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上,赵本山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批“不够高雅”后激动反驳。无可否认,二人的观点都有自身道理。对于赵本山而言,他的《乡村爱情故事》系列就如同他的小品一样,纯粹是为娱乐观众而拍的,因而强调它的娱乐性是首当其冲的。在这样一个消费品繁多的时代,品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赵本山看来,他的品牌就是娱乐,因而如果失去娱乐性,那么他将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别的了。而对于曾教授而言,电视剧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首先强调它的艺术性“高雅”与否也无可厚非。这争论的背后其实是如何看待电视剧的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问题。
如果将两人的论争归结为媒体热炒的“高雅”与“低俗”问题,我们是很难看清问题实质的。“高雅”与“低俗”之争由来已久。在许多人看来,似乎“雅”就是“高雅”,“俗”就是“低俗”。“高雅”就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艺术,就要讲究文饰和技巧,就要精雕细刻,就非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一定反映着社会上层的审美要求和情趣;“低俗”就是一种低层次的文艺,就要自然朴素、平易浅显,就要文化程度低、甚至无文化的人才能接受,就一定反映着普通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和情趣。其实不然,以中国最具高雅典范的《诗经》为例,其最有价值的“国风”恰是来自民间,此后来自民间的“乐府诗”也一直是后人学习诗歌的典范。所以反映普通社会大众审美要求和情趣的文艺作品未必“低俗”,反映社会上层审美要求和情趣的文艺作品也未必“高雅”。把赵本山与曾教授的论争归结为“高雅”与“低俗”之争容易混淆电视剧的价值评价标准问题。
电视剧的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电视剧时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我们知道,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产品,对于人来说具有多种价值,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商品价值等等,“娱乐”与“审美”也都是电视剧所产生的基本价值之一,关键在于我们究竟以何种价值作为衡量电视剧的首要尺度。
电视剧的价值研究首先是属精神价值中审美价值的范畴。电视剧所表现的价值形式不是彼此隔绝,而是可以相互交织的。在所有这些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分布着审美价值。各种非审美的价值因素围绕审美价值才能更到位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审美价值渗透于其它价值形式之间,电视剧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虽然也能成为“确证”各种非审美价值的手段,但为了使艺术成为艺术,它又必须以审美的观点来对待非审美因素。艺术以集中体现审美价值为目的,它是创造审美价值的一种特殊活动。虽然审美不同于艺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审美是艺术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没有审美价值的诞生,就不可能有艺术的诞生。特别是在电视剧这种艺术产品中,其它价值形式或许可强可弱,甚至可以不存在,但是,审美价值却是不可缺少的。
一部电视剧可能有认识价值、经济价值或商品价值,娱乐价值也可能不可或缺。《乡村爱情故事》对于制作者来说,可能由于它的娱乐性而带来不菲的经济利益,但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审美价值,在电视剧这种特殊艺术产品中,审美价值的创造不是附带的任务和副产品,也不是对其它价值形式的补充,而是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产品的基本目的。
在电视剧这种艺术产品中,如果各种非审美因素没有熔铸成审美因素,而是作为某种异质的东西与审美共存并处,那么这样的电视剧或许可以成为直观教具、有功利效用的载体、廉价商品,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艺术价值。更糟糕的情况是:这样创作出来的电视剧会以其反艺术性损害本想加以宣传的那些价值的声誉。只有在存在审美价值并由审美价值统帅的前提下,电视剧中的其它价值如功利价值、实用价值、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才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由此可见,把赵本山与曾教授的论争归结为“高雅”与“低俗”之争是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历史证明,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生,即其价值的最终理想实现,不止于凭借作品自身的思想精深(历史品格)和艺术精湛(美学品格),而且还有赖于作品面世后批评家们(包括专家的和大众的)辩证的哲理思辨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的文艺批评。惟其如此,批评家必须拥有正确的持论标准、进行科学地评论,并在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
“雅”、“俗”之别争无定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就价值的评价标准来说难以统一,也就是在电视剧艺术中审美与娱乐价值结合的“度”的问题。
现代社会逐渐“世俗化”的结果之一就是艺术在社会中存在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艺术或艺术的某些成分与生活的一些方面结合在一起,例如与娱乐或休闲活动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本无不可,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退居山林饮酒品茶、吟诗作画,本来就是休闲、娱乐和艺术创作或审美的结合。至于电视剧中的艺术审美与娱乐的结合当然也可以这样看。一方面是电视剧艺术审美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普通大众的趣味对电视剧艺术审美的影响。电视剧艺术不能媚俗,不能一味迎和,如果这样,电视剧艺术将失去对现实观照、精神提升和文化宣扬的价值意义,但也不能通篇“载道”和宣教,如果这样,电视剧艺术将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和广大受众,因而也就达不到它应有的目的。因此,如何把握电视剧的艺术审美与娱乐的度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但问题的解决不是没有出路,我们从朱自清的名篇《论雅俗共赏》中就可见一斑。朱自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雅俗共赏”体现了“自然而然的趋势”。即雅俗两方如何不可避免地存异求同,在对峙的同时走到一起。说到底,“雅俗共赏”的追求实为两种文艺的相互迁就、相互妥协、相互仿效,慢慢地走到一条道路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更好地解决电视剧艺术中审美与娱乐价值结合的“度”的问题的答案。
如果从整个社会和人的解放的历史着眼,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的问题除了有“理想”、“意义”和“社会”的一面,也还有“生命”、“感性”甚至“欲望”的一面;除了“生产”和“创造”的一面,也应有“消费”和“享受”的一面,那么娱乐的问题就是顺理成章的。离开了问题的后一个方面,前一个方面就会变得空洞、虚伪,甚至失去了目的。但如果只强调后一个方面,那么我们的社会就难以进步和发展。当代电视剧创作所追求的既不是单纯的雅,也不是单纯的俗,而是既雅又俗,雅俗共赏。在俗的基础上求雅,在雅的目标下去提升俗。遵循这样一种辩证关系,电视剧创作才能不断地发展、提高,而不至于堕落。这恐怕是赵本山与曾教授的之争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