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是镶嵌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上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至今还“活态”流传着一个瑶族最古老的文化娱乐形——“奏铛”……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瑶人每年十月旦,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男女之夫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谣。”可见,史家谓之踏谣,但瑶民不称这种文化形式为踏谣,而称之为“奏铛”。译成汉语是做乐,亦为作乐。
据《评皇券牒》记载:“奏铛”之始是为悼念盘王的,其后才逐渐演变成娱乐形式。“奏铛”始于瑶族初民阶段,属于狩猎文化范畴。后由于道教的渗入和影响,人们混二为一,用“还盘王愿”的名称取代“奏铛”。“还盘王愿”因瑶族迁徙过程中的“漂洋过海”事件,盘王始祖显圣救了瑶族一脉男女,瑶民为感谢盘王的救命之恩,上岸后就酬谢盘王,才有的祭祀活动,因此,“还盘王愿”只是“奏铛”中的一部分。
“奏铛”包括瑶族宗教、神话、传说、历史、生产、生活、风俗、歌谣、舞蹈等方面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传承盘王香火为主体的传灯接代宗教活动,即“藤香良愿”。由开坛接圣、齐传学法、祭兵祭将赏兵赏将、招兵招将招五谷、还愿赏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每完成一个内容需要的时间大约一天一晚,用宗教的名称来说叫做一宵道场。二是以祭祀祖先盘王的娱神娱人的歌舞文化活动,即“大排良愿”。包括以借请盘王为主的四庙圣王和宗祖家先叙述瑶族的历史和始祖创世的艰辛的请圣仪式,对圣、抢女、狗绊腾、打长鼓的娱盘王活动,修山造路、扫家使者、铺台下案、杀牲使者、红罗挂帐的娱四庙王活动,盘连州贵客、串坛、游坛、坐席读书、刀耕火种以及一些仪式中表演的娱人活动。
“奏铛”有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是一寨或多寨举行。一寨举行由寨主(头人)组织,多寨举行则由各寨头人联合组织。
“奏铛”一般在旷野或盘王庙内举行。村村寨寨男女老少,穿上五彩斑斓的节日盛装,聚集一堂。巫师喃唱经文、男歌手“唱故事”、歌娘唱生产生活歌……
青年男女分群对歌是瑶家“奏铛”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歌的内容主要是比兴的乐歌和爱情歌。听吧:
“生在青山叶蓬梭,拿回家中穿绫罗,受了别人几多打,听了别人几多歌?”女声刚落,男声就响起了:“长在青山梓桐中,石羊撞死瑶人主(盘王),纪念盘王年年庆,手中舞的是长鼓。”……
又如情歌:“二月恋妹桃花开,这株桃花是我栽,十朵桃花开九朵,留出一朵等妹来……”
悠美的歌谣洋溢着瑶族远古的音乐和文化气息。歌声、笑声迎来了瑶家的又一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