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这个词汇对我们从不陌生,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系统里它从未消失,而无论是对他者的尊重还是对自我的尊重都在自我的价值体系里糅杂成长,影响着我们走过的每一步。
尊重也许有很多涵义,尊敬、自尊、庄重、敬重、敬畏等都在这个词汇周围浮动,每天影响着我们对自身和对周围环境的评价,从而让我们调整自身的价值标尺,做出有意义的行动。它也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里,成为建构社会文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它只是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的辐射下,出现很多与之有关的有意味的形式。
在家庭里,我们被教导要尊重长者,对长辈以及家族的观念,某些认同一般我们不可轻易挑战。我们不可轻易和长辈开玩笑,顶撞长辈的言行总是遭到某种程度的谴责,古代有“孝悌”之说,其实都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说法。
在学校,我们被教导要尊重老师,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意味着某种不可挑战的权威,尤其在我们中国,我们很少在课堂上质疑老师,即使老师犯了错误或者教授的知识有误,一般我们也是缄默不言,或者友善的提醒如果不小心让老师难堪,也许后果很惨重。
在单位,在社会我们被教导要尊重领导,体恤他人,在与人相处时,不可锋芒毕露,要懂得说话的艺术,懂得迂回战术,懂得圆滑,讨人喜欢。
还有,我们国人历来尊重天命,相信某种因果循环之类的学说。
以上种种尊重我认为,如果发自我们内心的真诚,是内心种种朴素愿望的表达和自然流露,当然是好的。这样我们就会在这种庞大的“尊重”文化氛围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意和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从而会促使我们努力构建人性的真、善、美,提升修养,内心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我们文化语系中这一词汇带给我们的启迪呢?
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国人“尊重”观念的沦丧。
尤其在今天,社会处于急速的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解决的方案远远不够,有待长远地改进、完善。例如,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虐待动物现象、局部地区的民众暴动等,这些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内心已经沦丧了对“尊重”二字的敬畏之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还有自我的内心世界都缺乏一种起码的负责的态度,在欲望的海样里浮沉,人性腐化、堕落。
当然,也许这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否定我们内心的某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既因为内心某种美好、安宁文化家园的丧失,也因为我们现在还找不到解决的出路而至苦闷。
这时有一些学者、文化人就主张复苏传统文化,这几年的“国学”热就在这样的要求下兴盛起来。我们正苦于寻求精神的立足点而无获的时候,国学的精髓让我们反观自身,反省人性的种种幽暗不明
之处,为我们提供一个明朗、纯净的栖身之处。这是好的,但是我认为复苏国学,我们只可取其精华,绝对不对搞形式上的复古主义。
当然,谈到这里,“尊重”只是一个引子,引发出我关于其意义辐射的多重思考。
还有一个较为极端的现象是,我们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被“尊重”所“绑架”。上面也提到过几种情况,例如对长辈、对老师、对领导的尊重,这种敬畏、谦卑型的情感如果过度,就会变成一种迂腐、呆板,整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批判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停滞不前。我们的四书五经以前宣扬的伦常纲领就是对人性的无情戕害,今天这个想象当然没有那么严重,可是有些人仍然明显地受这些思想的荼毒并且缺乏反省认知。
现在社会文明、开化多了,但是我们在社会规定性的权威面前,五四提倡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走到这种境界还有很长的路。在长辈、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内心似乎从未“断奶”,幼稚的言行并不乏见。新的信息沟通方式让人的情感更加封闭、病态,漫天的不满和辱骂在网络世界中纷纷扬扬,但是现实的境遇是什么呢?真正、健康的尊重在哪里?我们疾呼怎样的社会和素质面貌?在各种利益的博弈面前,怎样小心翼翼安置“尊重”二字,需要长久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