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居》正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达到预期目标,不少观众都表达了对该剧的喜爱之情,媒体和观众对于用轻喜剧风格表达正剧题材这一艺术手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里,我谈几点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安居》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质感的故事,它讲述的是包头北梁地区棚户区的改造过程,关注和反映的是社会底层棚户区的小人物生活,也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一个发展侧面。应该说,这是一个发生在今天,党和政府做的一件惠民的好事。拍好这样的题材,有压力,也有动力。
如今的电视剧市场充斥着大量谍战剧、家庭伦理剧、抗战剧、年代传奇剧、神话剧,相对来说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比较少的。虽然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反映拆迁问题的优秀作品,但因为时代的特点,可能把笔墨放在了不同的视角,《安居》则是第一次正面地从拆迁的角度来讲故事,立足于现实主义基础之上完成的思考和诉说。《安居》的故事蓝本不是虚构的,我们的创作原动力恰恰来自于对真实生活的触动,这也是我们比较有信心的地方。当初深入北梁实地考察采访获得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创作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当你真正到了现场,置身于棚户区,看到最底层真正的生活状态。一下就激发了我们的创作激情,立言要用镜头语言把这种最原汁原味的、最有生活质感的、最真实的明星工程做好,做得让全国的观众能够看到我们的用心,能够看到包头人民在百日攻坚战中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过程。
其实我们都明白,通过30多集电视剧的篇幅,把这么大一个民生工程进行全景化的展现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从中汲取一些有意思、有情怀、有一定深度的小故事来完成我们的叙事。编剧赵冬苓在这个戏里做了非常深刻、有趣的创作。我们用艺术创作的眼光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了筛选和有机的组合,剧中以张家旗为首的五人小组与八个最底层棚户区的家庭发生的故事,是我们精心寻找和设计的,一个力求从立体的角度,从几个侧面反映浩大的民生工程。为了做到吸引观众的目光,引发观众的共鸣,我们就要力争把它做得有情趣、有情怀,既好玩又好看。因为我们相信,真正让老百姓喜欢的法宝就是把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用一种情趣的、有机的手段表现真正的生活质感。
“山影出品”一贯以厚重、黄钟大吕式的风格见长,但是这些年来,我们也是有意识地向市场做一些倾斜和接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美学风格应该是有不同的探索方向的。我们努力在美学上做一种尝试,即正剧是否也可以寻找一种轻松的诉说,或主旋律的题材是否可以寻找一种诙谐的诉说。比如我们在《马向阳下乡记》中做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因此,在创作《安居》时,根据文本的走向,根据实地采风获得的大量的第一手信息,我们决定让《安居》延续这样一种风格:厚重的题材和轻松化的表达,即用现实主义视角,用符合当下影视文化的审美习惯的手段,用一种轻喜剧的风格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进一步做一种美学的探讨。
《安居》是一部带有轻喜剧风格的正剧。它的节奏是欢快的,它的语境方式是时尚的、动感的,它的对比是强烈的,比如艳丽喧闹的都市生活和落后、衰败的棚户区对比;动迁工作开始时的困难局面和最后皆大欢喜的和谐对比。强调对比性,强调故事拓展过程当中人物性格的喜剧性,其实追求的都是可看性。我们在剧中也专门做了一些有生活情趣的设计,努力做到既有正剧的堂堂正气,又有轻松幽默的诙谐,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我们给它的定位就是充分考虑到市场接受的程度。现在影视剧市场在蓬勃发展,呈现出井喷的状态。要想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引起足够的关注,必须要符合当下受众的心理。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轻喜剧是坚决反对庸俗化的廉价搞笑,我们会以人物性格作为所
有情境再现的基础。在剧中不缺乏人文性和情怀性,在这些方面,我们本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用一种可亲可感的手段来讲一个干净、暖心、愉快的故事。我相信,这种创作手段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我特别期望观众朋友们能够感受到这部剧里所表达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