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叫烽火坪的小村庄,村庄很小。从我懂事起,只知道在浓郁的白杨掩映中有一个商店,再就是一个水管所。再后来有了一座水塔,一个理发店,一个油坊,一个戏台……到我在县城上学后,城里的同学觉得我们村地名特殊,就问我们那儿有没有烽火台?什么是烽火台?对于一个刚上初一的孤陋寡闻的农村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概念。不知是从那本书上我看到了一张烽火台的图片,黑色的一个方墩墩。原来,烽火台又叫烽燧,是古代边防用来报警的,白天放烟叫“燧”,夜晚举火叫“烽”。这样的方墩墩,在我们那儿还真没见过,也从没听听父母说过呢?我寻遍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均一无所获。问了村庄里知识最渊博的老人,也轻轻地摇摇头,接着又老若有所思地说,可能曾经有吧,要不我们村庄上下还有新寺墩、旧寺墩两个村庄,说明这儿曾经有长城和烽火台的。就这样,烽火台就如一粒种子,埋在了心底,成了童年的一个梦。
亲眼看到的第一座烽燧是鸳鸯池烽火台。那是一个初夏的周末,与同学骑车前往鸳鸯池水库游玩,穿过大坝,一口气跑上峡谷西面的山顶,顿觉视野开阔,远处群山迤逦。向西北遥望,山川连绵起伏,蓝天映衬下平坦的戈壁上那一个黄点格外显眼。同学告诉我,那是一个烽火台,心中一时便激动了起来。我想去看,可路途遥远,加之同伴们的主要目的是野炊不愿前往,只好作罢。就这样,烽火台化作蓝天下的一个黄点深深印在心底。几年后,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鸳鸯池水库除险加固,家里正是麦黄虎口夺粮时间,我便替父亲到鸳鸯池当工,心想这下可有机会一睹那座烽火台的芳容了吧。年少无知的我来到工地才知当工的艰辛,超负荷长时间的劳作早已消磨了闲情逸致,没有时间,没有同伴,每每看着夕阳下金黄色的烽火台而只能独自惆怅。半个月的当工结束了,鸳鸯池烽火台在我心中依然是夕阳那一个金黄的点。岁月流逝,新修的酒航路离鸳鸯池烽火台很近,来去酒泉,透过车窗烽火台的雄姿在大漠戈壁中更加清晰。
去年有了私家车后,出行方便了很多。暑假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顺酒航路驱车前往,将车停在路边后,独自徒步奔向二十多年来梦中的烽火台。漫漫戈壁,看似平坦,走起来还是一个沙梁连着另一个沙梁,高低不平。看山跑断腿,眼看烽火台就在山脚下,走过去可不近。而且一路都是坟墓,离烽燧越近坟墓越多,越感路途遥远。终于来到烽燧之下,一座孤零零的烽燧,静静伫立于鸳鸯池湖畔砂砾石丘陵地带的一处高地上,整体保存完好。站在烽燧北面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山顶,解放村水库和金塔县城尽收眼底,可见当年的烽燧和长城是沿着山脊修筑而成,绝对是一个绝佳的制高点。围绕烽火台转了两圈,没有发现任何有文字的碑文,不知是哪朝哪代的烽燧,只好在遗憾中讪讪离去。后请教酒泉市文物局的杨永生先生方知,鸳鸯池烽台残高8米,基宽10.7米,顶宽6米,台体用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夯层0.15米。台体东壁、北壁保存完整,轮廓清晰;南壁保存基本完整,中间由上而下黄土脱落形成一道沟槽,南侧有攀登脚窝;东南角残存坞墙一段。我见到的第一座烽燧,至此在我心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座明代的烽燧,像一位沧桑的老人,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化,静静注视着家乡的变化。不知我们烽火坪村在五百多年前是否也有这么一座高耸的烽燧?
后来我又陆续见了嘉峪关和北京巍峨的烽燧,酒泉夹边沟水库边摇摇欲坠的汉代烽燧,敦煌玉门关、阳关沿线那些
在漫漫黄沙中步入风烛残年的烽燧。有些烽燧分布在蜿蜒曲折的长城之中,有些烽燧在孤零零地默默坚守在大漠戈壁。昔日雄伟壮观,傲视大地,威震四方历经千年的风剥雨蚀,依然骄傲地守望着曾经的骄傲和自信。“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历史的烽烟已随猎猎朔风在高原的天空飘散,留下多少幽思令后人深情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