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绿岛:王耀东诗歌乡土情结的彰显与诗书画三位一体效应的再现
    绿岛:王耀东诗歌乡土情结的彰显与诗书画三位一体效应的再现
    • 作者:绿岛 更新时间:2016-05-11 09:59:48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96
    [导读]毋庸置疑,作为诗人的王耀东,他出色地完成了从诗歌到泥土的一个人的长征,完美地实现了从诗性到乡情(亲情)美学意义上的飞跃。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具备了柔性与刚性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情感交融,从而让他的诗歌充满一种向善与博爱的力量,而情感激流的注入,更让他的诗歌柔情万种动人心魄。——作者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与其说著名诗人王耀东是乡土诗人,毋宁说在他的诗歌中无不意向地彰显着浓郁的乡土情结。


       我不主张在“诗人”一词前面加上一个限制性的定语或任何起修饰性作用的词汇。因为“诗人”这个带有特指性的名词是神圣的一种象征,它具有自身独立和特定外延的内涵。诸如“农民诗人”“工人诗人”“战士诗人”“乡土诗人”“美女诗人”等等,它在限定“诗人”区域性前提的框架下,扼杀了诗人对于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包容与博大宏阔的想象。


       王耀东的大量诗歌中充满了乡愁的指向和怀旧意识,他一次次完成着对于故乡乃至亲情(母亲)的精神守望与情感寄托,从而在诗歌中竖起一面人性、向善、和谐、完美的大旗,他勇敢而固执地率领千军万马(艺术的符号)穿越冰冷的现实,跋山涉水去寻找那片虚拟的或真实存在的故土,意在寻求一份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慰籍。在这里,王耀东诗歌中最黏稠、最湿漉的部分已不是泪水意向的生成与情感变换的流失,诗人往往用诗歌中长短的诗行来作为攀爬灵魂高度的阶梯,他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种子(诗歌、书法、绘画)深埋于脚下的泥土。


       诗人持久地跪拜于艺术的殿堂,匍匐于灵魂的神龛之上,在辽阔的星空之下守望着生命的魂艺术的根。诗人只能在梦的框架中,去一次次地完成一个人的长征,他更多的时候愿意将孤独与自由涂上阳光的色泽,他渴求让松软土地长出芬芳的语言,让所有的房屋、村落充满阳光。他希求心目中的山水、花鸟都是写意的自由与充满活力的山水和花鸟,于是他用大胆而夸张的笔墨(书画作品)将梦幻延伸、放大,他用湿漉漉的失火的语言(诗歌)去将漂泊无依的魂定格在生命与艺术的彼岸。此时,作为诗人、书法家、画家的王耀东,已出色地完成了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建构与艺术交融,并通过意向、气韵、笔墨的有机溶汇、渗透、相互生成,实现了自己的最大限度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诉求。


       作为一名成绩斐然的诗人、书画家,王耀东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出版了诗集《在历史的眼睛里》、《逝去的彩云》、《不流泪的土地》、《王耀东诗选》、《插翅膀的乡事》、《草帽下的玫瑰》等13部,散文:《走在故土》、《梦里寻它千百度》等2部,论文集《一步之间》、《躲在天堂里面的眼睛》等三部,长篇小说《好一朵玫瑰花》,电影电影文学剧本《郑板桥传奇》等15部集,主编《中国诗选》(中英文对照本)、《世界华人诗存》、《中国新乡土三十家》等五部。创作完成了大量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书画作品。

     


       乡土情结的彰显

     


       应该说,王耀东是个有张力、有气度、有良知、有担当的严肃诗人。能够证明这一点的,缘于他诗歌中大量亲和力、渗透力、感染力诗句的铺陈,缘于他作品中充溢着善良、正义、怀思、乡情、泥土等正能量的生成。


       诗歌的分量,更多的缘于情感与正义的分量。当然,这里所谓的“分量”,是指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总和。可我们面对当下如飘絮一样轻薄、浅薄的所谓诗歌满天飞舞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对着月光洗心革面地读一读王耀东的诗歌,不知将会做什么样的感受。


       下面就王耀东的组诗《陶罐  母亲》,来谈一下他诗歌中乡土情结与亲情意识的彰显。


       在这首近500行的组诗中,由《陶罐 母亲》《乡村泥瓦匠》《灶膛的故事》《她的影子》《一对蚂蚁的寓言》《制约在头上的光束》《寻牛》《种子的魔性如果你睡了》《自己与自己相反》等诗组成。全诗各个篇章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整体气韵一气呵成,其旋律是沉重的、深厚的那种对于原始情愫的歌咏,缅怀、思念之情一如大海的波涛,汪洋而浩瀚,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诗歌品质和人文修养,使作品具有情感的张力和生命的纬度。


       诚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我喜欢母亲/提着这只陶罐去打水//没见过她如何去关注路边那几颗小桃树/也没见谁来帮她一下/古老的黑洞洞的井/是我读不懂的文字  沉默的等待/母亲在此弯下腰来  教我/她背上落满厚厚的雪花//我最喜欢听那条粗粗的井绳/磨动井口的那种旋律/丝丝拉拉的就这样磨响了家中最有活力的岁月/抬头之间  漫天的雪花远了/眼前的春华开了

    ——(摘自组诗《陶罐 母亲》)


       老家的灶台/确切说  是立在一个史前的岩洞里的神话/是做母亲的手/命名它为家中最闪亮的地方//灶中有火  家中的日子/就是数不尽的珍珠/脸上的春天就如熠熠生辉的阳光/乡下的梦境从来不用模仿/只要灶中的火花闪亮/夜色的寒星就不用专门去采集——(摘自组诗《灶膛的故事》)


       在草坡  在路边/一个珍贵的时间/我要找到我的牛//黑暗中  有牛卧地/阳光中  有牛吃草/有牛在 感到这是自己的天地/雾没有散尽的时候/露珠还在草上睡觉/我和牛  奇缘般溶解在水中//夜色悄悄走来/时间贩子也会盗窃月光/语言有语言的弹性/牛也一样  小鸟在它身边叫它一声/它也抬起头来  咀嚼草上彩霞——(摘自组诗《寻牛》)


       他从不关心早晨的阳光/又落在谁家的窗台上/石榴花此时又开在哪个季节//唯有的喜好  就是/玩弄脚下那些土坯  石块/是旋转在左手  还是用汗珠代替水滴/一次次把石头立起来当汉字读——(摘自组诗《乡村的泥瓦匠》)


       在诗人眼中,母亲手中的陶罐已不是现实物体的器皿工具,它是血脉传承的一幅古老的图画,是斑驳陆离的象形文字,此时的诗人试图读懂它泥土结构中的最初的含义并感受他来自体内最原始的温度。那陶罐是意向中母体象征的陶罐,他行走于诗人骨血之中,半个世纪以来从没有停止过行进的脚步。还有那口黑洞洞的井,充满了阴森和恐怖,以至于在诗人面前是读不懂的文字。如果说陶罐蕴含着母亲以及母亲生命意志的写照,那么那口黑洞洞的井,则是那个年代漫长、苦难、艰辛岁月的隐喻和暗示。


       很显然,陶罐生成于故乡的土地,他俨然是母亲生命中的唯一的太阳。他是诗人行走着的匆忙赶路的回乡的脚步。可以这样理解,母亲手持那只斑驳的陶罐,盛满的不是心酸的泪水,也不是游子浪迹天涯的足迹,而是岁月的激流穿越母亲的心房所发出的声声不息和呼唤。在诗歌中,诗人刻意让母亲手中的陶罐幻化成每一次的日出或每一次的日落,他是行走的太阳追赶着自由的方向。他让诗人一生的诗句都充满温情和热度,那赶路的陶罐,分明映衬着母亲匆忙的身影。


       组诗中,至于泥瓦匠怎样一次次把石头立起来当汉字来读,灶膛的火光又如何燃不尽绵绵不绝的故事,而“她的影子”分明已在记忆中长出枝桠,突然有那么一天悄然地爬上长短不齐的诗行,然而牛是幸福的,在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我要找到我的牛等等众多意向的铺陈,都将是作为“陶罐  母亲”的副题而存在,它们作为必要的陈述和基础性的铺垫,让陶罐与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而立体化。作为完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诗歌审美向度的挖掘,组诗《陶罐 母亲》以达到相应的艺术高度,堪称王耀东诗歌最具代表行的近乎经典式的作品之一。

     


       诗书画三位一体效应的再现(凸显)

     


       毋庸置疑,作为诗人的王耀东,他出色地完成了从诗歌到泥土的一个人的长征,完美地实现了从诗性到乡情(亲情)美学意义上的飞跃。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具备了柔性与刚性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情感交融,从而让他的诗歌充满一种向善与博爱的力量,而情感激流的涤荡、注入,更让他的诗歌柔情万种动人心魄。


       对于美的追求与表现手法的不同,更多的则体现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上。与诗歌的细腻柔情相比,他的书法则淋漓尽致地倾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古朴与拙意,行笔之中不乏原始形态之美感,一笔一划走势之间奇险而不越章法,大胆而不拘古意。其笔力纵横捭阖,笔意行云流水气势不凡,给人以拙中见美而美不在拙的审美意境。


       再看诗人王耀东笔下的水墨画,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人物明显带有大写意的用笔技巧。而正是这种不乏唯美与诗意的肆意铺陈,让画面顿生一种大气、洒脱质之感。温婉的细腻中有风云乍起吞吐江河的豪迈气魄,让画面浸润于一种动感的音律之美。比如芭蕉树上那个不无夸张姿势的硕大的芭蕉叶之下,安详地静卧着的那两只憨态可掬的鸭子形象,如此一夸张一写实,一静一动的视觉落差,让作品极尽美感与魅力,而笔墨语言的跌宕起伏形成山水、静物存在的立体陡峭之势,视觉的冲击力加之画面气韵美感的凸显,更加增添了绘画的艺术魅力。


       不难看出,同样是一支笔在王耀东的手中却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诗歌的柔情真诚,书法的古朴大气,绘画的写意纵横,充分而合理地构成王耀东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审美意境。有机的互补与个自独立的彼此渗透和共融,构成王耀东艺术追求与艺术理想的最大成就,从而形成诗人、书画家王耀东不同于泛泛艺术家所独有的至诚、古朴、典雅、高蹈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品质。


       行走的陶罐,让诗人在母亲的意向中汲取了情感的激流与艺术的生命之源,而诗书画各自表现形式完美的嫁接、融合,使得王耀东在诗书画作品特立独行的探索中取得斐然的成就。


       当诗歌成为全人类的良心,诗人就是那只行走的陶罐。


       文中观点属一家之言,谬误之处愿与方家商榷。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