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自媒体以来,阅读信息量大增,由于手机便捷的阅读功能,使得参与到手机阅读的人群越来越多。君不见,到处似乎都可以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的“低头族”。这种现象简直如神州大地增添的一道靓丽风景。便捷的自媒体时代,随便打开手机,我们就可以读到五花八门的信息。这种现象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出现这样的阅读现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恐怕褒贬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毕竟是搭乘高科技之便,做一件无须投资多少的阅读精神享受罢了。
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本来就已经门可罗雀的图书超市越来越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窘态。除了学生考学必需之书尚且可以热卖以外,那些站在书架上的各类文学名著或者其他社科著作更是无人问津。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为之堪忧。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传统知识文化、思想意识载体的书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人对于书之崇拜与敬仰,虽不可以用视若神明来形容,但也可以用顶礼膜拜来修饰。何以见得?因为书籍可以给人带来智慧、带来精神力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大量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可谓不胜枚举。这足以见得古人对于书籍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认可,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书籍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既然认识到了书籍对于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巨大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远离书籍呢?难道手机阅读能够真正代替书籍阅读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手机碎片化的阅读和消遣性的阅读怎么能和书籍阅读相提并论呢?试想一下,当我们打开一本崭新铮亮的书籍、闻着那飘着油墨书香的气息,喝着一杯淡淡的茶,光这种气氛就足以让人陶醉,更何况书籍还可以让人静心,让人消躁呢;倘若捧着一本泛黄的旧书吧,那岂不更有一种饱尝了历史的感觉。我们在读书,书也在读着我们。在这一种氛围下、这一种心境下,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着书籍的沐浴吗?
相反的,当我们拿着手机看着五花八门的泛滥信息,眼睛在浏览着千奇百怪的事情,也许这些画面还很精彩,也许这些事情还很稀奇,也许这些场面还很壮观,它们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一个安慰,或是一个思考。可是,当我们眼冒金星,脖子酸疼,手臂发麻的时候,闭上眼,除了猎奇以外,我们的内心还留下了什么?当然我们也不否认那些带有精品化的阅读读者群体,但是即使作为精品性的东西怎么能够和书籍相提并论呢?因为书籍。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毕竟承载了博大深邃的思想,它可以引起我们对世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与手机阅读的破碎与伤眼相比,它岂不既养眼更养心,我们何必要遭受手机阅读那样的摧残呢?
同时与手机阅读相比,书的大气、静穆、内敛哪能是电子阅读能够达到的境界呢?因此,在自媒体高度泛滥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清醒头脑,不能在手机阅读的道路上沉溺下去。拒绝手机,让那飘逸着清清书香气息的书籍回到了我们案头、床头,让我们在书籍的熏陶下好好地养一养书卷气息。因为,在泛滥的自媒体时代,我们的阅读品质不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