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思念故乡的感受,心中滋生着淡淡的乡愁。虽然,这份愁绪不能上升到余光中老先生,那种生死离别、刻骨铭心的境界。但是,每当想起家乡,也有一种怀念之情萦绕在脑海里,让我想起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诗《乡愁》“故乡的个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雪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月光下思念家乡,似乎是中国最古老的乡愁方式。多少对月倾诉别情的诗句,时常浮现在自己的心头。
我的家乡,是一个秀丽的小山村。属于“医巫闾山”风景区,提起“青岩寺”,更是闻名遐迩,游人如织,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到这里烧香祭拜,使这里的香火十分的鼎盛。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到“青岩寺”玩耍,那时的“青岩寺”才算得上古朴、自然,没有一点人工雕凿的痕迹。上山的路是沙石路,没有台阶,要登上山顶,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尽管,登上“老母洞”,累得我们浑身是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的汗水和着灰尘,早已成为一个花花脸。到了山顶坐在大青石上,彼此凝望着,不禁大笑起来,其实,都是一幅模样,谁也不用笑话谁。此时,山上的黄花菜正在盛开,金黄的一片。那姿态象极了兰花,在一些石头旁边到处都有它们葱郁的影子,虽然没有兰花幽香、典雅,但却异常的俏丽。当时的“青岩寺”还不是很有名,只有我们邻村的几个孩子,在山上常来常往,顽皮的打闹,从来都没有给“老母”上过一柱香,除了“老母”那慈祥的微笑之外,我们就记住了山上盛开的各色野花。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开放,“青岩寺”也名声大震,同时,也被地方政府修缮一新。不用再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爬,已经修起了花岗岩台阶,大概有一千多级台阶,大多数女人都可以穿着高根鞋往上走,有点象登楼梯。从此,爬山也象散步一样悠闲了。
“老母”前的香火非常旺盛,好象没有熄灭过,浓浓的香味,能随风传出好远好远,仿佛整个土地都弥漫着一股灵气。我曾去过无数次“青岩寺”,几乎每一次回故乡,都要抚摸它美丽的容颜,时而也会找一块大青石坐下来,感受一番儿时那清脆的柳笛声,那满脸的汗水加泥水,都成了最美好的回忆。真的,无论故乡怎样的日新月异,怎么的推陈出新,那上山的沙石路,蜿蜒曲折,还有盛开的野花,都永远刻在儿时的岁月。正象诗人席慕蓉写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那不老的乡愁,年轻的古寺,总是闪烁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