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初的村庄,与泥土有关,与庄稼有关,与蛙鸣有关。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场大雪过后的村庄,就成了他们童年不折不扣的乐园。雪地上,有各种鸟兽的爪印,唯美而绝伦。树杈间有鸟们的窃窃私语。在村庄的边缘,一群机警的麻雀总是飞不远,间或三五成群,飞临到农舍的房顶上,或者寻着筛筐下的谷粒俯冲下来,叽叽喳喳的麻雀,多数躲过了孩子们的圈套。这些小小的生灵们,给村庄增添了少有的生气。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透视到的与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庄里发生的人和事,是一个强大的哲学命题:村庄与某个人和事件折射出的是在某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下,人在肉体和灵魂的漂移中人性的复归,生长出一个人如庄稼一样疯长的思想。村庄,是世界性的。有的人在不知觉中想逃离乡愁,也实属一种无奈。与城市抗衡的村庄,最终输给的只能是时间。村庄,早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精神不老的大树,依附在祖先的血脉里,至今依然有超长的生命力。又有几个人能轻易地从余光中的《乡愁》中走出来呢?哪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能够忘记了自己的村庄呢?最美的故乡就是一衣带水的村庄。在我看来,只有村庄,才是人性复归的圆点。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村庄,足可以让我们用一生去仰慕的村庄,就站在思想的最高处。在一片尘埃落定之后,你还会记起村庄或故乡的模样吗?
站在一片从老村庄的麦田上拔地而起的高楼旁,我想起了故乡的一座石板桥。这座小桥成弓形,虽年久失修,但却挺如铁,历尽沧桑容颜不老。在这座小桥上,走过了我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在川流不息的时间的河床中,我耳畔依然能听得到鼓噪的蛙鸣声,一片此起彼伏的鸣叫后面,庄稼灌浆的拔节一如母亲怀孕后的欣喜-----我仿佛又看到了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春末夏初之际向我们展示的“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样美妙的画面——我们行走的方向,是母亲升起炊烟的方向,风的指向。手拉着爷爷粗燥的大手,我觉得爷爷的脊背就是那座弓形的桥,他所承载的是几代人辛酸的命运,那柔韧的桥体永远不会从我童年记忆的盐碱地上坍塌。
二
顺着一条污浊的河道,我记忆中的故乡若隐若现——那条环抱故乡的小河,在一片黛青色的山峦边欢笑着流走,有无拘无束的小鱼儿在河水中穿梭。我和光屁股的小伙伴们下河摸鱼、捉泥鳅,被捉住的小鱼儿在我手里欢蹦乱跳。再抓几只泥鳅,捉几只小螺贝放进水篓里。水篓里鱼目混杂,我们和玫瑰色的晚霞一起,又网捞了一天的收获,忘记了时间的一片欢欣雀跃,在河滩上逗留了许久。不远处,有几只野鸭惊起后飞向未知的天空。我们捡了满满一篮筐野鸭蛋,那浑圆的鸭蛋还留有老鸭的体温。村庄的炊烟次第升起。在一河滩北面一声声“三娃子,二狗蛋,小六子——回家吃饭啦”,这喊声甜美地回荡在静谧的村庄边缘。在母亲那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唤声中,我们才疯也似地各自跑回家。母亲的啧怪,照例关不住我肆无忌惮的野性和梦里也偷欢的童趣。经过母亲温热的灶台,最纯净的泉水的烹煮,一锅生冷的海鲜滋养并催生着我的味蕾,也滋养着我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那时候的故乡的天空,水洗过似的没有一点尘埃。每到傍晚,时间的幼虫啃咬着黑夜的巨齿,在一片无限静谧的天籁中,又是积储了许久的鼓噪的蛙声一片。积攒了一个冬天,一个夏天蛮力的青蛙们,在潮湿的麦田里,在低洼的沟渠里,在河道周边,组成一支气场奇妙的交响乐团,这些和土地同生共长的生灵们,它们鼓起圆圆的肚皮,一起一伏的姿态,百倍的投入,百倍的卖力,其绝美的和声盖过了一切的虫鸣,仿佛是土地在憋屈了一个世纪后一泻千里的释然。其团队精神的整合和生命意识的张扬堪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媲美。这是留存在我童年记忆中最珍贵的一祯底片。在经历了跨世纪的风雨沧桑,生命不堪承受之重后,与今想来,依然是我最好的疗伤剂。在高楼的夹缝中,在父母须臾不离的手臂下日渐长大的孩子们,都没有了这样的童年记忆,那种美好的意趣也就荡然无存了。现在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高墙下四角的天空”那样逼仄的生存环境,但有的是鱼目混杂的信息网络,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分门别类、浩如烟海的练习题。在父辈们关怀备至的溺爱中,就像一只只麻翅的小鸟,离开了故乡村庄的麻雀。属于他们的那片真正自由的天空呢?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募的儿时自由的乐园,对于如今少不更事的孩子们来说,恐怕是梦中也见不到的场景吧?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清朝诗人高鼎在其《村居》中所描募的一个场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群在和煦的春风里放风筝的儿童,这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多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忆呀!
三
暮色掩映下的村庄,已旧貌换新颜。一排排红顶的或者蓝顶的崭新房屋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地立于世人面前。村庄,无一例外地正在接受一场临风沐浴的新的洗礼,在外观上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但随之被改变的还有什么呢?这种模式化,准确地说是“格式化”的清一色建筑格局代表着时下中国的文明和进步。一种潜在的秩序的建立事先是没有一点征兆的。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不得不遵从于“乡村城镇化”的新理念,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是不可能脱胎换骨的。接受时代的浪潮的历练,猝不及防的挑战,在夹缝中求得一席之地,是乡村不二的选择。不过这一席之地来的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艰难!时代文明的步伐实在是太快了,人们甚至都无暇顾及接踵而至的新事物。快节奏的生活打乱了原有的生存秩序,甚至无法停下来。来时的路在一幢幢高楼的挤压中和庄稼一样倒伏或者远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粉红色的打碗碗花,碧绿的草丛中的虫鸣呢?那夜幕降临后的一片蛙鸣和狗吠呢?它们都到哪里去了?随时间的尘埃远去了的是充满禅意的知了的鸣唱,还有山村屋顶上扶摇直上的炊烟吗?由“小桥、流水、人家”组成的故乡的原生态的真实场景,正在被人为地复制下来。故乡的灵魂游走在空阔的天地间。祖先留存下来的一些最珍贵的物种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或已经被某些人淡忘,甚至贩卖。我听到了土地被时间的利刃切割后痛楚的呻吟,赤裸裸地,一如再不能怀孕的女人。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它们的描募都与土地有关。不论过去或者将来,土地永远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给祖先的净土留下一席之地吧,与传统的反叛甚至说割袍断义是与古老的文明史勃逆的。我们的步伐是不是要适当舒缓下来,间或适当地停留下来好好想一想呢?面对正在消逝的村庄,在我心底蜷伏的依然是对祖先的怀想和敬畏。
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夹缝中,空气污染的指数不断上升。人们在各种无妄的竞争中被迫去适应新的生存法则和新的生存秩序,并且在人为杜撰出来的潜规则中无法逃离。那些逃离的或正在逃离的是在不自觉中对传统的日渐疏离乃至反叛。一大批走向城市的农民工在他们亲手建起来的高楼大厦的缝隙中苟延残喘,卷缩在破旧工棚的一偶,如一只只找不到新家的病猫或者说是流浪狗。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只有在梦乡,他们才能够短暂地回上一趟故乡;那些吊在城市半空的人,他们也无一不念想着乡村的一房一舍,一草一木,还有健在的、故去的亲人。渐行渐远的故乡,那老屋顶上庄稼一样的炊烟呢?老父亲旱烟锅点亮的黎明呢?在楼群的灰暗布景下,几只麻雀再一次飞离了我的视线。田埂上,那头俯卧在青草地上静静地反刍岁月的老牛已经不见了,再次见到的村里的老叟,凭添了几多“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母亲汲水的瓦罐在什么时候提走了我那如此美好的童年?在岁月的沙滩上,我已经变成了一条干瘪的鲶鱼。面对城市喧嚣的农民工,面对光怪陆离的玻璃门,在玻璃门快速的旋转中,渴望城市的弟兄们都找不到一个出口,找不到回家的路径——孔老夫子留下的《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文明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恶之流”却为何屡禁不绝,大行其道呢?究其根源,还是没完没了的贪欲,在滋养着“腐败”这条蛆虫。其繁殖能力、魔化力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城市派生出来的工业尾气正在污染着这里的空气质量,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顶住巨大的生活压力,经受不堪承受的精神重负,在暗藏的蝼蚁里左右突围。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酸雨,让人们猝不及防!
四
据报载:在皇城根的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的人口密集地,死人和活人争抢地盘的闹剧正在呈现出风卷残云之势:楼盘持续走高,许多工薪族为了一套房子耗尽了父母大半生的积储者屡见不鲜,一个人灵魂的栖身之所开价居然上盘到数百万元之巨!这究竟是死者的无奈?还是生者的悲哀?即或在推土机臂下“不留情面”的某些偏僻的小山村,农民世代居住的乡村,也不是一片安居之地了。埋葬着祖辈遗骸的墓地也难逃“厄运”善良的乡亲们以仁让之胸怀将祖坟迁出到土地的边缘。但山口上面“墓园”的价位却令他们咂舌。而他们的后辈儿孙也不得不为了“尽孝”去附庸风尚。这与某知名作家旅行西方某国在某地所见到的为一块不起眼的墓地竖起“墓园之地,请绕道而行”的告示,显然是勃逆的。西方国度尚且能做到这一点,在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之泱泱大国的中国,却为何不能借鉴抑或效仿呢?
古老的村庄,该是我们每个人灵魂的皈依之地,也是我们祖先最早的繁衍、生息地。在乡村的每一片土地上,都是由刀耕火种的历史传承过来的一段厚重的文明史。这里的每一处现代的,或者过往的建筑,都代表着香火的旺盛,种族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本民族的,也属于整个世界。无论是繁华的城市,或者相对闭塞的乡村,都连着一根割不断的血脉,就如同黄河是母亲河一样,她可以包容一切的荣与辱,成与败。乡村,也是一根脐带,一端连着故乡,一端系着他乡。“他乡遇故知”曾让多少人感怀不已。马致远笔下的那一个牵一匹瘦马的“断肠人”而今安在?他还在悠长的古道,猎猎的西风中遥望着故乡的小桥流水吗?故人已去,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远离了城市的一片喧嚣后,还记着孤零零地站立在风潮中摇摇欲坠的老屋吗?只要看到故乡的那棵老树,他们的灵魂就不会迷失皈依的方向。在载着又一批返乡的农民工的列车的走向上,透过迷蒙的泪眼,我再一次看到了故乡无眠的瞩望!土地,是我童年记忆里,心灵最好的安放之地,具有纯粹意义上的审美价值的——只有童年这块惟一所能回归的净土。
村庄,是每个人走过一生都离不开的童年的故乡,也是一段人人都具有的乡愁。她一边见证着沧桑的历史变迁,又不停地创造着历史的终极走向。因为村庄的根系,从古至今一直牢牢地扎根在泥土深处,有着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刘亮程的村庄,是每个人的村庄。记忆中的村庄,离我越来越近,我已经听到她粗重的呼吸,深情的召唤。
在村庄的边缘,我童年的记忆无法逃离;故乡那一束束扶摇直上的炊烟,有柴火的味道,有五谷的馨香。炊烟,该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在城市的边缘行走,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倍感疲累,如果哪一天走累了。那就跟着炊烟回家吧,因为只有炊烟,才是灵魂的终极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