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小说 >> 朱敏:小巷深处(1--7)
    朱敏:小巷深处(1--7)
    • 作者:朱敏 更新时间:2018-04-25 08:33:5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907



    七弦河足足拐了八道弯才淌进九里巷,在巷子里又散进江南的血管化为水汽。九里,这是在江南随处可见的那种巷子,青灰色的底调,青石板的道路,走进去,窄小、蜿蜒、湿润,似乎还带着一丝江南小乡镇的市井气,当然,这话若是被九里的住户们听到了,他们或是要恼的。在外人看来,九里的人们似乎活得太过安逸,他们总见不得匆匆忙忙的样子,你若快了几步从王家阿公的门口跑过,他总是要探出头来对你叹的:“阿囡,覅[1]急呀。”
    在这条江南再普通不过的巷子深处是一棵老槐树,枝桠就像知道九里人懒得搭理它般的恣意生长,遮蔽了巷子,又延伸到人家的屋顶上,郁郁青青的样子,在巷子外一眼就看到它。于是老槐树成了九里的一大标志,九里之所以被巷子外的人叫做“槐巷”,也正是应了这棵槐树的名。
    一到五月,巷子里就像下了雪似的,地上积起厚厚的一层,这时候,整条巷子的孩子都会承了母亲的命,一大清早端着自家的面盆来拾槐花,只捡前天夜里落在石板路上的槐花朵儿,没被人踩过又还带着露水的新鲜。承这桩活儿是要抢早的,晚了要不槐花早被捡光了,要不就已经被踏得不能食了。其实,对于九里巷的孩子们来说,就算只是为了看一看这条槐花毯子,那早起也是值得的。清晨的时候,广播里头的“早间新闻”还没开始播,九里巷比平日其他时候要安静得多,只有七弦河水拍着河岸的声音,还有那早起的麻雀儿躲在电线杆上头嘤嘤啼几声,听来也不聒噪。天那时还是青灰色的,日头也没出来,整条巷子都还笼在淡淡的晨雾里,你甚至能看见水汽在巷子里飘荡的姿态,腾上了那户人家黛色的屋顶上,轻烟缭绕的样子。
    捧着又大又沉的陶瓷面盆过来却已经没有了槐花,这实在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就算这样,孩子们也从不摘槐树上挂着的槐花串儿,这是九里巷不成文的规矩,破坏不得,孩子们已经被姆妈嘱咐过了,他们晓得,树上的槐花是要留给所有人的。槐花拾回去后先洗干净,在荫头里晾干,之后巧手的阿婆会把它们揉进糯米团子里,在滋滋作响的油锅里煎成金黄,做出香甜的槐花饼;或者搁到白酒里头,再加进去满满几大勺的砂糖,给阿爸泡槐花酒喝,一坛槐花酒,一年香到头。
    夏天傍晚的时候,这棵槐树下便是乘凉的好去处,你若看到老老小小搬着板凳到树下,或是闭目养神或是和邻里谈天说地,甚至于王家阿公还带着二两黄酒来咂咂,便明白它是有多受九里巷住户们的欢迎。
    就在九里巷最受欢迎的这棵老槐树下,是九里巷1号:茂春茶馆。大门是常年开着的,门口有点附庸风雅地摆着一道墨竹屏风,外人也就看不真切里头的景了。因为在巷子深处,又加上被老槐树抢了不少风头,平日里真正来茂春吃茶的人是不多的,不过老板“张浪头”却一点都不以为意。“张浪头”大名就叫张茂春,不过我只听过九里人叫他“张浪头”,因为他“浪头大”,平日里出手阔气,做事最讲究排场,免不了受大家的调侃。“张浪头”家在九里,听说他在县城里还开着另一间茶馆,生意很红火,茶客常年不绝。
    不过,茂春茶馆这种客少的窘境一到演评弹的日子就变了,那天槐树下的小板凳变少了,大伙儿都挪到茶馆里头听评弹去了。在艺人来的前几天,张浪头会在巷口贴上海报,大红纸上头写着艺人名字和表演时间,不一会儿功夫整条巷子就都知道后头夜里平江评弹社的谭月梅要来唱《珍珠塔》了。到时候,三块钱吃一杯茶,五块钱听场评弹,一晚上就这么舒舒服服地过去,然后九里人又带着评弹的余韵守望下一场演出。
    九里巷2号就挨着茂春茶馆。这是一座小院,再加上一栋二层的木质小楼,一面临街,一面沿河,临街的院子被老槐树挡着了,常年阴阴凉凉的。这座小院是从我太爷爷那传下来的,已经有些岁数了,不过它的院墙依然雪白,雕花镂空的窗户镶着漂亮的菱格玻璃,红漆的木门前些会儿也刚上了色,就算这样,它在九里巷众多的楼子里依旧毫不起眼,我朋友李子家的三层小楼就比九里巷2号好看上几多倍,但是因为有了这棵老槐树以及紧挨着的茂春茶馆,九里巷2号也沾上了光,成了九里巷“人气”最旺的地方。
     


    从老槐树下的弄堂里看2号的楼上是四扇长窗,两两分开了左右房。踩着陡直的黑得发亮的木楼梯走上二楼走廊,左手边沿街的屋子是燕子的。
    燕子是九里巷最漂亮的姑娘。我总觉得她的那双眼睛会说话,不笑的时候静静像潭水,笑起来眯出月牙儿,眼波流动里勾住你的心神。然而给她的漂亮更锦上添花的是她的声音,清清脆脆又软软糯糯,百转千回的乡音从她口中吐出来,就像偷偷喝过的那坛槐花酒,甜得让人困,不动声色却后劲十足,她格格笑的时候,声音飘遍了整条巷子,巷子里也一并带上了槐花酒香。
    燕子的长窗下是巷子里的男孩子们爱待的地方,他们常借着乘凉的由头坐在槐树下,虽然手里捏着围棋子儿,眼神却总往那两扇长窗里飘。燕子自然是知道自己的漂亮的,她大大方方地坐在窗边,却很少施舍给外头一个眼神,这种在刻意的无意中营造出的高傲姿态,却让燕子的追随者们更加着迷。
    我也是燕子的“追随者”之一,她比我大近十个年头,辈分上我该喊她姑。在我看来,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真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我身上没有一丁儿燕子的漂亮。单眼皮的小眼睛,虽然我曾经竭力对着镜子笑得眯住眼睛,然后按住眼角,想要整出燕子那样的月牙笑眼,最终还是徒劳。我也想要编起燕子那样的拖在脑后的粗辫子,可是细碎的头发却像斜生出头顶的杂草,以至于姆妈干脆给我剪了个男孩子的“游泳头”。
    我是在燕子的青春里长大的,成了九里巷最漂亮的姑娘身后的“小尾巴”。当我长到四、五岁,开始拖着鼻涕追在燕子身后央着她陪我玩过家家时,她却和巷子里的男孩子们走在一起,她不再带我玩了。燕子在他们中间像一只高傲的孔雀,下巴微微抬高,身板挺得笔直,穿着淡绿色的碎花长裙,风一吹便露出她白皙的脚踝。
    我知道,他们想要甩掉我这条“尾巴”,却从没能如意,四、五岁的我已经摸透了九里巷,就连谁家墙脚跟生了几株凤仙花我都晓得,无论他们躲进哪条胡同,总能被我找到。
    然而,我作为燕子“尾巴”的日子依旧很快结束了。
    不是因为燕子长窗下的那些男孩子。
     


    三妹太住在二楼的另外两扇长窗里,她是我太奶奶的妹妹,我阿公喊她三姨,阿爸喊她三好婆,我却喊她三妹太。虽然常因此被阿爸请去吃“毛栗子”,但我知道三妹太欢喜这个称呼,每次我这么唤她的时候,她眼角的皱纹总像小鱼儿聚到一起,满眼含笑地看着我。
    三妹太在我出生前好多年就住进了九里巷2号,她没有子女,除了我太奶奶也没有了别的亲人。我没有关于太奶奶的记忆,在我眼里,三妹太就是我太奶奶。她总是唤我“宝贝囡囡”,每次到她屋子里,她就从窗边那张老藤椅上慢腾腾站起来,从摆在床头的白底牡丹花的铁皮饼干盒里掏出两三粒松子糖给我,有的时候是几块花生酥,吃得我满嘴香,因此,我也老爱往三妹太的屋子跑,惹得我阿婆悄悄嘀咕:也不知道这是谁的孙女。
    九里巷里也有不少和她同龄的阿太们,但是三妹太和她们不一样。她的齐耳的头发总一丝不苟地用黑色的头梳拢在脑后,没有染过却比我阿婆的还黑亮。玉兰花开的日子,巷子里常常传来“玉兰花要伐,卖玉兰花哉”的叫卖声,这时候她便从长窗里探出头,招呼卖玉兰花的到院子里,从窗口放出个钩子把竹篮提到楼上来。掀开竹篮上盖着的的蓝印花布,三妹太仔仔细细地挑好两朵,再把一元硬币放进篮子里吊到楼下去。她把玉兰花别在衬衣的领口,有的时候也给我别一朵在胸前的手帕上,幽幽地散出一股清香。
    三妹太还和巷子里的其他老太们不一样,她从不去茂春茶馆,就是在演评弹的日子也一样。
    那天傍晚,九里巷的住户们站在老槐树下等一声人力三轮车的车铃声,然后是从巷口传来的张浪头的开道声:“平江评弹社个谭月梅、张林根到哉!”便看着几辆人力黄包车在窄小的巷子里骑进来,前头是张浪头,后面就坐着演员们。这时候我爱坐在我家院子的门槛上,看着车上的人走下来。其实呢,我只是想看看外头有名的演员的样子,而关于评弹,我是不感兴趣的,我还得回去看动画片呢。
    三妹太甚至都不走到槐树下,她就待在她的两扇长窗里。我看完演员们进场,就忍不住回去告诉三妹太:今朝谭月梅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她这场换了个怎样的搭档,这次来的是两个之前没见过的小细娘等等,三妹太微笑地看着我,也不说话。
    我问三妹太:“你为啥不去听评弹啊?”她搂过我说:“我也和囡囡一样欢喜看动画片呀。”
    不过我知道,三妹太没说实话,她才不喜欢看动画片呢,她的眼睛总看着窗外葱绿的槐树枝桠。
    或许,她只是不喜欢评弹吧。
     


    七弦河在夏天蒸腾出一股独属于这条水道的气味,由着沿河的窗子悠悠飘进来;老槐树上的知了还在不停地叫唤,时短时长的没个规律;我捧着半个冰镇西瓜,坐在凉席上挖着中心无籽的红囊。
    一切似乎就是平常的样子。
    晚饭的时候,燕子在饭桌上宣布了一个消息:她要去苏州了。
    就在刚才,苏州评弹学校的老师来镇上的中学挑选学生,这在我们这个小镇子是从未有过的。镇中学今年一共有两个初三班,不过六、七十的学生,哦,对了,燕子上初三了。
    负责招生的老师说了,条件就三样:声音呱呱脆、模样顶顶好、还要有灵气。他们走进班级里,把长相标致的学生们喊出来,简易唱几句民歌或讲朗诵上一段,这样就差不多算挑选完了。不用说,燕子自然是被选上的那个。
    饭桌上突然安静了,只剩下外头呱噪的知了和头顶转动的电风扇响着闷声。
    阿公把筷子放下来,没有说话,沉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久,久到我禁不住把脑袋从饭碗里抬起来,“怎么也不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想清楚了,你真想去?”却是我阿爸的声音。
    “嗯,我要去的。”燕子看来是坚决的样子。
    “唉,那就去吧。”阿公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又拾起筷子。而我,一直到很久的以后,才听懂他的那声叹气。
    “大,这是好事啊。全校只选了两个呢。”燕子是高兴的,和我一样不明白阿公刚才的反应。
    “当然是好事。”
       
    巷子里的饭点是不约而同的,晚饭后,老槐树下照例又热闹起来,搬马扎的、拿蒲扇的,自己拎着个茶壶而不愿去茂春茶馆的,都聚在了树下,今天的话题是中学里的那场招生以及后头长窗里的姑娘。
    消息已经从中学传到了小巷深处。
    “我就知道燕儿能选上,她那小嗓子真叫脆生生的。”
    “我俚志文讲,小燕子没说几句呢,那老师就拍板要收她了!”
    “老朱啊,你家可是要出个明星了啊,恭喜恭喜哉。”
    就连张浪头也走出茶馆,边恭喜边对阿公说:“老朱,以后我请你囡到我的这个小茶馆里唱一出,到辰光不要搭架子啊!”
    我坐在院子的门槛上和李子吃着刚摘下来的甜青瓜,她嘴里含着满满的瓜肉:“你姑可真好,我听我姆妈说……学了评弹做了女说书到辰光可风光哉,成了响档啥地方都要抢着请去的……”我看着她鼓囊的腮帮子,忽然想起曾在这儿见着的那个坐在黄包车里驶进九里巷的谭月梅,还有黄包车上其他那些标致的女说书们,想到燕子以后是不是也要坐着黄包车进巷子呢?是不是巷子里的人也要站在这棵槐树下来迎她呢?心里有一种叫自豪或该叫骄傲的东西胡乱涨出来。
    燕子是我姑,她要去苏州了,去学评弹。这是我日后对别人夸耀过许多次的话。苏州,那是个什么地方呢?连我们的小县城都没去过几次的我,根本不敢想象那座城市的样子,而我们家的燕子却被选去了。
    这真是好事。
       
    张浪头又一次请评弹团来演出了,这一次,唱的是《西厢记》。我也终于第一次进了茂春茶馆,第一次完整听了场评弹。
    那扇挡住视线的墨竹屏风后是一个大堂子,放着十几张方台子和几十条长凳,前头搭的台子上摆着一张红木高脚长桌,上头铺着大红色的绣花台布,还搁着两盏小茶杯。桌两边各摆着一张高脚雕花红木椅,被那碧绿色缀碎花布罩罩着了。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一个男说书,穿着灰色的长襟大褂,手里是一把细长的叫作三弦的乐器;右边的椅子上是一个穿着旗袍的女说书,那旗袍黑色的底上用金丝线绣了好看的花色,紧紧地包裹出窈窕的身段。她把琵琶搁在大腿上,轻轻拨动几下就溢出了溪水般泠泠淙淙的琴音,清清脆脆真是极好听。今天这场是《西厢记》的“酬韵”,讲张生和莺莺的月下相会。只见那个男说书开场,拿出一把纸扇一摇,便扇出了张生的风流相,他的嗓子有点沙,却恰好听起来麻酥酥的,像是有只手在挠心肝,直挠得人痒痒。他或念或唱,或反串红娘的女声,有时还模拟风吹的声音,虽是坐着的,脸上表情却把张生急躁又不可得的窘态表现的十足,逗得我憨憨笑起来,堂子里满是叫好声。而女说书的那副嗓子真叫是滴溜溜的圆,唱得字断声不断,她的一双手则灵动极了,纤长的手指弹琵琶时在弦上上下翻飞,在做手势时又花样繁多,有时像是拈花的样子,有时又做出莺莺含羞而不露的娇态。琵琶和三弦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三弦刚好收音琵琶声就压着尾音起,或突然同时安静下来,留女说书一个人淡淡泣诉。这一场《西厢记》听完,就如同偷喝了口阿爸的槐花酒,明明很甜却也刺激得舌尖辛辣,我已经觉得有些醉了。
    燕子坐在我边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的说书人,灯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给她眼底投下了些许阴影,也让我不能看清她那潭清水中藏着的东西,是那女说书惟妙惟肖的神态,还是她灵活的拨动琵琶的手,还是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呢?
    天花板上挂着的电扇把这堂子里的灯光搅碎了,也一同搅碎了燕子眼中的倒影。
    我实在是看不清了。
     
    夏天总是走得很匆忙,九月很快就到了。
    燕子去上学的那天,巷子里飘满清甜的桂花香,阿婆把她的行李打包好,还装上了亲手摊的糯米饼子。我们一家子把燕子送到巷口,然后由我阿爸用他的那辆铃木牌摩托车把他的妹妹载到县城的长途汽车站,那里有开往苏州城的大巴。
    阿婆还在叮嘱着她的小女儿,燕子却早已匆匆搭上摩托,兴奋地催促“快走”,她脸上有一种挡不住的渴盼的劲儿。轰隆一声发动机响,就这么带燕子走出了九里巷。
    我看着她的背影渐渐隐进大路的尽头,回头,依旧是九里窄小悠长的巷子。
     


    燕子说要去上评弹学校的那天,三妹太在饭桌上没有说话,不过,她话一向是不多的,晚饭后,她照例回了房。那天晚上,阿公和阿婆在三妹太的房间呆了很久,我想,他们应该是在和三妹太讨论关于燕子的事情,毕竟,太奶奶去世后,三妹太早成了我们家最重要的长辈。
    不过,不喜欢评弹的三妹太会同意燕子去评弹学校吗?
    我到现在仍不知道三妹太当时的意见是什么,总之,家里再也没有人提出过反对的声音了。
       
    我就是在那个夏天开始听评弹的,那时我已经7岁,刚上完小学一年级,还不认识几个字。
    张浪头每月请评弹演员来唱三四次,我几乎一场不落地听下来,央着阿爸讨五块钱的时候,阿爸总说:“小孩子家家能听懂些什么”,却还是把钱给了我。我在茂春茶馆听完了《西厢记》,又听了《珍珠塔》,后来还听过《白蛇传》,有的时候还有说大书的来讲《三国》、《水浒》什么的,不唱只念,又把惊堂木一拍,那就是另外一种风味了。
    我还是最喜欢《西厢》,崔莺莺这种大家小姐的姿态,似乎就成了那个穿着旗袍翘起兰花指有时又抚着琵琶的女说书的样子了。那些说书人扮演的角色,成了我记忆里关于这些纸上的人物最初的形态。不过,你若真要问我评弹好不好听,我也答不上来,若要是和《葫芦娃》比起来,我肯定是毫无犹豫选择《葫芦娃》的。或许还是因为燕子吧,因为这是我最崇拜的燕子正在学着的东西,所以评弹也便有了另一种韵致。
     
    那天听完评弹,阿爸在弄堂里卖馄饨的推车上买了几碗绉纱小馄饨,让我给三妹太端碗上去。我便蹑手蹑脚地走上楼,恶作剧地想要突然出现吓一下三妹太,于是踮着脚尖猫着腰从楼梯口挪到她房门。我们家每个房间对着走廊都是有两扇推窗的,为了通风,平日里都敞开着,我悄悄挪到窗户那,想侦查一下三妹太在做什么。
    三妹太在整理衣服,她把那个老式五斗橱拉开了,把平日里穿着的那些衬衣什么的放到最上层,又把最下面的抽屉拉开,躬下身子从里头慢慢拿出一件衣服。
    我努力踮起脚尖。
    那是一件旗袍!
    有着暗红色滚边的竖领、漂亮精致的盘云扣,白色的缎面,上头印着几朵牡丹花,和那个装着我糖果的铁皮饼干盒的花案很像。三妹太沉沉地看着这件旗袍,她的手缓缓地抚上很平整的旗袍竖领,又抚上那密密叠叠的盘云扣,手指在上头摩挲着。她就坐在那张老藤椅上,渐渐地闭起了眼睛,床头的台灯开了,散出微醺的橙黄色的灯光,把她的影子倒映在地上,那样长长的。
       
    三妹太把那件旗袍放回去了,还是在五斗橱的最下面一层。她放回去的时候那样小心翼翼,似乎把它当成了易碎的水晶摆设。
    那天晚上我在小窗底下见到的三妹太和她手中的那件旗袍,都是那样的不寻常。除了在听评弹的时候看过女说书先生们穿的旗袍之外,我没有见过其他旗袍,巷子里没有什么人穿它,我姆妈和阿婆更是没有,可是,已经快70岁的三妹太,竟然有那样一件旗袍,从没有见过的那样好看精致的旗袍。而静静抚摩着旗袍的三妹太,更是我陌生的。平日里的她总是对我盈盈的笑,我没见过她生气,似乎也没有见过她难过,她很淡淡地过属于三妹太的生活,却有灯下那样长长的让人胸口涩涩的影子。
    我决定再去看一下那件旗袍,我似乎对它着了魔,那晚它在橘黄色灯光下泛出的幽幽光晕,似乎在引诱我和它再次相遇。
    三妹太早饭后总会到外头去拿一些绣花回来做,我知道这是我去见那条旗袍的最好时机。第二天早上,我趁三妹太出去的时候偷偷溜进她的卧室,精确无比地摸到五斗橱最下一层抽屉。五斗橱抽屉很沉,打开的时候,手竟然不住地发颤,我的一颗心在嗓子眼砰砰地跳得厉害,奇怪地有种偷偷摸摸的兴奋感。
    呵,旗袍果然在这里,被压在几件冬天的毛衣下头,白色的缎面隐隐露出来,和周围暗色的毛衣料子格格不入。我把它抽出来,展开铺在床上,这件旗袍微微地散发出一股樟脑丸的清香。我禁不住使劲地吸了口气,要知道,我实在喜欢这种陈旧的樟脑丸的味道。就如同先前多少次幻想过的那样,旗袍月白色的缎面摸上去滑不溜手,绣在左肩口的几朵牡丹花的针脚密密麻麻,硬挺挺地缀着,还有那精致的盘云扣,转了一圈又一圈,绕出看不清的繁复花样。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似乎有好多团小火苗在跳跃,涌上一股挡不住的新奇,竟鬼使神差般地解开了它的扣子,套到了自己身上。
    对于一具七岁的小身体,这件旗袍显然是太大了。肩膀那塌下来,原本中长的袖子一直滑下去盖住了双手,两条胳膊在里头空空荡荡的晃动,而它的下摆襟一直拖到了床上,前后留出了两块长长的布料,腰那边更不用说,直直的下来,一点都没有女说书先生那样包得紧紧的美感。可是七岁的我,似乎执念的认为这旗袍衬的我那样好看。此刻,我就站在三妹太的旧式雕花木床上,看着对面旧式穿衣镜里映出的这个像穿着硕大麻袋的女孩子。镜中的女孩把腰身那边的布抓在一起,使那件旗袍的衣料包裹住还没有发育的男孩子般柴瘦的身体,这肯定不够,她又深呼吸屏住了一口气,这样的动作能让肋骨微微地抬起,似乎就能做出女说书那样的窈窕的身段了。她很满意现在的身体,是不是终于有点长大了,终于变得漂亮点了呢?镜中的她来回地在床上走着“直线”,想要像电视里那些走着“猫步”的模特们那样,那样优雅。恩,真的真的变好看了,她格格笑起来,甚至高兴地轻轻跳动,她飞起来了,老木床也唱起咿咿呀呀的曲子。
    木门忽然被轻轻推开,“吱呀”一声,三妹太走了进来。我愣住了,不知该说怎样的辩词,只吓得跌坐在床上,七岁的我突然明白了一种叫做羞耻心的东西,脸涨得通红,恨不得立马找到个地洞钻进去。三妹太看见穿着旗袍的我,似乎微微怔了一下,走廊里较暗的光线和屋子里的亮堂形成的反差衬得她的脸隐隐绰绰的,我只看见她的眸子里有什么东西在颤动,漾出或明或暗的两抹。三妹太站在房门口,只是看着我身上的旗袍,一阵不说话。不过,她立时缓过来,提着刚拿到的绣花布头,慢慢走到床边。
    我怕三妹太训我,虽然之前我从没见过她骂人。
    然而她却没有,嗓音还是平日里那样轻轻柔柔的,可也似乎带上一丝震颤,她坐到床边抚上旗袍的角,问我:“囡囡,这旗袍啊好看啊?”
    “恩……好看……三妹太,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昨天看见……”支支吾吾地也不知自己在说什么。
    “戆小囡,三妹太不怪你的呀……这旗袍是好多年没拿出来了……”
    我确信三妹太不会责备我,说话便也开始有了底气。“三妹太,这旗袍是你的么?真的好看的!”
    “恩,是我之前的,老早以前的了……”她说这话的时候悠悠的,似乎是用的气声,像在回忆什么遥远的东西。
    我从旗袍里钻出来,那腰身处被我攥住的地方已经有点皱皱巴巴的了,我使劲用手压平:“三妹太……这个……”
    “没什么事的,只要汰一下就好了。”她把那件旗袍再一次小心叠起来,平整地放回五斗橱里,依旧回到了原本笑意盈盈的样子。
    “对不起,三妹太……我……”刚刚的自己就像被抓现行的小偷,虽然三妹太说不怪我,但心里还是很忐忑。
    “戆小囡。”三妹太走回床边,拉起我的手说。
       
    多少年后,那天镜中的女孩子和三妹太怔了一下却立刻恢复常态的神色依然会跑进我的脑海里。我知道那个女孩子似乎走进了一处禁地,打开了另一个人珍藏了很多年的宝贝。
    那件旗袍之下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我没有问,虽然,后来,三妹太还是说了。
        


    已经连着下了十几天的雨,我真想问问老天爷有什么心事,为什么怎么哭也哭不尽。这一年,听说长江的水位变得很高,几乎快漫出来,而从长江里淌出来的七弦河,也到了我识事以来最满的时候。河水漫过了水桥的下两级石阶,似乎还有往上涨的意思,站在九里巷2号沿河的窗子边,有种一伸手就能触到河水的错觉。那个夏天,我的小心思变得很多,其中一件就是担心七弦河淹进我家。
    因为连着下雨,屋子里变得潮漉漉的,墙壁总在流眼泪。这年夏天的雨成了很多人的困扰,阿爸每次下班回来,都抖着雨衣,抱怨起没完没了的天气。
    这年夏天,茂春茶馆只挪开了半扇门板,里头只有几桌搓麻将的常客,而且张浪头请班子来演评弹的次数也少了,想也是因为下雨的缘故。现在想来,似乎在没有评弹的日子,九里巷的人们还是正常地过日子,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变成了一部新播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了,看来不只是我被那个大眼睛的姑娘迷得窝在电视机前不愿挪身。
    因为雨,燕子不出门了,她呆在房里,摆弄着那个琵琶。那是她自己的琵琶,这学期学校统一买的,听说价钱不便宜。桃花木的身体,似乎还带着木头特有的清香,四根硬挺挺的弦紧绷在上头,肉手拨上去是那样磕人。燕子的手一向是我羡慕的,看上去似乎是孱弱的又是健康的,白皙却不病态,手指头纤长又精致,灵动十足。如今,燕子为了弹琵琶,把之前总是略微留着点的指甲剪得十分光生,她不舍得却也实在没有法子,因为容易折。如今,她的指腹那边也磨出了茧子,虽然还不算厚实却十足把她的手变糙了。只是这是藏在里面的,谁又能见着呢?
    燕子隔三差五地练琵琶,时间不长却也还算规律,她总把窗户打开,雨声就泻进来,还有槐树叶子在雨中摩挲的沙沙声,就像在伴唱似的。刚开始的几天,我总会蹲在燕子脚边,作成一朵向日葵状,看着她的手指一阵阵拨动琴弦,正手或反手,或捻、或拨、或划,状似不经意却总能有美妙的琵琶声淌出。不过只几天,我似乎也没了兴致,曲子我也听不懂,便还是回去看动画片了,只是燕子的琵琶声成了新的配乐。
    雨挡住了很多人的脚步,但我却还是要出去玩的,雨不可能挡着不让我野,这是我姆妈形容的,她总开玩笑地说“落雪落雨狗欢喜”。我穿上喜欢的粉色雨鞋和黄色的连身雨衣,再拿上把伞,装备齐全,就出门找李子去了。我们就在巷子里踩踩水坑,或者到水桥边预测河水什么时候会漫过最上面的一层石阶,还会在老槐树下玩过家家,一片槐树叶子作一块钱。那个时候伴着我们的是琵琶声,来自九里巷2号的长窗里,而不是隔壁的茂春茶馆。燕子的琵琶声一直能传得很远很远,传进巷子的每一扇窗户,引得河对岸的人家也禁不住倚在窗口听。
    从槐树下望燕子又是一出不一样的景,她就像生在那扇画框里似的,在雨的迷蒙里,都让人分不真切了。三妹太有时也把窗子打开,便见得坐在窗边的她又在看外头的槐树叶子了,沉沉的样子。此时,燕子就在邻着她的长窗里头弹着琵琶,分明隔着一扇墙壁,从楼下望过去她们俩却像对坐着,不知三妹太有没有在听燕子的琵琶声呢?
    立在槐树下的我骄傲地问李子:“怎么样,好听吧?”李子也不回答,只和我一样也成了一朵向日葵,望着长窗里头弹琵琶的燕子。
     
    我心里真正开始泛起小疙瘩是在那天,那天燕子依然坐在窗边弹琵琶,远远地看还是像一幅画似的。
    而且,燕子还穿着旗袍。那件月白色的,牡丹花色的旗袍。
    我是在槐树下铲着泥巴的时候抬头望见的,心里油然产生一种被“背信”的感觉,似乎那原是属于我的东西却被抢走了,不由地泛起一阵阵酸,虽然分明从没有谁和我约定过。我匆匆别了李子,跑回家去。
    燕子果然穿着一条旗袍,我知道这一定是三妹太的那条,那条曾经套在我身上的旗袍,那盘云扣和暗红色滚边也是一模一样的,不会错。
    燕子穿着它,真是比我不知好看多少倍去。肩膀那边服服帖帖不必说,腰部的线条也被勾勒出来,长襟下摆正好落到小腿肚子上,露出她最漂亮的脚踝。虽然燕子的身体还很青涩,不能完全撑起这条旗袍,但是却另有一种纤弱的美感,正合它月白色的玲珑剔透。
    她见我上来,笑开了:“小敏,过来看,你看这旗袍。”
    她转了一圈,展示似的,却又炫耀似的。
    “姑,你哪拿到这旗袍的?”我知道自己有点明知故问,却不死心。
    “哦,是三好婆送我的呀,朆想着她还有这样一件旗袍。”她坐回凳子上,不住地整着旗袍下摆说。
    “真的?”其实我是真不相信的,看那时候三妹太是那样小心翼翼地宝贝这件旗袍,她怎么会轻易把它送给燕子呢?“三妹太说这是她之前穿的……”我喃喃地说
    “是吧,不过到现在这款式还很新呐。”燕子似乎没有把我的话放心上,她站在镜子前前后照着。“三好婆伊讲唱评弹的是要有一件旗袍的,你过来,我现在给你唱首呀。”
    那一刻,我是真想一扭头跑掉的,忽然间我对燕子和三妹太一并讨厌起来,心头又生气又有点委屈。但在那之前,燕子已经把我安在她的床沿上。她翘起一条腿坐着,琵琶就稳稳地搁在腿上,落进旗袍的皱褶里,此刻,旗袍上的牡丹花衬得她的脸颊更加明艳了:“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正月里梅花开;二月里玉兰放;三月里桃花满园全开放;四月里,蔷薇花开,牡丹花儿斗芬芳……”燕子弹着,唱着,窗外的雨还在落着,槐树叶子在雨里绿得快要泛出油水。我感到一种怎么也说不出的协调感,就像我知道豆腐花一定要搭着榨菜、紫菜、小虾米才会好吃,燕子、旗袍、琵琶还有落满天井的雨,也是这样。
    当然,我还是在别扭的,对三妹太的确是生着脾气的:你说,明明是我“发现”的这条旗袍,而三妹太也晓得我那样喜欢它,她却还是把旗袍送给了燕子,而且都没有和我说起,三妹太平日里难道不是最疼我的么,她怎么就没想把旗袍给我呢?这样一想来,似乎燕子和三妹太把我踢到了她们的圈子之外,默默背着我达到了一种我怎么也赶不上的情谊。
    然而,在燕子的这首弹词里,我又不得不承认,三妹太把旗袍送给燕子或许真是一个正确的举动。有谁能比燕子更穿得起这条旗袍呢?她凭窗弹唱的模样,可是比我在茂春茶馆见过的任何一个女说书还要有味道的。这种味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只觉得就该是燕子这样的。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后来我再听到这首弹词调的时候,是在很多年后的那则城市宣传片里,片子里的女孩子也穿着一身蓝色的青花旗袍,站在落雨的长窗后头数着芭蕉叶子。我竟错看成了燕子,赶忙喊姆妈来瞧,姆妈没动身子,只说:“不要戆了,你讲讲这可能伐?”
    我才恍然醒过来。
       
    雨停了的时候,这一年的夏天也到了尾巴上。
    七弦河终究是没有淹起来,我的那些心思也终于被验证了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罢了。
    这场雨里,九里巷青石板道夹缝里的青苔疯长起来,憋闷在屋子里好久的人们在摔了几跤之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燕子似乎也在这一季的雨水里丰润起来,穿着旗袍弹着琵琶的她从一个女孩长成了一个女人,开始散出属于自己的韵味。而追着她的那些男孩子却少了,这是我实在不能明白的。
    而我呢?头发终于长到肩膀那,姆妈给我在脑袋两侧梳起了小角辫,除此以外,该是没其他变化的吧。
     


    朦朦胧胧里,我的房门被打开了,嘎吱嘎吱的响声,只有在这扇老木门被缓慢推动时才能发出的声音,应该是三妹太进来了。我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然后是毯子静悄悄地盖上我光溜溜的腿,想是晚上睡觉时,它又被我踢到床下了。
    三妹太没有喊醒我。
    然而六月的初阳已经爬上了窗棱,我却是不该再睡了。再过不久,我就要参加考试,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去县里读初中。
    几年前,李子已经先转学到县里去了。那是九月开学前的几日,李子跑来眼泪涟涟地说,新学期不在镇上读了,她爸妈把她送进了县城最好的小学,转学的原因按照李家叔的说法就是“在镇上读也读不出息”,似乎那两间平房怎么也无法承载孩子们热切的目光。
    这实在是我从没有预想过的分别,九里巷少了李子,这条巷子怎么能完整呢。我们一起拾槐花,她总把自己拾的那份给我;我们一起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然后回家被各自的姆妈骂;我们一起在青石板路上玩跳房子、倚着树干“写王字”;我们还一起在老槐树下听过燕子的琵琶声……然而,她却比我先走出了巷子。
    不仅是李子,这些年九里巷愈发的空起来。傍晚,老槐树下乘凉的人们稀稀拉拉的,只剩下几个老客还惯常来。王家阿公每天都抱怨小孙子“没良心”,离家个把月也不打个电话回来;张姨和莫家婶娘在那里讲今朝国棉厂里新出的“八卦”;而张浪头已经很久没有请评弹团来了,贴在弄堂口的那张红海报上还登着几个月前的演出预告,现在早已经褪成了斑驳的粉色,谁也不知道下次的演出是在什么时候。似乎就在世纪末最后一场大雨里,九里巷的人们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
    我依然坐在九里巷2号的门槛上,看着老槐树下越来越稀少的人烟,看着茂春茶馆一日日掩下去的门板,我看着好多人走出了这条巷子,而我渐渐能够明白的是,我也必须要走出去才行。
    我想要见见巷子外头的世界,它究竟有多精彩,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朝着它去了。
      
    不知道什么缘故,夏天似乎一年比一年热了,人心也一并跟着躁起来,阿爸和那时候的许多人一样,辞去了原先在国营企业稳定的工作,顺着下海的大潮自主创业。起先,我阿公和阿婆很反对,他们一直是保守安分的,从没有什么大的要挣钱的心思,却最终还是拗不过阿爸的坚持,也都到巷子外头那间小作坊帮忙了,有的时候忙得顾不过来便索性睡在那里,就像今天这样。
    因为阿爸的下海,我和三妹太呆在一起的时间变多了。我在里屋写作业的时候,三妹太就在外头院子里绣花边,沿着白色布料子上的镂空图案把针抵进去,一针一针地直到把花边都包裹住,就做出了好看的蕾丝的样子。一张花边也就换几毛钱,却成了三妹太对阿公的生活费的正正当当的推辞。三妹太每次都说:“我还有着,不用给我……”,我却不由地暗想:三妹太一天也就能绣几张花边,又能有多少钱呢?然而,就算是这样,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却总会在枕头旁摸到三妹太包给我的红包,年年如此,里头的压岁钱虽然算不上多,可这都是三妹太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啊,一想到这样,便觉得神奇。
    有时候,我会搬着小马扎坐到三妹太旁边,看着针头一下下地融进布里,白棉线把花边包裹得圆润细密。三妹太绣花的时候,外头好像一下子变得很静,竟然依稀能够听见纱线和布料摩擦的声音。时间在三妹太的针尖上淌过去,流进了花边的线头里,被紧紧地锁住。三妹太绣花时不爱说话,架着老花眼镜专心致志地样子,我也便不聒噪了,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这成了我俩之间的某种默契,任何声响都会打破这种美好的静默。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三妹太独有的,她把日子过得特别缓、特别静、特别沉,一直沉到这条小巷深处。
     
    随着三妹太的花边一张张绣出来,再一年的九月来了。
    一如当年场景的复刻,不过这一次,我终于不再是立在巷口目送燕子背影的人了。拖着大包小包向巷口走去,一种辨不清的感觉涌上来,憧憬这却又感到酸涩和憋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燕子当年的心情。不过,离别的味道我还没尝尽,探险的冲动便把它压倒了。我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见见巷子外面的世界,对于燕子、李子、还有很多我的同辈人们,这条巷子似乎是留不住我们了。我想,巷子外面一定有着不同于九里巷的味道,应该还会有很多其他的不一样的东西。
    不然,你看,他们都出去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