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张秀超的散文集《等一等日子》,反复阅读,久久回味,深深感动。作者不饰雕琢的朴素语言,却蕴涵强大的张力,把深切的人生体悟淋漓地倾诉出来。更重要的是,文字里有她对生活独到的思考和发现,她把普通的事物升华到哲理的高度,使作品有了开阔的格局和浑厚的气象。
张秀超的写作是直抵心灵的写作。她生活在塞外的林海草原,那里是清代的皇家狩猎场,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不同民族间风情习俗有所差异,但作者发现,不同民族的普通人,在生活的风雨沧桑中,一样表现出了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当作者有了这样的发现时,犹如在矿藏中寻找到金子,于是在芜杂粗粝的生活中,在平凡小人物的心魂中,寻找那种凌厉巍峨、坚不可摧、温馨明媚的东西,而后用文字把这样的寻找与发现展示出来,成为作者的人生追求。为小人物立传,也成为她创作的主题。
作者在自序《日子的馈赠》中说:“我看到人心的景观是这样的宏绰壮美,那是滤去了浮世杂尘,露出人性本真的、神圣的、力与美豪迈飞扬的东西……当我有了这样发现的时候,我开始了意义非常的写作,我是在打造一个工程,那是探询展示心魂的工程。”
她的文字是在展示她的发现,她在探询他人,也在叙说自己。作者命途多舛,她自幼痴迷读书写作,可在十几岁时,身处盛年的父亲猝然患病早逝,使她的人生路走得非常坎坷艰辛,让她过早地饱尝人间冷暖,因此,她写自己人生体验的文章,总是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她在《命途打弯的时候》一文里写父亲去世,自己失去生活依托,面临人生抉择,她写道:“一院子人在热热闹闹地吃送终的饭,吃过这顿饭,父亲的事就了啦。我的事才刚刚开始,父亲人生的大幕却拉上了,我人生的幕布才刚刚闪开一道细缝,我的前边还有多少河要过,还有多少艰难的路要走。”
“我站在西厢房的小窗子前,抚摸着一摞书,望着一院子人吃饭。我感觉到,我的书和我,将要发生点什么,我摇摇欲坠的命途将要在这顿饭后,有所变故……果然,饭后,86岁、须发如雪的七爷爷,榆木拐杖笃笃地敲打着石板地,向我的小屋子走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些村里和族里的老人,他们是来叫真章的,也是来叫号的……我没有犹豫,悲愤地提起那一摞已经用麻绳捆好的书,奔村头岗子上的那间黄土屋,那是父亲活着的时候看菜地住的简易房子……从此,我就被命运投入到生活苍茫的海里了,我开始了人生真正的泅渡。”
她在《谁能够让你站起来》中,写命途坎坷的哥哥,人到中年又遭遇丧子之痛,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写到“那个正值青春年少的鲜活生命,变成白布片下的一具尸骸,埋在大黑山脚下的萝卜地里了……”哥哥拍打着那崭新的土堆,对他的孩子说,“你别怕,我很快就来陪你。” 她总觉得哥哥是活不过去了,她时时刻刻都在想,哥哥会采取什么方式自我拯救呢?还是“如一垛被哀伤的洪水浸泡的土墙,哪一刻轰然倒塌”?而后,她写哥哥回头收拾自己的脚印,在一步步与生活的惨痛诀别中,看到的却是热气腾腾、生机盎然的日子,生活本身给了他活下去的巨大热力。哥哥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扛不过去的灾与难,能够让他站起来的,只有他自己。
文集中写自我生命体验的文字,以凄婉细腻的笔触,表述真挚厚重的情感,感人肺腑。她写身边普通小人物的文字,也同样感人至深。写被男人抛弃的女人,匍匐在村头的老井边大哭:“我还要吃几口井的水,才能够熬到头啊?”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在往前走的艰难中把孩子培育成才。她感谢苍天赐予的福分,年年的敖包节,她都要上山为人煮玉米粥,煮大锅手扒羊肉祭祀后分给大家吃(《在敖包山看到我的阿妈》)。她在《倒卷莲》中,写整日辛苦忙碌的老寡妇,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儿子,先后为前面三个儿子盖屋成了家,最小的老儿子被邻居姑娘看中,却不愿与她在一个屋檐下过活。为此,她一夜间就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庄突然消失了。十几年后,作者外出采访时,在百里外的村庄见到她,她又帮助一个人拉扯起一帮孩子。问起她的日子,她说过得挺好!作者深情地赞叹,她就如山间那株叫七死八活的花草,怎么都压不弯,打不烂,死不了。
《在白桦林里找到了你》写了一个爱拉胡琴、爱看戏的叫老干麦的女人,痛遭丧夫不幸,几次改嫁,仍旧无家无夫无子。可她那间简陋的青石头黄土泥白桦木杆搭起的草房子,却是一村孩子欢乐的港湾,哪个孩子遭了打骂都投奔她而去,她给孩子们捏泥人、做布娃娃、爆玉米花,她雪夜里带一大帮孩子跑50里地去看电影《野猪林》。在《拜生图》《那一顿年夜饭》《桦木栅栏》《女人的救赎之路》等作品中,作者饱含深情地写了一系列这样的小人物。她在后记中说:“我仔细地打量生活,我看到被称为山间草民的卑微小人物,他们在贫寒中,在无常中,面对苦与难、祸与福,甚至生与死,常常表现出令人惊奇的对抗力量,那种超越苦难、乐观向上的精神,不由得让人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
作者笔下平凡普通的小人物,面对灾难、生死,展示出的人性美,更是让人震撼。亲人身患重病,作者陪伴亲人治病时,置身于一群身患绝症的病人之中,她没有见到他们的悲戚和泪眼,看到的却是亲人间、病友间生死相依的脉脉深情。她写到,“我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理由和依托!”(《我一个人看一院子人过年》)
《等一等日子》中大多篇目写人,作者向着心魂深处探询,以深切的人生体悟,洞察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人性底色的真纯和美善,赋予作品独特的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因而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描绘山川风物、叙写人文历史,作者也有独特的表述。如《皇家猎苑的沧桑巨变》《木兰围场的前世今生》《在金山岭想起岱尹梁》《林海深处的那垛残墙》等,写出了皇家猎苑数百年兴衰变迁的沧桑史诗;《红松洼的花海》《林海月出》《桦木栅栏》《一棵松的高度》《坝上的气息》《妖娆的庄稼》等,则描绘林海草原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壮美图景。
作者为什么用“等一等日子”来命题,其实是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任何困境,都要坚定信念,积蓄力量,再度出发。正如她所说:“日子带给我们什么,我们无法选择!可以选择的是,我们对待日子的姿态!我会在日子中虔诚地仰望和谛听,不断地写出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