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杨启刚:黔南诗歌的突围或坚守
    杨启刚:黔南诗歌的突围或坚守
    • 作者:杨启刚 更新时间:2016-03-22 11:16:16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540
    [导读]    在贵州文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具有先锋的作用。其次,影视文学创作多年来一直稳步并呈上升趋势,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贵州文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具有先锋的作用。其次,影视文学创作多年来一直稳步并呈上升趋势,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小说创作,一直滞后徘徊不前,处于尴尬的境地,虽然小说作者们都作了最大的努力,但创作成绩却不是那么的明显,在全省未产生有影响的作品。

    而黔南的诗歌创作,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贵州文坛声名鹊起,出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诗人和作品。直至21世纪的今天,这股创作潮流依然坚挺地前行着。几乎在中国所有有影响的诸如《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诗林》、《绿风》、《中国诗人》等专业诗歌杂志上,都有黔南诗人的作品呈现。黔南诗人的作品也多次荣获“全国鲁藜诗歌奖”、“贵州尹珍诗歌奖”、“世界华文诗歌大赛奖”等省内外较有影响的诗歌奖项;同时入选《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诗歌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民族文学〉30周年精品选•诗歌卷》、《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等多种较有影响的诗歌选本。

    2015年11月,黔南诗人又一下子推出了由作者个人与相关部门共同出资,由团结出版社以丛书形式出版的以“贵州作家文学丛书(第一辑)”冠名的九部个人诗集,这次黔南诗人群体性个人诗集的首次集体出版,是黔南区域诗歌创作的一个缩影。虽然这套诗集丛书的装帧、设计以至作者群的构成还代表不了黔南诗人目前的最高创作水平,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世纪十五年来黔南诗歌创作的一个局部,它对于我们考察黔南诗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这套丛书由九部诗集构成,分别是伍亚霖的《倒叙》、吴治由的《途经此地》、吴英文的《时光沙床》、覃志钦的《栅栏外的月光》、周雁翔的《空蝉》、李金福的《喊山》、朱朝访的《柔软的锐痛》、班方智的《高原风筝》和刘功明的《简单的生活》。作者中年龄跨度很大,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其中四人为“80后”诗人、三人为“60后”诗人、“50后”和“70后”诗人各一人;五人为布依族和苗族两大黔南主体民族诗人。作者中有企业工人、有大学教授,也有新闻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其中,伍亚霖、覃志钦、班方智、刘功明四人均为首次出版个人诗集。
     一位诗人的价值观、文化观、审美观,也就决定了他的创作方向和审美情趣。《倒叙》的女性诗歌,构成了诗人审视众生和生存状态表达的视角;《途经此地》的作品,大多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观照与感悟;《时光沙床》则是诗人自我成长史的叙述,以及内心情感的自我呈现;《栅栏外的月光》是一曲扎根故乡暮色中苍凉的挽歌;《空蝉》汇集了诗人多题材创作的探索之作;《喊山》具有较为鲜明的乡土地域写作特色;《柔软的锐痛》则以日常生活为主基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个体生命哲学;《高原风筝》则是作者在梦想与现实之中,苦苦地反刍着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简单地生活》主要是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山河故土的倾诉与礼赞。九部诗集构成了黔南目前诗歌创作的九面镜子,表现出他们对个体诗学的自觉追求,在各自的作品中探索着自己的诗歌美学,它不仅仅折射了黔南诗人的自我意识,更折射了黔南诗人在创作道路上的苦苦跋涉与追求。他们都在力争寻找诗歌创作的突破口,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创作题材,不断地探索宏大叙事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摒弃那些浮泛、偏执、狭隘、自大、单一的创作心理,努力提升作品的人文关怀和诗歌美学的创造力。
     通览九部诗集,每个年龄段的作者均有自己的审美追求,也有共性的特质,但许多作品还是辨识度不高。如果抹掉作者名字,你无法看出作品出自哪位作者之手。在题材上,个人情绪和乡土情结占据了作品内容的一半以上,大多作品缺乏那种开合自然、意象奇特、大气磅礴、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创作语境、语言方式、创作视野等等方面缺少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挖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就阻止了作者前行的步伐。作为其中的少数民族作者,在对于本民族文化历史进行抒情和深邃思考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
     中国新诗自诞生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相对于整个中国文学,诗歌创作一直走在前沿,黔南的诗歌创作也如此。过往的生活人生,历史的回思追忆,现实的经历感悟,家乡的描摹歌颂,构成了众多诗人写作的雷同题材,而具有个人独特美学的创造性,具有历史的重要性,具有时代的发现性这“三性”的诗歌文本则少之又少。
     相对于黔南诗歌来说,除了上述九人,我们还可以列出一系列名单,他们虽然没有诗集列入这套丛书,但他们的作品已经在整个黔南文坛,甚至整个贵州和中国诗坛也是产生或正在产生一定的影响。梦亦非、刘映春、彭世庄、曾雁平、陈德根、王强、陆大庆、黄漠沙、湄子、张世德、雷裕江、卢恒、吴大勇、韦永、吴天威、陆绍芝……
     如果黔南有机会再出版这么一套丛书,能否考虑到组稿时,主动把他们一起列入。这样的话,就会更加全面系统地显示出黔南诗歌创作的真实面貌和真正水准。
     
     
     作者简介:杨启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评论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作家报》《今日文坛》《山花》等多种报刊,公开出版有评论集《文学新浪潮》、诗集《打马跑过高原》、散文诗集《低吟或晚唱》等五部个人专著。其中,评论集《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抒情》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先后任贵州省都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都匀市新闻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