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剧产业和电视剧艺术总体上越来越繁荣的时候,工业题材电视剧在其整体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小,甚至几近缺位了。
的确,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越来越火,在每年2万集的生产总量中,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投入的大制作比比皆是。电视明星正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一些一线电视剧明星的片酬已达到每集十多万元。连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也越来越重视收视率。电视剧的风格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谍战剧、生活剧、青春偶像剧、革命历史剧、戏说历史剧、年代剧、都市情感剧、农村题材电视剧等等,真是花样翻新。但惟独工业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少,直至接近缺位。
工业题材电视剧的缺位,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加速进行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现在的老百姓越来越喜欢看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常常成为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一部热播剧常常出现四五家卫星台同时竞播的热闹场面,热播电视剧带来的丰厚广告收益使电视剧生产和播出愈发向收视率看齐。这并不是坏事,这充分说明我国电视剧艺术事业和制作产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了比翼齐飞的突飞猛进。这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获得可喜进步的一个重要佐证。但是另一方面,工业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少甚至缺位绝不是个好现象。这与庞大的作为社会重要主体的工人群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为改变我们国家面貌所做出的居功至伟的贡献,这两者之间委实形成了巨大的差距。无可否认,随着我国电视剧的市场化进程越来越成熟,强调收视率无可厚非,否则文化产业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同时,我们也充分相信社会主义特色电视文艺自身也会有越来越良性的发展调适能力。对于在繁荣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导向偏差的创作现象能够进行适时地调整。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抱以期望的这种自我调适能力,却总是在下意识地留有空白,而这些空白之处又往往和工业题材电视剧连在一起,使得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一直处于稀少乃至缺位的尴尬境地。比如在2009年刚结束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7-2009年度参评作品评选所公布的33部获奖作品中,工业题材作品一部都没有,完全付诸阙如。
一个有趣的对照是,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年的年度候选人物评选中,将4位深圳女工作为中国工人的代表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时代周刊》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这里引用美国《时代周刊》就中国工人对于中国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的突出贡献及其对于重振世界经济信心所起的积极作用的评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角度,来帮助我们审视我们为什么应该重视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问题。毫无疑问,《时代周刊》的报道谈的是经济问题,却可以触动我们联想起很多经济以外的问题,甚至包括电视剧创作的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优秀的反映时代主流精神和主流价值的电视剧艺术像其它品种的优秀艺术佳作一样,对于增强我们全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对于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认同及其自我满足感的获得,最终他们之间形成的合力和精神张力会良性地推动我们的国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总而言之,艺术创作包括电视剧的创作,理应自觉地为我们广大的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群体要大声地鼓与呼,这是电视剧艺术的应有责任。中国之能迅速走出“文革”造成的国民经济崩溃边缘的阴影,首先得益于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康庄大道。可是,如果没有工人农民作为实施改革开放的具体经济建设生力军的作用,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不能取得任何具体成果。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重要文艺形式——电视剧,没有理由不反映工人大众的生活。这些年以东北“黑土地”农村戏为代表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已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收视热潮。惟独工业题材电视剧始终冷冷清清,乏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工业题材电视剧的缺位,无非是电视剧追求经济效益、电视人因为工业题材创作难度大采取退避的态度以及制作机构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所导致的。
究其原因,其一,电视剧行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认为工业题材电视剧很难创造高收视率,往往会造成经济空洞,因而少人触碰。其二,电视剧行业普遍认为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难度大,很难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佳作。这也是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冷清的重要原因。其三,电视剧产业体制的改革需要完善,例如本应担当重要社会责任的国营电视制作单位在改制的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与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相关连的体制优势。这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原来是有电视剧制作权的,但是几年前这种制作权取消了。最近,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也正式挂牌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电视剧制作机构作为国家队,原来制作了不少优秀电视剧,包括工业题材电视剧,但是,改制后的这两家单位,一家在电视剧制作上更重视经济效益了,另一家自己不做电视剧,主要是跟踪购买电视剧。而对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缺位感到忧心忡忡的人们的确会质疑:央视每年百多亿广告收入,难道就不能拿出一些资金抓优秀的工业题材电视剧生产吗?
2008年,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曾在沈阳召开过一次振兴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会议讨论得很热烈。与会者对于振兴工业题材电视剧抱有极高热情,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但是两年过去了,并未见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有什么起色。归根到底,真到了需要拿真金白银来具体抓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项目的时候,好像人们又缄口不言了。看来,考虑这类戏能不能赚钱至少能回本是人们真正关心的,所以这里恐怕还是经济因素在起根本作用吧。
工业题材一样能拍得好看,关键看你如何表现,是否有新的艺术发现和审美发现,是否尊重艺术规律。
曾经写过优秀工业题材电视剧作品《漂亮的事》的编剧高满堂说过,工业题材电视剧是完全可以写好的。因为它的创作规律与写其它题材电视剧的规律是一样的,归根到底都是要关注人的命运。《漂亮的事》以被称为“五朵金花”的原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五个女工为原型,以中北鼓风机集团为象征,讲述了工业企业集团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改革艰难历程。但它主要是通过五个女人的命运为情节纬线编织起精彩的人物命运故事来吸引观众。导演高希希执导的这部剧播出后广受好评。这个事例对我们应该是一个重要启示。
无论如何,工人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一支根本力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电视剧产业,忽略甚至漠视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这是一种受利益驱使的功利主义自私,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让我们广泛而深入地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关注和积极创作优秀工业题材电视剧,把它作为一种全社会对工人大众无私奉献所作出的一种真诚的精神回应,这应该是我们的社会良知的自觉反应,否则,我们是无颜面对我们的工人同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