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李少君:当代诗歌的美学构建
    李少君:当代诗歌的美学构建
    • 作者:李少君 更新时间:2022-03-08 04:15:44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65
    [导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今天的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我们确定的题目是“当代诗歌的美学建构”,新诗百年论坛很多是讨论一些历史话题,我参加过两次,好多是回顾性的,但是这次恰恰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话题。诗歌在中国历史上特别特殊,我个人的理解诗歌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一个基础,就拿“诗教”来说吧,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教育,虽然原来的意思可能是教育的意思,《礼记》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就是到了一个国家看看他的教育,这个国家的人若是温柔敦厚,一看就知道这是“诗教”的结果,就是说这个“诗教”的作用很大,经过“诗教”的人就比较文明,没经过“诗教”的人就比较粗鄙,这是“诗教”最早的意思。但是我觉得这个“诗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养,比如说孔子在《论语》里面经常夸一个人时就说:“可与诗也”,可以一起谈论诗歌,就证明这个人水平很高。另外,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中国是一个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那种绝对的宗教的国家,诗歌在很多方面起到了类似宗教的作用,就是给人们的心灵提供安慰和信念。而且,你如果不从宗教的意义来理解中国的一些诗歌,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从小就要“熟读唐诗三百首”,那么多的诗歌琅琅上口,广为传诵。

    苏东坡有一句诗,这句诗很简单,大家会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那人有悲欢离合也就变得很正常,这是一种自然观,把自然作为人事的对照启迪。所以当你痛苦的时候离别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你想想这句诗,你就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安慰,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那么人有悲欢离合这也很正常。像这样的诗句,就起到一种安慰心灵的作用。

    在古典诗歌里面,诗歌的美学的意义是很明确的,基本上是由唐诗建立的,唐诗就提供了美学的形象,建立了一个意义世界。李白是一种豪放自由的形象,杜甫是一种深情的形象,王维是一种超脱的超越的形象,白居易可能是一个比较闲适的这么一种形象,我们想要表达自由豪放的时候,就会朗诵李白的诗歌;忧患的时候,可能会朗诵杜甫的诗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比较超越的时候,可能会想起王维的诗歌,“人闲桂花落,鸟鸣春山空”……唐诗提供了一个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世界中,你的心灵得到了安慰。

    当代诗歌曾经有过比较短暂的辉煌,就是1980年代的时候,八十年代的一些诗歌影响巨大,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个精神方向和行动指导,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在当时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并且是通过美学形象提供的,比如说北岛的“我不相信”,带有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性的思考,成为精神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开端;舒婷的系列诗歌,表达一种回复人心人性的美的追求,《致橡树》呼吁男女的平等和真正现代爱情等等,以女性的美好情感心灵,重新恢复了日常的生活的美的定义;包括我们在坐的叶延滨老师写的《干妈》,其实在意识形态很僵化的一个年代里面,对一种亲情和母性的呼唤。我们现在回过头看,可能会惊讶这些诗怎么当初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些诗歌文本,给整个社会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和美学意境,继而提供了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价值就是:“以人心为依据,以人性为法则,”承认个人权利价值,主张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追求自由、爱情和美,呼吁平等、正义和社会公正,最终开启了思想解放运动。

    当然,诗歌除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诗歌毕竟还是艺术,从艺术的角度,当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后来诗歌的轰动也难以持续。比如当代新诗其实受翻译的影响比较大,最早有一篇文章,叫《令人气闷的朦胧》,批评朦胧诗晦涩、艰深、不生动,意思含糊不清,不明确,所以说朦胧诗让人读不太懂,为什么读不懂呢?我觉得可能有几个问题,一是新的美学形式和原则之下,新的表达方式还在尝试探索之中,还不成熟,还不完美,往往一时难以让人马上接受,让习惯传统僵化美学的人看不顺眼;二是自身可能也有问题,朦胧诗人是由都灰皮书接触西方现代诗歌,受到激发启迪后开始诗歌创作的,灰皮书就是当时限于高级干部阅读的翻译书,但翻译本身因为转化等问题,就会有语言或理解的不通畅,朦胧诗人阅读这样的翻译作品,语言就会受到影响,不是一种流利的表达,当然,现代感和现代意识在中国本就匮乏,我们只有古典文学的资源,和很少的五四及三四十年代的现代诗资源,因此只能向西方现代派学习,这就难免出现晦涩、干瘪及枯涩等语言上的问题,因此很多人觉得“读不懂”。

    那么,如何创造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其实还有一个过程,创造出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典范的现代汉语诗歌,还需要诗人们共同努力。现在诗人好像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具体的诗作及诗人的影响,还没有恢复到1980年代的一种高度或者一种状态,还缺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诗人和诗作。1980年代,美学问题被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当时有一股“美学热”,思想解放运动是从美学启蒙开始的,因为感性冲动总是走在理性思考前面的,感性也总是最敏锐地感受时代精神和特征的,所以美学充当了思想的前卫。现在这个问题也应该提到一个重要位置。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当代诗歌要努力建构自己的美学形象,给世界提供新的价值,建立一个新的意义世界,我觉得这也是新诗百年的一个巨大的课题。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个理解当代诗歌的角度。我前段做了一个演讲,在北方工业大学,叫“当代诗歌四十年”,我主要是从朦胧诗算起,我把当代诗歌四十年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向外学习的阶段,就是指朦胧诗受翻译诗的影响很大,朦胧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时代的精神和主体性很明显,但是在技巧上或者在语言上,是对西方现代派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中文版。宇文所安就撰文批评过朦胧诗人们的所谓“世界诗歌”意识,认为缺乏中国性和独特性。

    而且,准确地说,朦胧诗人们因为大多不懂外语,读的其实还是翻译诗歌。翻译家在1980年代地位非常高,王小波就说翻译家对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五四以来的文学。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时有个诗人也是个翻译家,叫做穆旦,九十年代时候,王一川搞了一个新诗排行榜,他把穆旦排到第一,当时很多人就不太同意,就认为穆旦远远不如卞之琳、艾青等等。卞之琳把中西诗歌融汇,穆旦则以“非中国性”著称,而且他的很多创作翻译体的痕迹很明显,有很多创作是不自觉的会把西方的一些诗人的诗经过一种转换变成自己的。但那个时候整个的风气就是这样,西方诗歌被膜拜,导致一个翻译家都被推到第一的位置。所以,我把第一个阶段称为一个对外学习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我认为是一个对内寻找的阶段,这个阶段与时代风气有关,或者说,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八十年代末,有一个寻根文学思潮,九十年代初,又有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到了台湾现代诗歌的影响。台湾现代诗歌进入大陆的时候很奇怪,它是以一种代表古典民族美学的方式进入的。我们刚接受西方现代诗的时候,台湾诗人已走过这个阶段,开始寻找中国古典传统,并且,一些台湾诗人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比如余光中写出了《乡愁》,郑愁予写出了《错误》,洛夫写出了《金龙禅寺》,所以,他们进入大陆时,正赶上当代诗歌也在对内寻找,他们就成为了典范,受古典影响的民族美学典范,迎合了当时的思潮,所以台湾现代诗影响力迅速超过了朦胧诗。

    因为,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朦胧诗读起来比较隔阂晦涩,台湾现代诗的语言很好,很优美,也很有现代感,所以有一段时间,台湾现代诗歌非常畅销,并且启迪带领一些年轻诗人向内转,比如柏桦、张枣等等。

    第三个阶段,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命名,叫“草根性”阶段,“草根性”是一个向下挖掘的阶段。当代诗歌四十年,第一个阶段向外学习,第二个阶段向内寻找,第三个阶段向下挖掘,这个阶段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地方性诗歌的崛起,地方性强调各自的地域特点,背后其实是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背景;“草根性”阶段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底层草根诗人的出现,新世纪诗歌很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打工诗人的出现,后来范围扩大为底层是人,比如余秀华,底层草根诗人的崛起,很接地气,也说明新诗已深入普通百姓和最底层,扩大了诗歌的一个基础;第三个,跟互联网出现有关,就是所谓的“网络诗歌”,网络出现导致口语诗歌流行,这是一个趋势,当然这个趋势与所谓民间化、草根性特点有联系,是这个产生的一个结果。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女性诗歌大规模扩展,我曾经把它称为“新红颜写作”,这是一个事实。女诗人大规模出现,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因为女性占人类的一半,那么女性的创作具有文明史的意义,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第四个阶段,到了新世纪以后的,一种多元共和或者混合型的文化体制和诗歌秩序下,开始进入一个向上提升和超越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未完成的阶段,是刚刚开始的一个阶段。前面说了朦胧诗阶段很多的诗人本身可能诗歌并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他们当时提供了一个美学的意义世界,所以产生了影响。但是,在现阶段,没有出现那种公认的或者影响力巨大的具有个人美学魅力的诗人,现在还处在一个向上提升的阶段,还在成长之中。我们为什么把当代诗歌的美学建构作为一个重要话题讨论,因为它具有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这个阶段完成后,就将是一个新诗的高潮,具有类似盛唐诗歌的意义,提供的一个新的现代的美学形象和意义世界。但现在这个阶段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我不知道,初唐到盛唐是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新诗到目前为止也才一百年年,我这个描述只是四十年的一个轮廓描述,这个话题很值得大家讨论。


    说起百年新诗,其实从五四开始,第一个阶段也是对外学习,包括《女神》等等;第二个阶段,卞之琳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学晚唐,也有对内寻找的意思;但第三个阶段,因为赶上抗日战争,也出现向下挖掘的迹象,比如艾青写底层疾苦,穆旦写流亡生活,还有田间的街头诗,但那时新诗无法深入普通百姓,因为人们无法安心下来学习和写诗,社会动荡啊,这个阶段没法完成夯实整个社会的广大的诗歌基础,所以最后没有展开,那个时候农民怎么可能写诗呢?所以,新诗的进程,被打断了。我们现在总算重新开始,重新接上一些传统,而且可以不断积累,继承,渐变,发展。


    我前一段时间参与边塞诗博物馆的策划,其实边塞诗很有意思,盛唐诗歌主要是两类诗歌,一是边塞诗,一是山水诗。但实际上,现在看来真正的盛唐的美学形象是边塞诗建立的,为什么?边塞诗代表一种自由,一种开放,一种浪漫,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这是盛唐诗歌的美学精髓。山水诗,主要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当然也需要,说明当时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人们生活舒适心情愉快。边塞诗在唐代是一个普遍题材,基本上所有诗人都写,你不去边塞也写,“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看就是送给去边塞的诗人的。王维一般认为是以山水诗为主,但是他实际上写了不少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边塞诗与当时整个的社会风气有关系,去边疆开拓创业,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当时所有的读书人都想跑大边疆去,这个积极主动地心态,导致边塞诗出了很多经典诗歌,与主动性、主动地追求和投入有很大的关系。

    汉学家薛爱华写了一本书叫《朱雀》,这本书写什么呢?写的是唐代很多诗人去西域的时候,还有一些诗人到了南方,到了广东、海南、福建,但是这些诗人大都是被贬去的,情绪低落,心态消极,所以没什么心情写诗,即使写也很难放开,所以关于南方关于海洋的好诗歌很少,只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不多的几首。你心情不好心态不好的时候,确实写不出什么诗来,那个时候生活都觉得很压抑郁闷,看不到前途命运,人就打不开,心胸被遏制住了,想象力也阻塞了。所以,主动跟被动会产生很大的区别。当然,也有些诗人想得开,能很快适应环境,也能写出好诗来。但总体而言,生活还是要稍微有点优裕,起码时间上心态上能相对安闲,才会有创作的冲动和激情,也有时间把情思记录下来,写成诗歌。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