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诗歌高地 >>  诗评 >> 迟凤君:为卑微灵魂吟诵
    迟凤君:为卑微灵魂吟诵
    • 作者:迟凤君 更新时间:2010-05-04 02:16:4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887
    [导读]为卑微灵魂吟诵——评阿古拉泰诗《为土豆歌唱》

     

     

      “为土豆歌唱”是阿古拉泰诗集《随风飘逝》中第一首诗,就是歌颂土豆。我看过很多诵物的诗文,由于作者的思想认识的局限和对形象本质揭示不足,大都写得很牵强,动辄就说什么甘于奉献,不惜献身之类。不像“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那样,让我经久难忘。阿古拉泰的“土豆”却让我心旌摇荡,而且是新体诗,这是始料难及的。

      这首诗之所以能在我心中产生强烈共鸣,我认为首先是作者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在一个平平常常的土豆身上发现了别人虽然熟知却没有看到的那个东西。那是什么呢,是土豆身处卑位而无馁态带给人类的思考,是土豆的不同寻常的自然生长过程给人类的启迪。

      土豆是太渺小了,渺小到“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的确,在纷繁的世界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赞美大人物,大英雄,大气魄,大手笔……他们给凡是“大”的抬轿子,吹喇叭,唱赞歌,他们抬得不知疲倦,吹得神彩飞扬,唱得山水动容。当然,对于真正的“大”,去赞颂,本来是不错的,但也应该晓得,世界上所有的“大”都是相对的,而且,都是由“小”发展而来的。有见识的诗人或作家深知这一点,他们往往在观顾“大”的同时,将目光移回来,放在“小”的身上,有的干脆就盯在不被人们注意的人物或事物上,长久地,专注地,去研究和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那种可贵的东西,以此去推动或改变人们的思维走向。这种情况在文学史上不乏先例,但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让人为之一振。它是冰河解冻的第一声裂响,是春归大雁的第一声的呼唤,是干涸的土地上涌出的第一股清泉。能做到这一点,只能靠作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准。作者的思想和认识的高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试想,一个习惯投机钻营的怎么会有时间,有兴趣,有耐力,去发现什么小草或土豆有什么好的品质或精神呢?

      其二就是作者对土豆的形象抓得准,对土豆形象的艺术本质揭示得深刻。你看那土豆“生在深处,长在暗处”,你看那土豆“黑黑的”“憨憨的”,你看那土豆“泥土一身,一身泥土”。你看那土豆“掩埋进黄土,并非死亡,是一生的开始”。这些没有任何修饰的句子,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形式,最朴白的表现,贴近了诗颂本体,如果只把这几个句子联起来,做为迷语让大家猜,恐怕不猜土豆的也属少数。这就为读者打下了阅读和理解这首诗的最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使读者免强地去追探艺术的本体对象。

      其三是诗人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土豆在地下生长,见不到阳光,却渐渐地长大长圆,诗人写道:一生一世都被埋没,却一生一世积攒着热量,虽然一生见不到阳光,却把自己浓缩成太阳的形象。在汉语言文字中还有比这更准确更亲切更优美更形像更艺术更有思想深度和高度的描写土豆的语言吗?

      由于以上三种条件的结合,奠定了这首诗在读者心中的崇高地位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诗人并没有这样的简单,因为说到底,诗人并不是意在土豆,土豆仅仅是诗人的一个道具。接下来,诗人又不失时机地扩展了章节和发挥着想象。他说就是囚犯也该释放了。这是不太着边际的感慨,土豆和囚犯有什么关系呢?但由于作者铺垫做得好,这样的联想并不让人感到突然,相反,正是这样的感慨才让读者进一步领悟到作者更深的用意。它会让我们再一次正视一下土豆那卑微的地位,推而广之地去联想到那些低贱而坚韧的灵魂。但是,诗人还不就此罢手,他像随手摘下一片树叶那样轻盈地送给你一个季节,这是人人都要动情的季节 ——“秋天来了,秋风为谁歌唱,翻身的土地涌着自由的波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谁不动情呢?这时的土豆已经完成了它的孕育和成长,以它的成熟面世,而且一朝分娩就懂得反哺,随后“就又走进比土地更深的地方”。

      当我读到这,又多少有点黯然神伤,因为土豆好不容易得到了空气和阳光,瞬间却又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但是,这时诗人已经让我们明白了这是土豆的使命,是土豆延续和发展生命的独特而必然的过程,这就又让读者不由得生出一种悲壮。至此,诗人真正完成了艺术表现过程,也达到了理想的期望值。诗是言志的还是言情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志和情完美的整体,它以艺术的表现给理论方面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中,作者多角度的调换和交叉视角应该也是引起我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因素。首先是诗人看土豆,然后,诗人又将自己化入土豆中,借土豆之体,表土豆之心:“土地是你唯一的亲人”,就是说在土豆看来自己唯一的亲人就是土地;“离开了土地你会断肠”,就是说在土豆的感知中自己决不能离开土地。紧接着“秋风为谁歌唱”又出现了一个视角,为谁歌唱呢,那只有秋风知道。显然,在这里诗人隐含着秋风有为土豆歌唱的意思,至少,秋风在歌唱中没有忘记土豆的存在。那么,秋风为什么也要歌颂土豆呢,当然秋风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不是又一个视角?不仅秋风,还有土地,土地翻卷着自由的波浪——这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土地的自由和一生一世都被埋在土里的土豆的命运作对比,其二就是土地也为成熟的土豆而高兴,而欣慰,而歌唱。当然,还有阳光,虽然匆匆地和土豆打了一个照面,却也给了土豆一定的温暖。

      在一首几十行的小诗中,诗人这样多地变换角度,由此更可以看出作者艺术表现的娴熟和对创作的认真态度。

      有人说,如果能通过描写一粒沙子而同上帝对话,能在一粒沙子中发现上帝的智慧——秩序和和谐,而且智慧地表达出来,这就达到了本质的深刻。我认为《为土豆歌唱》就达到了这一点。

      读完“为土豆歌唱”,头脑里盘旋的却真的不是土豆,那个渺小的植物,那个卑微的植物,却有着人类不可忽略的伟大。面对残酷的大千世界,面对功利的纷纷扰扰,作者将目光盯在一个卑微的物体上,而且极尽全力去发现和歌颂它,这不但证明了诗的无限的潜能,而且看出了作者的境界和胸怀,以及他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我在阅读中似乎看到了作者在为土豆歌唱时满含热泪的双眼。

      这首诗不仅在思想,在表现手段,在艺术处理,在语言,在情感等诸方面,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最佳状态,就是单对土豆描述而言也是前不见古人。因此,我就可以大胆地说在我们像汪洋一样的诗的国度里,又增加了一片鲜亮的水面。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