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同学群交流时我对一东台的同窗说,你们东台有个女作家,叫丁立梅的,出了很多书,文章写的很美,她的文章、她的博客一直倍受我的关注。同窗说,她和丁立梅的妹妹同事,她的同事们也是丁立梅的崇拜者,都喜欢读她的文章。我说,丁立梅将你们东台的乡土人情描写得太美了,我倒想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一下。同学说,其实,这些景物,这些事,常人看了也是一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描写的那种美都是存在于作家的意象之中。
难道真的如此吗?我看不尽然。
其实,“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我总认为,丁立梅有着一双不同常人的心灵的眼睛。这双心灵的眼睛,使她看到了大自然中别人所体察不到的美。
生活中有许多事,又何尝不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心灵的眼睛去体味、去解读呢?
五一左右,我们学校石竹廊的紫藤花开得正灿烂,我被她的俊美深深吸引,被她浓郁的花香所陶醉。为此,信笔写下《紫藤花开》,来表达我发现的这种壮美。几个要好的朋友看了我的博文后说,我们都去看了那紫藤花啦,感觉一般般啊,并没有体会到你文章中描写的那种美呀!
怎么回答呢?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一笑,在心里说,你们没有用心去欣赏,你们心灵的眼睛还没被擦亮。
这几日,下班,从石竹廊走过,只见落英遍地,紫色的花瓣渐渐变成黑色,融于泥土,不禁感慨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忽而又忆起中学时代学的课文晋·陶潜的《桃花源记》里所描述的景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每次从石竹廊下走过,都能令我思绪飘飞。
瞅着那落英,我品味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意恋落花”带给世人的种种意境和感慨。
而更给我欣喜的是,落花过后的那满藤的绿荫,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昭示,她油绿得如刚出浴的少女,蓬勃得更似哺乳中白胖的少妇。这种美又深深吸引了我,不由得又继续蹀躞在石竹廊下。
确实,有些美,是只可体会,不可言传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开启自己心灵的眼睛去体会。
于是,我又会往深一处去想,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种心灵的眼睛?
从我不多的见识和人生的体验中,我知道,首先得有平和的心态、大度的胸怀,然后是感恩的、知足的心。
有了这样的心境,你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也常会与你相伴。
一日,同办公室的小霞说,我看你抄写小黑板时那份专注陶醉的神情,简直似享受一般。
写小黑板,是课前准备的一种形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的效益,教者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好上课要用的习题和操作要求等。这是没有多媒体工具的农村学校的老师们一贯使用的方法。不过,不少人怕麻烦,更嫌脏,是懒得抄小黑板的。
我说,我从来没觉得写小黑板是什么苦差事,于白粉笔和小黑板之间构画我的教学蓝图,我真的觉得很有滋味。
由此,又想起了批改作业。不少教师被学生潦草的字迹、粗心的计算、不全的答题、不着边际的解题方法,气得大叫大吼的,甚至拍桌子骂娘。这时,平和、大度的情怀显得尤为重要。既然,学生不在你身边,你发火,有什么用?即使学生在你身边,你今日发火,学生今日改正,明日学生再犯时,你是否还是发火?
所以,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解读你的学生,观赏存在于每个孩子身上的风景。于是,我总会和这些存在着或多或少问题的孩子谈心、交流,甚至拉钩打赌,相信他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毛病。孩子们会笑眯眯地走出我的办公室,不久就送来了订正好的作业本。
那次同学聚会时,好友说,大家都进城了,你也应该考虑考虑改变一下你的工作环境了。
我说,我打算扎根农村学校,教一辈子书了。因为,这些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况且,工作二十余载,我已经深深爱上这些从乡野里走出的孩子,我要带着他们放飞理想,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有着如此的人生打算,我便能看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伟大性。我更能静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安心生活于在别人看来吵闹、闭塞的校园,津津乐道地从事着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生何处不风景,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心灵的眼睛去解读、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