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北的诗初读起来不容易懂,甚至对于理解有点艰涩,然而,放下怀北的诗集,感觉怀北的诗句还在眼前,还在脑中,挥之不去。
怀北的诗句给人的印象就是那么的鲜活,那么明亮,那么清晰,那种感觉就像山间的一道清泉迎面而来,感觉特别清新;又像三月的鲜花那么撩人眼目,令人眼前忽然一亮。如果要拿美女来比喻,怀北的诗明显体现出美女的清纯、活泼、童真的一面,耐人品味。也许,这正是怀北追求诗美的一种风格,一种境界。
怀北在诗歌意象的造奇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也是他的亮点的地方就是新奇的比喻的妙用。很显然,怀北是一个不喜爱陈词滥调的诗人。而现代诗歌最大的创造就是对意象的创造和追求,在这一方面,淮北的审美意识很强烈,也很大胆。正是因为他对于意象的追求超越了常规,故显得他的诗句在理解上有点艰难,或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现象其实也是自然的,一方面怀北在学习借鉴西方印象派诗风,故思维上也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诗人在创造诗歌时尽力追求个人的主观感觉,凭借个人的直觉去感知事物的美。这样就往往让人难以琢磨其诗句味道。然而凭借个人直觉写下的诗句却是那样的形象鲜明,意象活泼,新鲜动人,有时我们凭借诗题或者诗句中的几句话都可以捕捉到诗人的感情与思想。所以他的诗看起来虽深却浅,正是成语“深入浅出”的形容。
关于他的诗的新奇的比喻我们还是来欣赏一下:如《镜中》写观赏到的一位美人,作者就分别用了三个生动的比喻句来形容:第一次感觉“远远地,我嗅到一阵微风/就像一枝玫瑰在镜中绽放”;美人有多美,诗人没有说,只是把感觉用玫瑰来比喻,玫瑰的美是怎样的,可能热烈奔放,或者活泼可爱,或者如一团火,诗人用这个意象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但还没有完,诗人又把自己的第二次感觉描述出来:“随着时光的惊喜我借到一双眼睛/那飘来的馨香是你跳动的身影/像一朵纯洁的荷花/寂寞的午后盛开在岁月的枝头”如果说前面直接是描写画中的美人如玫瑰般的美,那么后一个比喻就从“形”过渡到“神”,直接用“荷花”来传达美人的纯洁与寂寞。正是美人从“形”到“神”都有了勾人魂魄的力量,所以下面诗人水到渠成的写到了自己的追溯:“正午的阳光像一汪静静的池水/我的视线像微风一样掠过晴空/鸽哨一般追随你甜甜的踪影/女神样的记忆横亘云头/虽然只是时空中匆匆一瞥/你却像梅花悄悄飘落镜中”第三次感觉美人给自己就像“梅花”一样悄悄飘落镜中。“梅花”之美当然更是上升到另一个境界,诗人追求“美人”却追求不到,以“梅花”比喻“美人”之高洁之坚贞之魂魄,就可以想象“女神”的不易追到。
诗人这种感觉也许本身就是暗喻: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高不可攀。正像诗经《蒹葭》中所描写的那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同样的哲理在古老的《诗经》里已经体现,然而诗人却不期然用欣赏一幅画中美人生动地再次呈现了这样的“美”与“遗憾”。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情理兼备的一首诗呈现给人的却是深深地哲理启悟,难道不很美吗?
同样的还有一篇《骨头上的怀念》,作者写到:“夜深人静的时分。总会怀念一个人/在黑漆漆无月的夜晚/你像一个穿透时光的精灵/伴着风声拜访我的灵魂”。“精灵”不可谓不新鲜,给人感觉随时随地、无处不入。可谓思念深入骨髓。还有“我渴望美丽的邂逅。像一枚落叶带着秋的思念随炊烟把你探寻”。“落叶”与“炊烟”多么耐人寻味的比喻,却被作者随手拈来,也把思念的深度与追随的痴情深深地写了出来。
正是诗人这种大胆的追寻生动的意象,因此诗人的诗句读起来总是鲜明,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而这种追寻,正是诗人富有想象力的诗心的体现。而诗歌,正需要的的是这一种锲而不舍的诗魂。但愿怀北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