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丁竹鸣:乱花渐欲迷人眼 ——魏晋风度之镇江南山
    丁竹鸣:乱花渐欲迷人眼 ——魏晋风度之镇江南山
    • 作者:丁竹鸣 更新时间:2017-08-28 10:09:48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560

    初中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已得镇江之神。

    意识中的镇江是一幅金山和焦山在江中对峙的彩画。镇商在小镇经营丝绸、南货、酱油之类带来伙计,我家隔壁客栈就借住了郭氏父子。老郭高而微胖、马长脸络腮胡,小郭胖而矮红脸小眼。他们是长衫洁袖的店员,每日进进出出的、我们只叫他镇江人,一口乡音始终未改。镇江给我预留了多个位置,以致把那些个苏北口音的作家,如汪曾祺(高邮)都拉进来增加了不少魅力。

    早年的感情重叠,盼望真实地看一回这地方。待身临其境去了两百里外的镇江,惊讶的发现:它居然保留了这么多旧时风韵?例如,高桥深港和蜿蜒街巷、涂着发黄发白的原色水泥、不超过六七层高的建筑。马路坡度缓缓,上下宽阔行人不挤。在它的外围伴着一路高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是:丘陵高低之中错落的农家小楼、和树木池塘、高粱玉米等,呈现着斑驳的油画色彩。赛珍珠曾从1892年起,在这样的乡村生活了18年,熟稔和喜爱上了中国风俗,并以此典型写出了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大地》。那种镇江的早期影子呵,镇淮风情依依在目。

    在兴奋中翘首以盼,南山终于召唤我了。未曾揭开南山的帷幕、无意识之中的我,需要在自然风貌中敏锐的嗅觉、视觉、认识,需要在行走中风化记忆的顽石。

    我已经踏上了它的山道,两畔是山石翠藤溪水逥波,奇怪似乎有种不同于别山的隐秘藏在它的深处?在山门后与队友走散,一头跌进了丛林尽绿,百鸟争鸣的世外桃源。就在这瞬间,一种忘情状态,因了游人中多镇江北方口音,历史上中原人的三次南迁突然跃出眼前。

    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弥散事件,也是南北交融的文化事件。镇江山水吸引了很多北方人居留。江津古渡的地理分割,在南迁之后的北人眼中仍是一统的,与中原、漠北、岭南、川滇、西域等连接在一起。这些北人掀开了南方生活的软靡屏风,用清朗的建安风骨,冲击、变革着南朝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亡国之音。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出了东晋南迁后的繁华轶散。一切变化都不是偶然的,它有岸线穿插由文化牵头。

    随稀散人群至招隐山前拾级而上,一高大牌坊横额为“宋戴颙高隐处”,下书【招隐】二字。石柱上有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戴顒、东晋人字仲若,南朝宋时隐居于此。擅长丹青雕刻造诣颇深,更精通丝竹度曲作品流传很广。过去这里古树参天浓荫蔽日,鸟类多尤以黄鹂为最,终日鸣唱不绝。戴颙喜欢携酒和柑,独坐绿荫中聆听鹂鸣终日不倦。得益于黄鹂婉转的歌声作曲颇多,以【游弦】【广陵】【止息】三首久负盛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增华阁东北山腰建【听鹂山房】。门联对仗尤绝: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一联道尽了曲家戴顒兴亡辟世的哀衷。

    宋景平元年颙故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招隐寺,殿宇宏丽距今已一千五六百年。寺几经兴废,而戴顒的名字却因音乐而百世流芳。唐骆宾王赞曰: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

    又至一处,台阶朗朗游人如织。抬头看到【读书台】三字,内心掀起一种探秘读书的欲望。

    睹物思情,想起了萧统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聪慧好学性爱山水,竟在招隐山入寺读书。山腰有小巧平房三间,窗明几净环境清幽。门联曰: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乐。伊人不可见, 有无数松风竹籁,我来悦听读书声。雅趣逗人。室内有一块长长的石案,传为萧统撰笔处。其右群山环抱林木幽深中,有【增华阁】甚为宏大;萧统招天下贤士在此编撰【昭明文选】。其文上起周代下迄萧梁,词藻华丽文质并重。南山遂高冠云集文华无双。

    萧统作为未来天子,不去研究权谋执意文学,开辟了不要江山要文章的典型。【文选】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读和知。文学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萧统们力绝心粹的书写中,发出灿烂的远世光辉。太子未及即位而卒,年止三十一岁谥昭明。但萧统历史作用,显然大大高于他的父亲梁武帝了。

    少年时代把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与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常常混肴不清。走进《文苑》,感觉了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浩然之气,才觉得刘勰真是一条龙。【文心阁】正门两联为【文心雕龙】名句: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系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手书。迎壁刘勰青砖画像眉批:为文用心。旁联:抱景咸叩词章矩范,怀向毕弹文理菁华。其中“抱景咸叩 怀向毕弹”是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

    院后墙镌刻着鲁迅先生对刘勰的高度评价: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理士多德之《诗学》,把中国文圣与希腊的哲王推上一个高峰。雕龙池与知音亭自成一体,四壁真、草、隶、篆四体的【雕龙】名句: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他在说:知音真是难啊。能遇到能深入理解的知音,千年只有一次吧。

    草根作家幸登【文心雕龙】的殿堂,聆听一千多年以前的刘勰老师的教诲,可谓是一句

    顶一万句。我的路径被《文心雕龙》通体照亮,对于侥幸作文、代笔作文、剽窃作文者更是个恳切的劝诲吧?偶然触发感想,算不了刘勰的知音,是镇江南山的感悟哦。

    疲惫的游程不减兴奋,是因为与一个个艺术家的不期而遇。隔了六百多年后又是宋朝徽宗了,镇江又出个大文人米芾。米芾墓位于鹤林寺西南面。墓碑是明代米氏后裔米万钟

    所书,一惊一喜之中读出了他的幽默: 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于此哑然失笑、对这位文化名人慨叹不已。

    米芾是北宋著名宫廷画家,世居太原襄阳后定居润州。宋徽宗时招为副部级书画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襄阳。米芾诗书画一流。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称宋四家。米画在山水人物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固山下海岳庵、千秋桥西山书院、鹤林寺的城市山林精舍,留下米翁的生活气息。米芾在此作画数十年,五十七岁时却病役淮阳军官邸。其子葬父于镇江,在鹤林寺前建【米公祠】。

    米芾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也许就是艺术所必需的自由,对礼教的蔑视造成吧?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具有多方面的才华,也就需要更多的自由信念、艺术标准、和创新思维。被皇家聘用后米芾还是回到南山,在自然的怀抱中继续他的本色创作。南山于他无可替代,艺术家离不开山林岚气的熏陶、江海交汇的感应。后人评米芾为:五州烟雨南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推崇备至。

    最给我震撼的是周敦颐。周幼年丧父,随母来润州寄居舅父家。平日与鹤林寺和尚寿涯友善,曾借寺中读书。生平最爱莲花,寺左的【茂叔莲池】传为他所凿。周敦颐的【爱莲说】闻名遐迩: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能得到世人共鸣,不是因为莲花的姿色,而是高洁清远的品位。周敦颐写花托出了他理想的人品观。在周敦颐时代,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已经去世近1500年,沉睡在欧洲中世纪的墓园里。希腊的伦理学和唯心主义哲学远未传到中国。中世纪欧洲与大宋相比,经济规模达不到,文明更是落后许多。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把亚里士多德后人们的新思想,统统送进了大火丛中。欧洲面临斯德哥尔摩困境。但在亚洲的宋朝环境较为宽松,周敦颐提出了有别于老庄和孔儒的宇宙论和理学,绝对是个了不起的创造。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政民以仁,九江、道州、南安等地建【濂溪祠】纪念他。宋宁宗赐周敦颐的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宋理宗时,入祀孔庙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清代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周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有序的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他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概念,也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生前无人推崇的周敦颐,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识之,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朱熹对周敦颐评价很高,为他的《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这个鲁迅的三十一世曾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后七百多年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不同时期出现的南山文化名人不是偶然的。镇江属于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碰撞交错、互补互融的地理要津。魏晋风度所标榜的建安文学的清峻、通脱、壮丽、大气,为三曹所代表。而直接承传于前者的竹林七贤,如嵇康的《养生论》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的五言古风《咏怀八十二首》悲愤晦涩清寂哀怨、向秀的《崇有论》对贵无派《无中生有》的冲击、刘伶的《酒德颂》对自由生活的奔放、阮咸《任诞篇》宣传万物平等的生物观念;都为后世的辉煌提供了源流。了解魏晋时代峨冠博带、醉酒行散、吟诗作乐的文人沙龙,应着眼于彼时日益激烈的权力斗争背景。他们对当世的弃绝是一种选择,投身大自然获得人性的解放,是无奈的生存理由。

    通过东晋以来这些人物,出现了自周迄南朝萧宋的《昭明文选》——当时惟一文学史,又写出了比较通俗的文学创作理论书《文心雕龙》。其后七百多年的米芾、周敦颐,在艺术和哲学方面,给萧、刘的理论和实践予发展。戴顒在音乐方面的创作,隐隐成就了周敦颐对抽象世界的哲学概括、和宇宙物质雏形的朴素猜想。他们是魏晋清流的“直系亲属”,宋明理学的明码发端。宋朝对知识分子的开放自由政策,导致科学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周敦颐的理学启动、词诗一争长短的诗歌秩序革命、和笔记小说、宋元杂居的纷纷登场。

    戴顒由东晋人至宋元年后去世,当为晋末永嘉南渡的中原人。萧统、刘勰南朝梁人,其祖亦为避祸江南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西晋永嘉南渡中,三条迁移路线:一延汉水一线、二延邗沟一线、三是延淮河一线。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江苏北部、河南等地,南渡人口大约九十万。

    南宋姜夔写下【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披露金兵二次南侵十五年后,扬州依旧没有恢复。破坏之惨,使镇江这座“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姊妹城市,罹有同样的黍离之悲。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镇江南山是个重要过渡,长时期内提供了足够的人文资源和创

    作环境。戴颙、萧统、刘勰、周敦颐、米芾、五个人物,便在这块文化复兴的山道上,踩出了一只只不同的新鲜足迹。从317~1126的八百多年间,他们的作品凭借自然的声音,走向对强权的否定、对事物内部理性的探微、直呈了社会丑恶的真相;亦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想(爱莲说)。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相比,也许他们缺少那种浪漫的神性。他们是人,心灵刻上了战争伤痕,所谓:遗民泪尽胡尘里,北望王师又一年。但魏晋文明与希腊文明,似有某种相似的基因,都以人性为标杆,书写了生命的尊严足以抵御灾难的蹂躏。

    戴顒们五根不同年代的柱子,撑起了后魏晋的文化之梦,是南山道统值得骄傲的一笔。在这座文化大山面前,我觉得自己浅陋、简单、空虚、底气不足。感悟前辈的深厚,是用辛勤和意志所完成;自然、文化对人的发展,要靠毕生之努力。亦感到魏晋风度的精华是可以、且应当继承的。

    历史是不容揣测的。我们一次小小笔会,竟牵动了镇江当地的许多的名流。那么我们就是改变的一代。虽然何种改变是看不见的;但是镇江在改变你、用它的人文风景改变你,改变你的经验、人品、作品。戴顒萧统和南渡仕族,亦处在激烈的改变之中。饱尝痛楚之后萌生的改革志气,应当诞生在他们选择的南方。看看这些风景和古人,流逝已经千年!去寻找、去探索、去与我的队友们一起狂欢吧,在个性解放的前提下才有南山文化的春天。

    魏晋是个文化开放的时代,开放洒脱正是魏晋风度的特征。站在这样的高度观察世界,会看到我们民族续存的希望。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江南,众多的物镜天象触发了我的灵感。南山的斜阳照射我的全身,使我沐浴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光明。乱花渐欲迷人眼,走笔南山,姑妄言之妄听之吧!


    2012.2.28改毕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