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郭军平:大气、大度、大仁、大义的安黎文学精神 ——读安黎散文集《耳旁的风》
    郭军平:大气、大度、大仁、大义的安黎文学精神 ——读安黎散文集《耳旁的风》
    • 作者:郭军平 更新时间:2017-03-23 01:56:00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36

    大气、大度、大仁、大义的安黎文学精神


    ——读安黎散文集《耳旁的风》


    著名作家安黎先生散文集《耳旁的风》出版后,没想到一天突然收到来自铜川的一个陌生电话,询问我是郭军平老师吗?我说是的,他便介绍了个人的身份,原来是安黎先生的朋友名叫左岸的先生打来的。待确实以后,先生说是安黎先生回馈作者赠书,没想到安黎先生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就这一点,我无形中便对安黎作家产生了敬仰之情。之前我因为在安黎先生征文活动中曾经有两篇文章获登安黎微信公众号,一篇《读安黎》,另一篇是《作家安黎印象》。原来征文中有这么一个回赠活动,没想到好长时间我都忘记了的事情,安黎先生却信守诺言,开始了一一回赠行动。从这点做事情的气度上,我觉得安黎先生大气、大度、大仁、大义。


    文如其人。最近我因为牙痛便挂吊针便拜读安黎先生的新散文集。病房的安静,非常利于人的精神安静,加之牙痛的剧烈,才刚刚采取了拔除手术,所以术后的疼痛是令人不堪忍受的。但是在这医痛的过程中,正因为读了安黎先生的文章,我反而似乎疼痛减轻。原因不用说:一是安黎先生写文的那一种敢于直面现实的真诚的勇气以及对于坎坷的文学生活的毫不妥协的赤诚精神打动着我;一是安黎先生开阔的行文思路以及矫健优美的文笔吸引着我。我忘记了疼痛,如果说疼痛如针扎,如锥刺,如刀锯,那么,我感到我所受的皮肉之苦与安黎先生在文学上所受的苦相比,实在太渺小渺小了。


    一、安黎的大气、大度。


    安黎作家有他独特的写作视角,他不走一般众人都走的光明大道,而是沿着一条几乎无人行走的羊肠小道前行。如此在文学上的独辟蹊径要么一鸣惊人,要么永远被人排斥。然而,明知冒着这样的风险安黎先生却依然不悔,他有自己的信条,他有他的追求,他又有他的思想支撑点。本着这样的逻辑,故安黎先生在能够成为一位著名作家之时,实际上完成了他思想上的建构。


    从安黎先生的文集中,多多少少方面的信息都透露出这样的思想。比如安黎先生在《雪燕老师,您还好吗》一文中提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雪燕老师的丈夫——一位文化届的省部级官员提出了你“这么有才,为什么不能走红”。他说他也思考过,得出的答案是读我的文章“只能让人绝望”。最后延老师叮嘱他要用自己的文字“给人以希望”,“至少在文章的末尾,要缀一个光明的尾巴”。而安黎先生却认为自己辜负了延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文学理念,文学思想,他坦白地直说“而我把自己挂靠在卡夫卡的身上,总想对人生的终极意义进行彻底的透析。”光这一个典型例子就足够说明我的直观判断了。安黎先生在《三位令我感动的读者》一文中说道:“我写作,从不对官方的加冕抱有幻想。因为我之所言,不但不会取悦对方,而且常常会令他们皱眉”。我始终坚信文学的裁判官只有两个:当下是读者,未来是时间。面对鲜花与掌声、面对荣誉与奖杯的诱惑,安黎先生没有妥协自己的文学立场,没有改变自己的文学角度,按照安黎先生的才气,他完全可以写出文采斐然的歌德颂功的文章,写出可以赢得奖杯和奖赏的文章。然而先生没有这样选择,也许这样选择对于先生来说无异于自杀行为。因为一个有着正直感的作家受着良心上的浓重谴责。


    安黎本身是一位有着强烈自我批判意识的作家,这是具备大气、大度作家人格的重要因素。一个作家,不能盯着银子而活;否则,他的良知就大大的坏了。作家本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对人们的精神坐标影响巨大。试看,那些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和那些伟大的作家相比,谁的影响更大,结果,不言而喻。一个只有不断敢于解剖自己缺点的有勇气的作家,才会有勇气去解剖别人。从安黎的文章里,字字句句都可以看出作家在不断解剖自己、批判自己的内容,这是一般作家很难做到的。而对于散文而言,属于写实性的文字,哪能胡编乱造呢?作者的处处剖析自己、暴露自己显示了安黎作为一位独立有思想作家的大气、大度人格和精神,这是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的地方。细细剖析安黎先生的大气、大度还要从以下着手。


    二、安黎的大仁、大义。


    安黎炽热的文学热情从十八岁就开始征程,从他一次次又一次投稿的失败中,经历了耻辱,经受了嘲讽,然而,正像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一样,安黎在追寻文学梦的失败历程中也遇到了一个个让他毕生难忘的感恩的人。正是这些令他感恩的人身上的“仁义”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他,这使他深深地具备了一种难忘的感恩的情怀。由于对文学有着高远的追求,而他高远的追求又和他底层的身份极不对应,这就决定了他的文学征程要更艰苦要更磨难。事实正是如此,在一次又一次的退稿中,门房老人不再把他的退稿信摆在外面的桌子上,而是悄悄地收藏在抽屉里,然后又悄悄地交给安黎。就是老人这么一个细致的动作,竟然让作者几十年来感怀不已,现在分析看来,正是老人的这一格外的体恤才真正的保护了作者的自尊,促使作者不断努力,不断前行。而如果老人不这样的话,那无疑是在撕扯作者的自尊,最终会彻底摧毁一个人的最后坚守。显然,那是为人良心的残忍。但是,这里,门房老人的“仁”性体现了出来,正是这一点细微的闪光,直烛作者内心的心灵,令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仁爱”的力度。而这些精神营养正是一个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写作态度。因此,我们多从安黎先生眼里透彻出他对“小人物”的同情,对为富不仁者的痛恨。另外还有一个让他感恩难忘的“雪燕老师”,正是雪燕老师以大姐般的关爱、以慈母般的呵护才让安黎感受到文学上的温暖,而这些温暖也是形成作者大仁、大义情怀的基石。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遥远的三位读者对作者的牵挂:一位是草原上的大妈;一位是医学专家许先生;一位是火车司机史师傅。三位读者对作者如神般、如孩子般、如兄弟般的敬仰、关爱。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作者的作品写到了他们的心上。草原大妈崇拜安黎到了每次都要为他烧一根香的地步,并且预言他的不幸,后来作者证实自己的确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纠葛之中。如果撇开迷信唯心论调,我认为这正是“心诚则灵”的体现。正如一个人倘若爱上一个人,那么即使在遥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他的呼吸、他的温度、他的一举一动。这位草原大妈是一位人民教师,她把安黎的作品作为“精神食粮”来过冬,多么求知如渴的读书精神。这也同样说明了作者文章的力度和深度,会彻底征服一个人的内心,唤醒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正因为如此,这位大妈才具有神奇的“预测术”,因为此时她与作者的精神息息相通,预示作者未来的不幸,这是从心理上因爱而产生的高度警觉,就像一位疼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忽然因为做了一个不祥的梦就很快担心自己心爱的孩子的心理现象。假如这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即使做上一千个坏梦也不会去担忧自己的孩子的。草原大妈烧香担忧的道理正是如此。当然,还有另外两个人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述。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相当的感人,这可见安黎作品基于人心的深度和力度。


    从这三位读者的典型事例上,充分说明了好的作家作品要为民所认可的真理。当然,能不能流传下去,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时间的考验。但是,从历代大浪淘沙传承下来的精品中,我们无不可以看到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作品的力量,敢于为民请命的作品的力量。这才是检验一部作品是否伟大的试金石。如果一个作家不具备“大气、大度、大仁、大义”的人格坐标,那么他不配登上一流作家的地位。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敢于直刺丑陋的现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本思想照耀千古文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曾经说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习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精神正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严格要求。文艺贵在传递“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从而引导这个社会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而这些,安黎先生的作品做到了,他在勇于解剖自己的同时,也勇于解剖社会的疮疤。他如鲁迅一样,拿起解剖刀既解剖自己,也解剖别人。他是一位表里如一的人,是一位具备“大仁、大义”之心的人;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大仁、大义”之心,这才让他对个人的荣誉与前途不屑一顾;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才形成了他“大气、大度”的人生情怀。当代扛鼎作家陈忠实先生生前多次赞誉安黎先生,称他是难得的文学人才。这些评价和关爱既是出于爱才惜才的大家心理,也同时体现了安黎作品的不同流俗和他的思想魅力。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刻洞彻和语言的精美精到著称,被《文艺报》誉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也许,这是对他的恰当定位,我看此评不为过,只有不到之处,那就是他的不同流俗与他的独立精神以及他立足于底层人性的深切关照。这些内容都透射出他“大气、大度”的胸襟和超越了个人私利的狭隘为民立言的“大仁、大义”之精神。在呼唤真文学精神的目下,安黎先生正为媚俗拜金的作家们做出了做人作文的生动典范。

    作者简介:

    郭军平,陕西澄城人,研究生学历。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渭南市优秀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员;《大渭北》(季刊)主编,《古徵文学》(双月刊)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学子读写》特约主编;著有散文集《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诗意语文——游牧心灵》,曾获“杜鹏程文学奖”、“浩然文学奖”、入围“第三届叶圣陶文学奖”全国校园文学教师组作品一等奖,中宣部《党建》“美丽中国乡村文化”征文一、二等奖;《游司马祠》入选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在《人民日报》《意林》《青年文摘》《美文》《杂文月刊》《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一百多家知名媒体发表散文、杂文、评论三百多篇,二十多篇文章被编为中、高考模拟试题,被《语文周报》作为“中考热点作家”宣传报道。所负责澄城中学玉泉文学社,获得“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意林青少年作家培养基地”等殊荣,被《渭南教育》报道,得到专家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个人荣获“校园文学社团模范指导教师”“校园文学社团优秀主编”“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组织教师奖”等国家级荣誉,曾获学校“特殊贡献先进个人”县文联“先进个人”省作协“优秀信息员”等殊荣。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