检查和校验“最终接头”纵向及横向的安装是不是按设计要求没有超过对接误差。但是这个电话始终就没有来……

     我后来采访了林鸣,采访了大桥管理局的“大当家”朱永灵局长,采访了工程总监、岛隧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具体施工的一路副总经理们。我得到的“最真实的说法”都是:“第一次对接不能算成功”!

     要不要推倒,至少是弥补先前已有报道的“确实”或“缺失”?要不要“实话实说”?

     最后的考量并不在于我作为写手敢不敢“颠覆点什么”,而是港珠澳大桥如果真的是我们中国人一出手就成果累累,掌声鲜花,那也太容易了、太轻松了。如果我就这样写,心里过不去。因为那是对大桥建设艰难的弱化,是对英雄含金量的折损,更是对建设者长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步步惊心、脚脚涉险,也包括一次次令人绝望的挫败和险些的败,有意无意地模糊,那注定要给世界、给国人,特别是给历史,留下星星点点的致命错觉。

     所以才有了充满坎坷却无比真实的《天开海岳》。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