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吴晓锦:给儿子洗头的小同学
    吴晓锦:给儿子洗头的小同学
    • 作者:吴晓锦 更新时间:2016-12-23 08:53:0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409







    周末带儿子去那间熟悉的美发厅理发,照例是先洗头后剪发。


    见是老主顾来到,老板娘很热情,但员工们都在忙,腾不出人手,老板娘于是大声叫一个黄发少年:


    “舒兴,过来帮洗头。”


    名叫舒兴的时髦少年听话地关掉手机,从电视机前的沙发上站了起来,我却不好意思了:


    “怎么好意思麻烦你公子呢?”


    老板娘却无所谓:


    “不读书就该干活,他从小就在看店里看惯了,也正儿八经实习了一个星期,洗一个头应该没问题的。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请你们谅解和提提意见。”


    不知道老板娘是不是想刺激她儿子一下,还特意提醒道:


    “跟老同学洗头呢,还记不记得?”


    她儿子似乎也没什么难为情,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微笑着给我儿子洗头。我儿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躺到床上,边玩手机边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同学的服务。


    乘着两个小鬼洗头的工夫,妻跟老板娘聊起来。我一个男人家不便掺和女人间的闲聊,坐在一边观察儿子和他同学。


    儿子跟舒兴同学于幼儿园时,后来进了同一间小学。一年后,听说舒兴被送回了老家就读,原因是他妈妈生意太忙,照顾不了。


    离开美发店时,老板娘突然想到似地问起我儿子的近况,妻说刚考进城里的一所省级高中。老板娘无奈地说她儿子回老家后,渐渐没人管得了了,成绩一落千丈,读到初二就不停地接到家中老人的电话,说他们已经没脸再去见老师了,要求把舒兴带回广州。回到广州的舒兴无论如何也不想再进学校,只得让他子承母业,先在店里学着,等有机会再去进修。要是他实际上不喜欢美发行业的话,就让他自己闯荡去。


    回到家,我从妻那里了解到老板娘的一些信息。老板娘十五岁左右就从老家农村辍学出来打工,做了几份工后,选择了美发行业,凭着要改善生活的决心,从小工做起,做到了师傅,考了高级证书,而后开了店,总算能自立了。


    妻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每一朵花只要努力绽放,总有灿烂的一天,每朵花也都有自己灿烂的方式。实在一点来说,每片叶子都有一滴露水滋润着,但前提是不能自己先蔫了。


    我并非在说违心话。任教近三十年,见识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人生境况。


    一次偶遇曾教过的几个高中毕业生,谈起各自的近况,同学们无不羡慕地说:


    “老师,你还记得那个老实巴交又爱睡觉的黄力吗?高中一毕业就被亲戚带去打工,现在能独立承担酒店的装修活了,是我们班里挣钱最多的呢。”


    我做班主任时的一个女班长毕业后也考上了大专,却不愿去读,索性去打工。几年后,原先那小厂的老板不干了,她筹钱盘了下来。靠着能干和勤劳,不仅坐稳了老板的位置,厂子还越做越大,反倒是同班那几个考得比较好的同学,两个五年计划过去了,还只是个普通员工。


    我自己也是如此。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我父母的骄傲和希望,但大学毕业至今,事业上仍没什么成就,成了父母的牵挂。我知道读书时看成绩,出来工作就得先看做人的水平和做事的能力,然而后两者正是我所欠缺的,总是因为缺乏专注力和恒心而与成功无缘。


    常有好些成绩差的学生用李嘉诚和霍英东来安慰自己,我便常开导说人难以选择出身环境和所处的时代,但李嘉诚和霍英东的成功并非仅仅靠勤劳、吃苦和商业头脑,他们其实也很善于学习。比尔·盖茨常随身带着书,而且是一般人不爱看的哲学书。哲学是什么?哲学是认识论和方法论,所以喜爱哲学的人总比别人看得远、思得深、想得宽,这些长处便是雄踞江湖的法宝。


    想到我那些已有着不同生活的同学和学生,我总想起李广田先生引用过的那首民谣:


    君乘车,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骑马,


    他日相逢为君下。


    我真难以断定他日我儿子和他同学舒兴谁坐车谁骑马,谁在车上谁下车。


    有时看见一班天真可爱的小孩,我总会莫名地猜想他们将后谁会是董事长,谁会是局长,谁会是经理,谁会是普通职员,谁会是囚犯,谁会是巾帼英雄,谁会是风尘女子。我也曾谴责自己的阴暗和悲观,然而实际上一母生九子,九子九个样,何况是一班同学或队员呢?


    虽然近年来媒体老去曝光状元的低成就率,但在优秀生中,这些成就一般的状元毕竟只占少数,多数成绩优秀者还是成了各界的精英。


    刚有一班高中学生来聚会,席间个别同学说当初之所以不想去读那大专,只是觉得读出来也不好找工作,还花了钱。不如先去干活,等读书的同学毕业时,自己至少成了部门里的小师傅了。邱文同学却说人生账不是这样算的,武林中也有自学成才者,但大师级的高手却往往师从高人,而且不只一个师傅。邱文同学虽然只考取了地区理工学院,但他坚持去读完。毕业后没多久,成了一个著名品牌的地区推销商,才过了一个五年计划,就买了车买了房,成了全班最早买车买房的人。当然,邱文同学那张嘴以及殷勤功夫也确实不赖。老师一到场,他就逐个去打招呼,询问近况,感谢老师当年的教育,席间还会端着酒杯来满脸恭敬和真诚地给老师敬酒,祝老师身体健康。而那几个考得好的同学,似乎觉得考上好学校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只礼貌性地跟老师打个招呼后,就顾着跟女同学们耍嘴皮子。我曾当着一桌学生的面赞扬邱文同学:


    “活该你要发达。”


    邱文同学并没有沾沾自喜:


    “谢谢老师夸奖,但我更明白,虽然嘴巴甜和动作快有助于提高人缘,但学校的教育才使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明白这一点,也太枉费老师的教导了。”


    我问儿子怎么看待舒兴同学的辍学和为他服务,儿子却开通地说人各有志,说不定二十年后,舒兴就是个上市公司的总裁呢。儿子的开通暗暗吓到了一路从小学接受传统教育到大学而后按部就班教了几十年书的我。我赶紧开导:


    “我们承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时代在进步,对学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可以奋斗的行业也不仅局限于服务业,还有制造业、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成功元素,但毫无例外都要能吃苦,你愿意现在就去吃苦还是学多一些知识后再去吃苦?”


    儿子说如今发展太快,需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不想提前进入社会去吃苦。我说那就回学校好好读书吧。


    每个周日的傍晚,望着兴匆匆回校住宿的儿子,我还是由衷地感到放心。我想,那美发店老板娘内心里其实也希望她儿子能在学校里拿个大学文凭的,哪怕拿不了什么学习奖回家,起码起点会高些,跑得快些,稳些。













    作者简介:


    吴晓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南沙区作协副主席,广州市南沙区珠江中学高级教师。手机:13427666638,QQ:872807467。邮编:51146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