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尤其是长途,那种备受煎熬的时间折磨的痛苦,应该是旅人最大的痛苦吧。如何来治愈这样的精神折磨,将它化解成一种快乐,让时间在不断跳跃的瞬间愉悦中流淌,变成一种书写的美丽,既快速地压缩了旅程的时间长度,又让自己的精神徜徉在无限浩渺的想象空间之中呢?如何在枯燥的旅途中寻觅一种解忧脱俗的妙招,这是每一个旅人的困顿。
在没有电脑的时代,我们在短途的旅行中最大的愉悦就是用阅读报纸和杂志来消磨时光,如果是在火车或轮船的漫长旅行中,一部长篇小说在手,那就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旅途读书成为一个读书人的惟一选择,这种习惯甚至会形成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难怪你会在飞机上高铁上时时看见欧美人习惯地捧着一本书,尽管这是一个已经到了纸质文本已经衰弱的时代,但是古老的阅读习惯让人在既快乐又心痛的复杂旋律中,低徊地奏鸣着它那楚楚动人的节拍。
记得16岁那年下乡插队,那只从南京开往苏北宝应县的小火轮居然要行上近两天,在嘈杂的轮船上,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看书,我手头的那本《牛虻》让我把一切尘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完全进入了小说的情境之中。于是,我便体味到了一个人生真谛:但凡你要认认真真地去专注做一件事,头脑是高度集中的,外界的一切事物变化都是与你毫不相干的,这就是所谓无我之境。
旅途除了读书外,还能干些什么呢,那么,写作不是更好的选择吗?其实不然,过去的火车轮船上没有这种条件,人像沙丁鱼一样挤成一团,没有任何可以伸展的空间,即便是侥幸买到了火车靠窗口的下铺,那张小小的台子上都会堆满了旅客琳琅满目的茶杯和各种各样的吃食,教你如何能展开纸笔呢。
自1994年换笔使用电脑以来,写作方式和写作习惯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但是那个笨重的台式机器却不可能随身携带,于是,我在旅途中还是用读书来打发时间,至多也就是拟就一篇文章的提纲而已。自从有了手提电脑,我便欣喜若狂,拿着它来打发我的旅程,成为我人生旅途的快事,加上飞机和高铁的设施日新月异改进,可收纳缩放的小桌板便成了我的第二写作空间。20多年来,我已经十分习惯了旅途写作,在飞机上,在高铁上,在轮船上,我惬意地享受着书写的快乐,那种写作时间的紧迫感和空间的压迫感,促使你快速地思考和写作,“速度写作”(恕我杜撰了这个词语)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在广阔无垠的移动空间中完成了对时间的压缩,日积月累,键盘在手指的叩击中,完成了几十万字的散文随笔。
在长途的飞行旅途中,你若是想在十几个小时里去写一篇论文,似乎不太可能,你总不能带着一大推的资料上飞机,即使你有能力用旅行箱携带,也不可能在飞机上将所需的大量资料铺展开来随意查询。也许惟一的办法就是你把大量需要用的资料输入你的电脑之中,随时备用。我曾经尝试过在赴欧洲的旅途中写过论文,来回二十几个小时,也能勉强完成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但是,回来后还是须得查阅资料,补充许多注释。所以,最便当也是最愉悦的旅途书写,还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写散文随笔,既省去了钻故纸堆的烦恼,同时也可以充分地享受形象思维无拘无束的书写快乐。
许多人问过我,在那样嘈杂的环境当中,你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写作呢?我只能如前所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啊。小时候也十分惊讶和敬佩伟人为了锻炼自己的阅读不被外界干扰的能力,而故意到嘈杂喧嚣的闹市去读书的故事。一个人怎样才能进入这样的境界呢?其实这个诘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当一个人试图进入一种自己渴望的阅读和写作状态时,他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外界的声音几乎是处于屏蔽状态的,他是无意识地进入了自己自由飞翔的思维空间,并不需要去刻意训练。那机舱里轰鸣的嚣叫,那乘客们的大声喧哗,丝毫没有干扰到你的书写,你的思考节奏已经自然而然飞快地滑入在你的指间,当文字的音符跳跃在荧屏上的时候,你的耳朵里也就会自然响起交响诗一般的音乐旋律,这种具有通感美的享受,让你在整个旅程中始终处于一种高度亢奋之中,就像欣赏一台喜欢的音乐会一样,生怕这场盛宴戛然而止,生怕时间流逝得太快。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速度书写的场域,你就会时时渴望进入这样一种写作的情境和状态。于是,当旅途中的速度写作成为一种享受时,乏味的旅途就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欲望,窗外的风景早已被头脑中的风景所替代,你就自然而然地喜欢出差了。
然而,它又带来了新的烦恼,当我坐在宽大的书桌边的时候,反而失去了写作的紧迫感和愉悦感,书写的动力消逝了,人处在一种书写的失重状态,往往是多少天都进入不到写作的最佳情境当中。慵懒散漫让你失去了写作的兴趣,这是一件十分可怕也十分悲哀的事情,毕竟旅途是短暂的,在陆地上的时间却是长久的,所以,驻家的慢书写是常态的,而旅途书写是非常态的,两种写作状态的交替让我不能自已。
我渴望旅途书写,但也不能不面对正常的写作状态。兹事悲哉幸哉?
带上我的电脑,带上我的兴奋,在蓝天白云中,在飞驰于身后的广袤无垠的大地风景中,享受着键盘敲击出来的美妙音符,打开头脑风暴呈现出来的视觉风景线,你似乎是在与上帝对话,你仿佛是在谛听着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