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诗歌高地 >>  诗评 >> 张朝坤:石头的温柔
    张朝坤:石头的温柔
    • 作者:张朝坤 更新时间:2017-01-04 10:14:1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76


    夜色轻柔,悄无声息的拢在港湾

    撒落一地的月光以及远方传来

    滴答的脚步声,该是多么的熟悉

    今夜,苦涩的

    不尽是海水


    ------

    潮来的时候

    我会被幸福一寸一寸的淹没

    连同摇摆在躯体上黝黑清瘦的海藻

    甚至憨态可掬的卑微的海螺

    一  一不敢大声呼唤

    我只是一块不善言辞的石头

    在海浪猛烈的撞击下慢慢沉入水底

    如何让我忘记

    一次回眸,浅浅一笑?

    在沉没的间或

    请允许我安静的回忆今生的

    阳光和美丽


    每当这个时候,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

    游弋而来的快乐的鱼

    熟悉的,陌生的,面孔

    从我身体一道道宽松的裂缝中

    穿越而过

    而我的周边散布着一个又一个

    垂钓者遗失的吊钩

    以及一粒一粒的诱饵

    是否该为她们担心,如同担忧着我

    尘世间爱情的

    命运


    潮落的时候

    我会被感动一寸一寸的剥落

    夕阳西斜,渐行渐远

    这逐渐消失的磁场和引力

    让我今生再也没有力量握住

    一缕风的温柔

    离开我吧,我至爱的水草,海螺

    我正一步一步的深陷在污泥里


    夜色轻柔,悄无声息的拢在港湾

    撒落一地月光以及远方传来

    滴答的脚步声,该是多么的熟悉

    今夜,酸涩的

    不尽是海水







                                                                    读张朝坤的《石头的温柔》       文/落幕

                                                                                     

         

         "夜色轻柔",诗意而温柔的开始是我所喜欢的。我会轻轻地跟随,跟随文字,跟随一个身影。“撒落一地的月光以及远方传来/滴答的脚步声,该是多么的熟悉”如此舒缓的语境里,我会不由自主想到自己也曾坐在异乡的江边,看水中月的倒影。在这一段景的描写中,我成了诗中的人。所有的感想已尽在心中。一个游子的思以及只有自己才能知道的生活的苦涩悄然湿了眼眶。但是诗人要说的不是“苦涩”。一句“今夜,苦涩的/不尽是海水”不着痕迹恰到好处地让我们进入了下一段,由景及情转折得相当自然。这一段景中其实藏有心境,才能让诗歌的画面感如一部微艺术电影般感染着读者,当然更能感动做过游子的读者。


          诗人是阳光的,他并不沉迷于苦涩。他会被“幸福一寸一寸的淹没”。“一寸一寸”多么细腻的描写,情感的冲击让你已成为诗歌的一部分,此时你不是读者。你就是那块“不善言辞的石头”。是啊,在异乡(在大连港湾,我知道诗人曾经在大连)面对一穹夜色下的海水,我们能说什么?黝黑清瘦的海藻,憨态可掬的卑微的海螺,一次回眸,浅浅一笑,都让我们如此留恋,那是我们自己。而这种幸福在异乡终会有淡淡的忧郁,他知道它会“沉没”,但也必定会浮现在记忆里,比方今夜。那么诗人只想抓住这一刻“请允许我安静的回忆今生的/阳光和美丽”。诗人在这一段里,景情并进,虚实相兼,一步一步将情感推向高处,而这推动却是无比轻柔的。


          诗人首先必须是个有爱的人。他会在记忆里看到“成群结队/游弋而来的快乐的鱼”“熟悉的,陌生的”都感染着他。他的爱在这里由自我到了大众,所以他会怕“吊钩”“诱饵”就如同担忧着自己尘世间爱情的命运一样为他们担心。其实这一段里用一个个意象暗示着这个社会处处是陷阱和坎坷,就如诗人在外面打拼所必然遇到的。我曾对张朝坤说我特别喜欢这一段,或许正是这一段击中了我忧郁的命门吧。我可能依然会忧郁下去,而诗人不,他走向了大爱,这让我钦佩。


          既然有潮来就有潮落。“我会被感动一寸一寸的剥落”,剥落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却真实地源自诗人的大爱。在这个人欲横流的社会,诗人“再也没有力量握住/一缕风的温柔”,他只能说“离开我吧,我至爱的水草,海螺”,而让自己“深陷在污泥里”。其实他并不想深陷在污泥里,他想抗争,他依然需要那幸福的记忆,甚至延续它。可事实是他只能独自承担,虽然他明知自己不可能挑起一切苦难。这是诗人的悲哀,也是所有爱生活的人的悲哀。但作为读者,我为诗人有这样的担当而幸福着。这一段里,诗人将个人情感推至了*,此时它属于大家的情感。


          诗人在高/潮后,就如潮落后渐平缓,和首段来了个遥相呼应。这种呼应或许有点弱,但是它确实给了我们思维延伸的空间。“夜色,港湾,月光,脚步声”此时,它们就是我们的。苦涩或不苦涩,都是读者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