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冯连伟:家园的守望与生命的乡愁
    冯连伟:家园的守望与生命的乡愁
    • 作者:雁阵 更新时间:2018-05-07 08:34:26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253

    临沂散文作家群的崛起,是地域文学兴盛的标志。冯连伟是临沂散文作家群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散文创作根植于乡村,根植于故土。家园的守望和乡愁的追怀,一直是他创作的主题。冯连伟的散文创作朝着农民的历史命运、伦理道德、精神世界的不倦探索为目标,创造着最具散文艺术本色的原风景。冯连伟创作了系列乡村题材的散文,这些散文飘溢着乡土的气息、庄稼的芬芳和浓郁的乡情,展示着他一贯秉持的美学信仰和艺术境界的卓越追求。

    美国新批评家的代表人物兰赛姆曾提出“文学本体论”的观点。如果从“文学本体论”去考量,冯连伟散文写作的本体就是“家园”和“故土”。家园意识和故土情结深深影响着冯连伟创作的走向。冯连伟曾出版散文集《似水流年》,他以家园为核心,以母爱为主题,奏响了生命的交响曲。作品中那种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撼动着读者的衷肠。作家化大孝为大爱,对于“娘”的生命里温情的呼唤、萦绕于怀的牵念和生命中桑榆晚景的最后守望,作家噙泪而歌,泣血而唱,感天动地。母爱与亲情被冯连伟视作家园的圆心,他的审美视野随着这个圆心逐渐扩大,辐射整个乡村世界。

    冯连伟的散文最可贵的价值特点在于“家园景象”的建构。冯连伟试图通过作品中的“家园景象”来构建自己的美学观。冯连伟笔下的“家园景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包括自然风光、地理环境、道德伦理、风尚习俗和民情人事。冯连伟的散文《故土的众生百态》,揭示了这方区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有淳朴的民风,有美好的人性,有友善的乡民……冯连伟的散文展现出乡村原初的、朴素的、宏阔的家园风貌,力求把乡村芸芸众生的生活现状和风土人情还原过来,重现那段历史,揭示人物命运个体的不同归宿。

    冯连伟从情牵魂绕的家园出发,向生命中的岁月深处追溯。冯连伟的故乡是沭河西岸平原沃野上的一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叫樊母村(相传汉朝大将樊哙的母亲在此居住)。樊母村建村于秦汉之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比较深厚的文化渊源。这里曾经建有武侯祠和樊哙庙。樊母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作家重点刻画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清朝时老秀才冯大兴,他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识文断字,学问高,开办私塾;族长冯殿汉,仗义疏财,善良无私,救济乡民;革命战争年代烈士葛胜章,他是抗日时期汤河地区地方武装的领导人,带领群众闹革命,他和大儿子被还乡团杀害。三儿子葛怀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家还倾情叙写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葛克仁的传奇人生和不平凡的事迹,“葛克仁在朝鲜战场上负伤7次,荣立大功3次,小功7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他胸前带着闪闪发光的军功章,头颅带着一块炮弹皮回到了故乡,却将大腿上的大块肌肉和小腿上的胫骨留在了朝鲜的血土中……”解放以后,葛克仁长期战斗在农机系统一线工作,为了服务群众,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村里还有一位“高官”,这位“高官”就是冯连旗。冯连旗曾是师级军官,复原后担任沈阳市的“父母官”。冯连旗身上有许多闪光的品质:大孝大爱,家国情怀。冯连伟以全景式与单景式的描写方式,聚焦乡村世界,表现故乡的风土人情,他由衷感叹,“两千多年来,故乡就静静地矗立在沭河西岸,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春华秋实,也见证着世间的荣辱兴衰,而从这方水土中走出的或伟大或平凡的芸芸众生,或深或浅地留下人生的足迹。他们在故土上书写着自己的梦想,而故乡也因他们而繁茂昌盛,古老而年轻。”

    冯连伟的散文情感浓郁,情真意切,在表现乡情、亲情的同时,还着力表现乡愁。当现代乡村向城镇化转型,农耕文化黯然凋落,田园在一步步退缩乃至消失,家乡原景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家面对城乡巨变陷入沉思。当浓浓的乡愁像炊烟一样在作家的心中袅袅升起时,自然而然会怀恋过去那些铭心刻骨的时光。乡愁是散文精神的土壤。冯连伟的乡愁体现在对农耕文明的缅怀和不能复制的一个时代的怀恋。

    冯连伟在《故乡的旧时光》让我们怀念。冯连伟的故乡河多水丰鱼肥。在芦苇荡里逮鱼捉鸟,汪塘“翻汪”的时候捞鱼,冬天砸开洞窟窿里捉鱼,是童年时最大的乐事。放牛、割青草,忘情于天地之间。在《故乡的陈年旧事》里,冯连伟撷取了时光碎片和生活场景,再现了人民公社时期社员集体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原景。比如:可以左右一个家庭的收入和温饱程度的生产队“三大员”(生产队长、保管员、记工员)、田间劳作、盖房结婚、春节拜年、秧歌队……作品细腻刻画了和美的家庭之情、质朴的乡邻之睦、和谐优美的民风和人情。冯连伟的童年是充满快乐、带着心酸,是一个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时代,但民风淳朴、乡风纯正、亲情淳厚,作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

    冯连伟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怀有炽热的情感,对乡村文明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尽管,他离开了这片土地已有几十年,但他与故乡与父老乡亲是割舍难分、血脉相连的。这种情愫没有随着时光的流失而冲淡,相反的却与日俱增。当现代工业文明在强势吞噬着农耕文明,乡村、原野、生产、耕作也就成了人们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位饮,耕田为食”,真正代表农耕文明的原风景,就显得弥足珍贵。冯连伟精心构筑着乡村的原风景。这种原风景就是一幅幅恬淡、素朴、美丽的生态画卷。

    在作家的灵魂深处是对故乡挚爱着的。因为爱,他的兴趣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故土过去岁月人道遗风的描绘上,这里的乡风民情被写得如田园牧歌。他笔下的乡村生活情调、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是那样的和谐、恬美和质朴无华。季节更迭和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变幻,故乡就呈现出不同的原景画面和美奂美轮的场景。故乡的春是一幅绚丽的画卷。难熬的春荒岁月,民以食为天,清贫平淡的生活里,吃上母亲烙的“塌煎饼”,能吃上用粮食换的豆腐、锅饼和油条麻花,那真是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作者写春耕春种这些农事,写生产队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开春开耕仪式是敬祭春神与土地之神的隆重的典礼。故乡的夏是一幅繁荣的景象。割麦、种菜园、栽水稻、交工粮的,那是过去岁月的珍贵记忆。在今天看来,这种恬淡的田园生活已是今非昔比。至于夏天两个传统的习俗节日“端午节”和“六月六”则是作家所重点描绘的。端午节采艾草、缝香荷包、包粽子,“六月六”正处于麦收之后,人们把丰收归结到祖宗福荫、上苍保佑,催生出敬神、祭祖、孝亲等喜庆活动,“六月六”民俗主要有祈天福、请闺女、胶鞋底等活动。这些民俗是临沂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故乡的秋是一幅丰收的画卷。秋忙、秋收、秋种是三秋大忙时节。地瓜当主粮的时代,地瓜与中国农民密不可分。我印象最深的是起地瓜、分地瓜、切地瓜、晒地瓜、拾瓜干、“倒”地瓜,地瓜养活了几代农民。故乡的冬是一幅和谐的画卷。在冯连伟的记忆里,故乡的冬天是磨难、饥寒的代名词,但也见证了父老乡亲的勤劳以及民风的纯朴。天寒地冻,乡亲们依然忙碌着。小伙子在后推着小胶车,“识字班”在前拉车,勾勒出一幅和谐、欢快的劳动画面。在腊月,勤劳的母亲操持着家务,没黑没白的劳作着。母亲烧火做饭,做棉衣,做针线活,带给冯连伟全家的温暖。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过新年,添新衣,赶年集,看村里戏台子上的文艺演出,是农家人最快乐的事。往事悠悠,季节轮回,作者为我们展现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作家在追寻生命家园和皈依精神家园的同时,以更高的视野,在写作中关注和还原生活本身,还原家园美丽的景象。守望家园,留住乡愁,表现一种绵延不绝的艺术魅力,这是冯连伟散文创作不改初心的坚守,抑或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