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李倩冉:慢炖的中国
    李倩冉:慢炖的中国
    • 作者:李倩冉 更新时间:2016-03-25 11:41:2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464

     

    黄梵的文字,向来包含着睿智的机警。理性的洞察,落于准确的表述,是他在阅读中获得的体悟,也一步步实现于他的创作,从短篇小说到近来的“物语诗”,莫不如是。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浮色》,更是恍然有了学术专著的面影——不仅仅是体例上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抑或其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渗透。一个智性的叙事人,早已不满足于讲一个感性的故事,小说伸出多重触角,要求读者调用理智参与其中,并尤以历史审思最具特色。

    小说主体的时间外壳,不过只是2009 年9 月的最后一周:父亲雷壮游被从天而降的陨石震晕后住院,不久于人世;儿子雷石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后驾车返乡,一路坎坷,到达医院时父亲已去世几个小时。然而,黄梵在一个中年大学教授返乡路上的思绪万千,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的意识迷乱中,植入了整个20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历史图景。正如题记所言:“故乡仿佛就是我自己”,宏阔的外部世界完全微缩于心灵的一滴,一个生命体携带了全部的历史刻痕。

    隐伏于雷壮游迷乱的神智中,有一个名为“未来城”的历史瞭望点。尽管小说对未来城的构筑,足以引人想起近年来大陆如流感般席卷的科幻热潮,尽管在文学远不如现实离奇的当代中国,“想象力”是作家们亟需补上的一课,然而科幻或幻想本身,并不是黄梵的终极目的。未来城的存在,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小说的历史审视“调焦”。一方面,未来城充满历史的潜望镜:雷壮游通过芯片读到21 世纪大学的闹剧,并颇感惊讶;而他向未来城的居民解释政治任务、积极分子等词语,也让彼时的人类困惑——当下习以为常的经验,因在未来城获得更长的历史焦距而找回了自身的荒谬感。另一方面,尽管在未来城因果律发生了倒置,它本身却是当下社会的一枚果实:由于人类的持续榨取,未来城环境恶劣,人类生命体征愈趋孱弱,远离本真,只能龟缩在科技的外壳中“虚拟体验”,在频繁的甲烷雷爆中惶恐度日;但那时人类所懂得的敬畏、道德与文明,同样也发端于20 世纪的善念。未来城作为末世寓言,照鉴了当下的所有清澈与浑浊。同时,它只能反观,不能更改过往,正如雷壮游眼看着李惠安的死去而别无他法,小说对历史葆有了极大的尊重。

    存在于记忆果核中的世界,被黄梵有意抹除了历史时间节点,这让《浮色》不再匍匐于中国当代小说线性的时间轴和历史主义的枷锁,而是开始一种“布朗运动”。一旦拭去时间的浮尘,你就能发现进步史观的虚妄,从而更清晰地洞见人性的恒常,比如欲望。无论是石柳龙和美妇,还是雷壮游和琼花、云霞,抑或雷石和李慧、耿莎、杜涓,甚至未来城的雷壮游和岩石……大半个世纪天翻地覆的历史境遇中,当代中国人的欲望景观竟如此相似:发自本能而稍显狰狞,不知餍足又千篇一律,以至于这种欲望书写读到后来让人疲惫。而这或许正与作者的意图相关:因含有理性的审思,小说中的欲望从来不是灵魂的栖所,而是一种疾患,是压力下的爆发物,是当代中国的心灵症候,从而几乎不是爱情。《浮色》中,爱情与欲望无关,并从来晚于毁灭。

    尽管冷静而理性,小说却可贵地少有急切的判断。语言谨慎地游走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只是勾连和展现,评判引而不发,充分让人性在小说中博弈,颇耐人寻味。比如雷壮游坚持认为自己“文革”时参加武斗与李平阳烧安国寺有根本不同这一细节。不同于欲望书写的类同,围绕信仰,黄梵呈现了老住持、石柳龙、显信和尚、唐师、雷壮游及其父母、伽德牧师、雷石、无瑕和尚、雷石的信徒朋友等一系列人物的信与不信,以及安国寺、高僧墓园、石家墩、百岁宫、教堂等宗教空间。小说并不鲜明地批判失去信仰的浑浑噩噩,也不一味推举信仰的神性,而是细密地展开信仰的殓布,抖落其中包藏的众生百态。同时,语言的节制使得小说多智慧的洞悉而较少诗思的漫衍,尽管音乐和意绪之间的叠映自有其独到的节奏,小说的诗性不在语言中的情绪起落,而在于人类宏大场景的腾挪,即整个小说所呈现的“去势”:安国寺的数次被毁,雷壮游、云霞的先后去世,耿莎自杀,未来城人类数量稀少并虚弱如《百年孤独》家族最后被蚂蚁吞噬的空皮囊…… 小说尾声,一切落于白茫茫的大雪——尽力编织的浮华世界都统统散去,浮生尘色,终归于寂灭。这也正是标题“浮色”所暗示的:尘世的众生万相、光怪陆离的世事景观,不过只是文明史的浮尘而已。

    至此,《浮色》的历史图景在架构上已从当代小说疲沓的跋涉中飞升起来,足以与世界文学比一比了。我本想精益求精地期待小说于理性的洞察之外注入更多酒神的迷狂,将收拢的再散开,将清晰的重扯乱,把沉淀下去的又激扬起来。而当看到小说结尾历时6 年六易其稿的履痕时,却因不能抑制的感动放下了苛求。打开《浮色》,终于可以尝到用文火慢慢炖熟的中国,好像一碗浓郁的乌鸡汤。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