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黄毓璜:建构文学批评新格局
    黄毓璜:建构文学批评新格局
    • 作者:黄毓璜 更新时间:2010-05-16 02:04:4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94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评说一切的可能与评说一切的欲望一起大幅增长。参与文学的公众及其参与方式发生突破原先格局和界域的嬗变,文学批评的生产不复仅仅是“业界”的事。当下的文学批评形成三大方阵:媒体(网友与记者)批评、专业批评以及学院派批评。

      媒体批评传输的速率、覆盖的面积以及对于公众视听可能发生的影响,远大于其它批评。而网络与传统媒体各自的特性,使两者承载的批评存在明显的区别: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形成广泛参与的同时,给出了更大的批评空间。无论是具体展开的论说,还是即时感兴的“跟帖”、“对话”,无论是诉诸理性、切入分析,还是情绪化、娱乐化地戏说和调侃,大体出于自身的经验和体认,标示出一种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迁变,一种传播和话语方式上另辟蹊径的追求。这种追求,有意于“互动”、“娱乐”而少涉于传统的规范和外在的“功利目的”。比较而言,见诸“纸媒”的文化记者的批评,多取“消息型”、“爆料式”,有意“新人耳目”而不忌“一家之言”,无意“求全责备”而不避“以偏概全”,“抑扬”间多有对于“成见”、“定评”的挑战和质疑,可以收获新闻效应,也难免作意好奇的嫌疑。

      一般而言,两者共同优长在于即时介入、褒贬分明、见解新异、立论大胆,弊端则是缺乏细读和精研,不够严谨,疏失了应有的审美“距离”和必要的学理照察,常常有可能从“分明、大胆”走向“冒失、意气”。同时,一如人们厌倦了会议的“老套话”、厌倦了论文的“新名词”,时尚“网语”在批评中乐此不疲的反复使用,特别是连带而出的“大话”、“水煮”、“搞笑”、“恶趣”,也常常会在开阔思路的同时,导致对文学性能的遮蔽和审美认知的偏颇。不过,要求媒体批评“扬长避短”,也许会“避了短”也“丢了长”,我们不妨从其“一言半语”中看到“一针见血”,从其“一知半解”中见到“一语中的”。

      当然,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媒体批评的“自身特质”还处于形成之中,在它的发展、建设中介入“理性”和“专业”,使其确立属于自己的审美认知、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是一个积极和可能的方向。

      在当下文学批评的格局中,专业批评领域集结了众多的行家里手。他们的阅读量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视野、知识储备、跟作家临近的角色位置以及学有专攻的理论素养、眼光和功底,构成了他们的优势。他们以较强的“对象意识”关注作品,其批评实践对作品的文本阐释和文学史书写而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对于文学批评的不满,诸如“滞后”、“失语”、“缺席”等指责,又正是冲着这个批评队伍而来。一方面,专业文学批评应时应节、铺天盖地;另一方面,众声喧哗却说不出多少“文学的话”,说不了几句“自己的话”,说不出什么“新鲜的话”。

      我们的时代多有“著名批评家”,却少见“著名批评”,这固然与环境有关,批评家也难逃其责,对流俗的一味随顺,职业道德的消磨沦丧,使很多批评家被有形无形的手支配了“文”与“言”,以致言不由衷、言不及义,贴近“真实”就难,指望“真知”更形同说梦。离开作品的生命和文学的现场,批评无异于“不作为”。

      我们的时代需要那些真诚、扎实又能打动人心的文学批评,这些文字应该同中外文学史上那些著名的批评一样富于创立性和发见力。面对一些批评者的自我放逐,面对其理应拥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沦落,批评家从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双重意义上自我重建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学院派批评的崛起为批评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批知识结构趋新、学术思路严谨以及学业训练有素的学子蔚为大观地登场,昭示了批评沿着学术、学理进入“规范”的可能。与此同时,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学术前进,思想退场。“学术”的“登场”显见出知识、资源的优势,“思想”的“退场”则昭示了批评者的“自我”迷失和“批评”自身的消解。当满腹“学问”的批评者不再是一个“思想者”,而沦为理论跟创作一厢情愿的对接,批评就失去了鲜活的灵魂。难怪我们进入那些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的文字如同进入迷阵,那些不无才情的学子流连于“别人家的花园”乐不思蜀。批评不缺少那些“癌变般的花哨词汇组织的增长”(纳博科夫语),不缺少那些演戏般的诸多理论招式的拿捏,却惟独跟批评对象“对”不上“象”;读者难于寻摸其肯定抑或否定了什么,难以寻摸用了什么样的尺、用了什么样的秤去做出了怎样的衡度。

      应该说,强调“学术性”、执著于“学术领域”无可非议且为当下所需。然而,相当自觉地排斥批评及其对象的诸多外在关涉,特别是排斥现实的相关思考,批评也就进入了窒息自身的误区。“学术”原本无以言“纯”,“学术领域”也不应与世隔绝。艺术的思考跟相应的时代、社会思考常常是内在约定的,文艺批评有理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却不应规避这种表里的联系和内在的约定。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文艺现象,都不能不是特定时代土壤和艺术感应的生成物。如果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个“近景”、特定时代的艺术征象这个“中景”,以及一定时代的天候地气这个“远景”,拒绝文学跟社会现实的相关思考,或许并不妨碍种种匠气的评说,却难免文学发见力、批评的社会意义与合法性的丧失。

      学院派批评不只要突破学究式的言说,更要突破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批评视野;要走出一鳞半爪的瞎子摸象、东扯西拉的言不及义、南辕北辙的指鹿为马;呼唤对文学的审慎态度、稳定把握、穿透目光和睿敏发见。

      面对杂沓纷呈的现实和变动不居的文艺现象,批评家需要阅读作品,更需要阅读社会,需要借鉴西方文论,更需要确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置身一个不断变革而万象纷呈的时代,有太多的困惑也有太多的机遇,有太多的言说困难也有太多言说的可能。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诸多的可能性,文学批评者需要坚持真诚的态度,坚持讲真话的勇气,坚持文学批评的职业操守。这既简单又困难,或者说,文学批评的挑战与机遇同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