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和新时代中国大地的新风貌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然而如何生动而立体地去呈现呢?我想不仅需要历史之笔、新闻之笔,也需要文学之笔。2018年7月17日《光明日报》整版推出的报告文学作品《本固枝荣 晋江之魂》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王国平的这篇报告文学新作以福建晋江为观察对象,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反映了晋江人民勇立潮头、同舟共济、不懈拼搏、重义轻利等优秀品质,彰显了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晋江精神。
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具有充沛的时代感。徐迟先生曾说过:“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文学。”这意味着,报告文学作家需要敏锐感知时代风气、紧密拥抱时代经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本固枝荣 晋江之魂》紧贴反映时代思潮与时代风向的标志性事件、代表性人物,使得熟稔这个时代的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在场感与参与感。作者搜集材料注重点面结合,在有限的篇幅内,遴选了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个案见全局。他尤其注重刻画勇立潮头的晋江之子形象,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来呈现晋江人炽热澎湃的创业热情、敢闯敢为的干事魄力、捕捉发展机遇的智慧、舍我其谁的信心等,而这些人恰恰受惠于时代的哺育、时代的光照。
另外,这篇作品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意识和知识储备。王国平没有自拘于“时文”的桎梏,而是渴望追本溯源,为当代晋江发展寻找历史依据。作家对晋江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人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罗爬梳,从而使得作品根基深厚、史料扎实、内容饱满。然而,作品的历史感,却不是靠“掉书袋”式的卖弄堆砌出来的,而是很自然地将历史知识与现实境况相互穿插勾连,娓娓道来,简洁而生动,平实却深沉。这种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风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举重若轻、化大道于无形的一种表现。
深刻而鲜活的思想性是这篇作品的一个自觉追求。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文脉与商脉的互补中,以问题意识为驱动、以辩证思维为指引,来思考和看待晋江的发展历程。作品对晋江并非一味溢美,也敢于正视晋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经历的挫折与教训,比如“假药案”“任公饭”等。正是因为作者有这种客观公允的态度,因此作品在思想上呈现出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历史传统为母体和根基,以时代大潮为契机和推力,晋江的发展体现了晋江人返本开新的胸襟和格局,这也是文题中“本固枝荣”的深层意蕴之所在。
作品还兼顾了艺术性与真实性的追求。报告文学并非对现实原封不动地临摹,而是艺术化地书写时代、呈现生活、塑造典型。报告文学又不同于小说等虚构性文体,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信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立场,创作必须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实践基础之上,绝不是天马行空凭空想象的产物。《本固枝荣 晋江之魂》就走好了艺术与真实的平衡木。从艺术性角度来看,作品叙事圆熟,人物鲜活,文气沛然,情感饱满,辞章丰赡。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有意借鉴诗歌的表现形式,营造出一种诗性的节奏韵律和美学氛围,从作品的段落铺排、遣词炼句、意象建构等方面皆不难看出作者的匠心。就真实性而言,作品既有通过一线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也有大量扎实可信的间接文字资料,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力避溢言虚美、主观臆造。
报告文学在当下文坛似乎显得不温不火,比之小说等文体,读者常常低估报告文学创作的难度,甚至经常无视报告文学作家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实则不然。为了撰写这篇作品,王国平搜集了大量案头资料。一篇7000余字作品的背后,竟然有百余份学术著作、资料汇编、报刊杂志作为支撑,作品字里行间处处埋伏着作者所下的“暗功夫”。
总的来说,从题材立意来看,《本固枝荣 晋江之魂》政治站位高而不失烟火气;从思想性来看,有理有据且发人省思;从情感表现力来看,饱满充沛且激人奋进;从艺术风格来看,气韵浑厚而不失灵动。作品叙事、写人、抒情、论理兼工,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触手可及的晋江。在作者的笔下,晋江这座城市不只是一个符号、一张名片,而是被写成了一首诗,写成了一个人,被赋予了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