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经济发达、思想多元,在社会物质文化丰富的背后,也潜藏着心灵空虚、文化缺失等社会问题。利他文化系列微电影的核心主题为“身安、心安、灵安”。主题的设置来源于策划者对中国当下社会现状的深入观察和体悟,一方面是经济飞速发展,物资极大丰富的生活景象,一方面却是精神空虚、拜金主义、信仰真空,无安全感,幸福感等现实和精神危机的弥散。主创团队希望人们多一些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自省,多一些对自身生存、发展前景的关切。《慌》、《悚》、《悍》,以其丰富的人性情感积淀、敏锐的现实关照、多元的艺术表达、诗性的精短语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艺术呈现不拘一格,导演意识大胆前卫,其创作动力既源自人对现实变革的内在需求和创造激情,又同社会复杂的发展进程、独特的时代境遇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用直面当下的镜头画面,直抵良知与信仰的灵魂拷问,让微电影站在了一个社会文化与艺术探索的前沿,以积极介入现实的姿态,完成了微电影与当代观众的审美对接。
艺术阐释者们并没有停留在对故事的亦步亦趋上,相较于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他们更钟情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与当代人境遇的关联,用大电影的创作心态和手法,放在极限的时间里用微电影呈现。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时空置换的方式实现的。让《慌》、《悚》、《悍》在跨文化的创作实验中,具有了更多主题的普适性。认识自我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只有当你认识了自己,你看别人和世界才会多一份把握。因此,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精神需求。你自己现在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将无从谈到你的幸福与快乐。这个系列片对我的教育很大。人的精神不能分裂,而应该统一起来。
如何在市场竞争遵循规则?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修为?如何活得有安全感,幸福心?这些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现实而紧迫的内在需求。利他文化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就是想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坚守住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有光明的前途。贫穷不要紧,富裕也不值得满足,没有精神,没有礼仪,没有规矩才可怕。最重要的是人心灵的净化。如今我们应该说经济、物质等各方面都是很丰富,但相形之下,我们在精神,在信仰,在内心的关照方面,还有很重要的路要走。心灵茫然,心灵迷失,心理困惑,这是一个流行病。大家现在可能都意识到了,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年,还是老年,我们的心理问题是越来越严重。我所接触的很多成功人士,.很多企业家,都纷纷地向我诉苦。事业进入迷茫期,人生进入困惑期,家庭进入分裂期,夫妻进入凉拌期,子女进入叛逆期。这些苦无外乎是一个字,那就是找不到心了,茫然无措了。 老年人呢?一些老年人由于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渐渐地就有了一种孤独感。实际上这也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五个心,第一,心态平和; 第二,心情快乐; 第三,心地善良; 第四,心胸开阔; 第五,心灵纯净。我们一定能够心神安宁,能够快乐幸福,也不会出现这些心灵的问题。
如果你相信真理,就要捍卫它,不能朝三暮四,没有坚定的立场。如果你渴望爱情,就要认认真真地去爱你的妻子和丈夫,爱你的孩子和父母。热爱你的工作吧,因为它可以让你光荣和骄傲,给你一种人生的价值感,而不仅仅是给你生活的便利。在现在这个传播极度便捷的时代,那些或真或假让人焦虑的负能量在四处泛滥。为此,我不禁困惑:在当代社会,真善美的传播咋就这样难?!怎么办?幸福这件事,每一个人都要谋划一下,最大化我们的幸福。我们把自己的一生,一天一天,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有滋有味地去过,我们幸福的时间就会很长很长,我们的幸福就可以最大化。利他的十年追求并相信爱和幸福的十年,也是像微电影的灵魂---捍卫家文化的十年。
那就让我们的心态多些温暖,多些希望,多发现、多传播、多实践那些让我们为之心暖的正能量。果如是,那我们的生活定会更少焦虑,更多阳光……
利他文化品牌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晓立
附:评论
一个全民都应关注的思想病毒:身慌;心悍;灵悚
全球企业家精神论坛组委会秘书长 郭昌明
有幸观看了利他文化出品的三部微电影《慌》、《悍》、《悚》。抛开拍摄的专业程度和夸张的表现形式不说。三部系列剧的剧情对我的震撼还是很巨大的。
首先我觉得三部剧对于三种生命层次状态的表达方式让我产生了深切的共鸣。三部剧把生命分为身心灵三个层次来体现是全方位的体现。同时用了恐怖夸张怪异的电影画面以及《慌》、《悍》、《悚》三个字来体现现实社会大背景下的生命状态也是一个很独特的视角。
身:慌。
如今的中国随着科技的大发展、经济的大发展,物质内容的极大丰富,但是我们却发现我们的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工作竞争压力的问题,时时都在考验着我们这个脆弱的身体。我们担忧、我们不断奔波、我们迷茫。用《慌》来表示身体的一种状态是很符合我的一个感受。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我们总是心慌慌。
心:悍。
人类从远古走到现在,一直到现在成为万灵之长无不得益于我们的群居属性。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以血缘的为基础的家族形式的群居让我们的文化和民族的绵延生息。但是随着中国的计生政策以及城镇化的政策我们古老的群居形式被打破了。从以前的邻里相望到现在的老死不相往来;从以前四世同堂到现在的一个孤独的小家庭,从以前的路不拾遗到现在的铁窗铁门无不在煎熬的着我们的内心。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不安、猜忌和失落我们只能用冷漠、欺骗、愤怒、怪异来强悍的表示我们的存在感。
灵:悚。
灵魂对于一个存在的生命体无疑是核心的存在。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对于灵魂的关照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生活内容。但是在物欲横流的,文化匮乏,信仰缺失的当下我们却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竞争、掠夺、嫉妒、攀比上我们迷失了自我。我们的灵魂飘荡在一个冷漠、凄凉、毫无生气的空间。所以我们恐惧,我们不停的挣扎奔跑,我们就像一个受惊吓的小鹿茫无目的的狂奔直到死去。
怎么办?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要解脱。“家”我们需要一个家。每部影片都打出这个字。这就是影片的解决之道。影片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来表达家的概念。因为家确实不好用文字来表达。每次当剧情发展到极致的时候都会回到一个装潢典雅,布置轻松的空间。电影画面也转换到了一个正常的视觉空间。让大家一看就内心安静放松了下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因为他把家放大了。家是什么?不是房子与亲人。家就是一个可以安身、安心、让灵魂放松的场。所以每部剧的结尾导演诙谐的用一个意外的转折来结束整个影片让我进一步的意识到家不是一个固定的场合,家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心里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居善地、心善渊”、“里仁为美”。让我们少一些欲望,多一些付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我们就会少一些“慌”、“悍”“悚”,多一些“自在”、“平和”“幸福”!
“不愉悦,不恐怖,非常规” 背后的反思。
著名影评人 赵岩
利他文化策划的微电影《悍》,《慌》,《悚》,导演,拍摄,故事镜头表现都采用了一些实验性的手法、超常规的手法、艺术品的手法,也许不是普通大众人群所能接受的视角。
一种梦魇般的、非现实主义、夸张的阴森效果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歇斯底里、痉挛般的情绪的抽搐,而是一种扭曲的感觉,对于这种实验性的作品我是欣赏的,这正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内心的反应和映射。
现代人,物质富裕了,却大多没了愉悦感,成就感,安全感,幸福感。《悍》,《慌》,《悚》从“安身,安心,安灵”三个主题,用镜头艺术的表达了对当代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拷问。看后并不愉悦,但也并不恐怖,“不愉悦,不恐怖”的感觉恰恰是这三部微电影想表达的感觉。
整个作品里面所有的场景都是非真实的,夸张的背后,非常规的人,非常规的场景,非常规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没有正常的情绪的带入,这很难给观众正常的情感共鸣,而这种非常规也是对时代人情感的映射。
希望观众多看几遍,体会一下“不愉悦,不恐怖,非常规”背后的反思。
走出一条企业输出管理思想和经营哲学的开拓之路
济宁学院中文系教授 李建春
利他文化策划的这三部微电影,从创意到开机,历时两年之久,脚本创作几易其稿并巨资注入,完全跳出了当前微电影“微成本、微周期、微故事”的“三微”特点,跳出约定俗成的微电影调性,重在制作品质的提高和艺术表现。正如张晓立董事长所说:企业尽社会责任有不同方式,利他文化品牌咨询崇尚文化对人的教育价值,策划投拍微电影《慌》、《悚》、《悍》的目的是想从“身、心、灵”三个维度,关心当代人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帮助每一个社会人见证更和谐,幸福自己和家庭,从而助推社会文明健康、民富国强。
利他文化微电影的创作意义不仅是对企业宣传形式的改变,更是对已流行了几年之久的现代微电影一个全新的演义,从而走出一条企业输出管理思想和经营哲学的开拓之路。
没有“家”的窘迫
清华大学传媒学院 辛言
利他文化三个微电影,采用非常“恐怖”甚至“血腥”的电影语言——光线、音乐、人物、构图、情节、道具、台词,向观众倾注没有“家”的窘迫:在大自然面前,人需要个窝儿,否则无处藏,无处躲,不得休息,没有安定, 永远“慌”兮兮;人与人之间,绝不能“悍”,要温良和气、与人为善,否则就是迷乱,甚至就是地狱;社会演进的现象和过程,常常是扭曲狂乱、荒诞不经的,没有“家”的人“心”,无处安放,时陷“悚”的宿命。但是,“家”是什么?“家”绝不仅仅是个物质的建筑、装饰装修的很温馨的居所,甚至也不仅仅是一群有血缘或法律关系的人在一起居住、生存和生活。唯有“找到”可以“安身、安心、安灵”的生命“家”园,从我做起,养育呵护,共同建设,才有望发见人生的意义,践行享有人生的法喜与妙乐。
“家”,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