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焕章:向往高山 向往平原
- 作者:伊焕章 更新时间:2016-02-24 02:47:4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30次
这题目乍看上去是不是自相矛盾?是的,人们往往生活在矛盾之中。久居深山老林的人,一定会向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平原长大的人,也一定会向往高耸入云的大山。人对未见过或不是很熟悉的事物,往往都怀有一颗好奇之心,总想一窥究竟,看清它的真面貌,琢磨一番它的奥秘或者独到之处。
那些远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中长大的人们,可能活了几十岁都没有走出大山,那些陡峭弯曲的山路阻碍了他们向往平原的脚步,也阻挡了他们向远方瞭望的视线,他们一定会渴望离开这个十分闭塞的世界,到眼前没有任何障碍的大平原看看,那样心胸也会随之开阔起来,几十年的憋闷和桎梏也会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们有时想象自己能变成一只鸟儿就好了,可以展翅高飞,越过高不可攀的山峰,俯瞰广阔无垠的平原,亲自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一下平原,看看它到底有多平、多长、多宽,再探探它的边际在哪里,是在大山根儿底下,还是在江河之畔,抑或真的是无边无际。
我在1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三江平原的一隅,始终未能靠近大山一步。因为我家所在的那个县是无山县,全县三千多平方公里竟然没有一座山,哪怕高十几米的小山也不曾存在过。那真是一马平川,一片平坦之地,名副其实的平原。我站在田野里,极目远眺,无遮无拦的,远远见到的只是天空与地面接触的地平线,再也看不见别的什么了,给人的感触是真正的无边无际,整个时空一片苍茫,往往给我带来心灵上的一种空灵的甚至渺茫的感觉,仿佛苍白的有些虚无缥缈。
此时此刻的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呼唤,对耸立于平原之上的高山呼唤,常常遐想着,家乡的平原能够突然出现一座高高的山峰多好呀,真能如此,我的家乡该会变得多么美呀。那就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了。我的家乡有两条大江——黑龙江、松花江,唯独连一座哪怕矮一点的山都没有,好可怜呀。说实在话,我也不是连大山的影子都没见过,我所在的县与临县一江之隔,那是个有山的县。在晴朗的天气里,我睁大了眼睛,向临县的方向远眺,隐隐约约望见了山的踪影,像天空一样呈现出那种锯齿形的深蓝色,而且是两座,一座在东南方向,一座在正南方向,后来知道它们分别有个好听的名字——乌尔古力和别拉音子,从发音看,应该是满语吧。尽管望见的只是山的剪影而已,也多少满足了对山的渴望,如同望梅止渴。那时想,什么时候能走到这两座山的跟前爬上山顶直至把它们踩在脚下该有多好啊。居住在平原的我对大山的向往,亦如同那些藏在大山深处的人们对平原的向往一样,向往的心愿是相同的,只是向往的目标不同而已。
长大后的我,不止一次走进大山,有高高的,也有矮矮的,还有高低错落有致的。刚开始见到山,感觉非常惊奇,这么高,由不可估量的土石方堆积起来的,是怎么形成的,肯定不是人工堆砌的。习惯低头看平原的我,这回对山需要仰视,这样仰视,才能看见它的高大巍峨。站在高山上俯视平原,和站在平原上望平原,不禁有了异样的感觉。感觉平原在高山脚下,似乎显得有些渺小,大山反而显得更加伟岸,雄踞平原之上,简直不可一世。真是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反之亦然。
一度走南闯北的我,不仅见过家乡周边的山,还到过一些名山大川,登临过五岳之首的泰山,还不止一次游览过雁荡山。我为泰山的拔地而起、高耸云霄而震撼,我为雁荡山的奇峰岫岩、婀娜多姿而陶醉。
特别是在深冬时节走进雁荡山的灵峰景区,使我有了更多新奇的感受。时值这个严寒季节的我的家乡,那里是天寒地冻,白雪茫茫,百草凋零,万树叶落,一片枯黄,处处是衰败死寂的景象,而雁荡山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寒冬的脚步好像还没有迈进这里,这里依然是花红树绿,欣欣向荣。给我带来惊喜的是,本来花期早已过去的桂花树,还有几朵迟开的桂花正在向游人散发出特有的芳香。那热带树种——棕榈树硕大的叶片让我们感到这里仿佛正处在盛夏之际,离冬天还十分遥远。高大的榕树好像正在与比它高的多的山峰试比高,茂盛而蓬勃,长势正旺,挺拔向上,势不可挡。
雁荡山是一座不同于其它高山的山,自然有它的一山独秀,它堪称世界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使出全身的力气,不断向灵峰的登峰奋力攀登着,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我们钻进灵峰古洞时,已走进了山之腹地。灵峰俗称倒灵峰,原有佛寺依洞而建,于600年前因断裂构造发生山崩地裂、滑移崩落、堆积架空而成,内藏七洞,洞洞相连,迂回曲折,形态各异,为元代地质灾害遗迹。
由此可见,高山并不那么坚固稳定,在地壳变迁面前,它也是无能为力。可谁又会想到,600年前对于这座山来说遭遇的是一场灾祸,600年后这里却成了令无数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不能不说这里是因祸得福。由此看来,“祸兮福所倚”这句话自有他的道理。只不过需要时间来解读之。
对一座山的观察,仅仅从外观欣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步入它的深处,所说的深处是哪里呢,我认为就是藏觅在大山深处那些颇有一番讲究的洞穴了。告别灵峰古洞,我们来到了颇具宗教色彩的观音洞,此洞倚岩而建,共设九层,最上层大殿,塑有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入山门是天王殿,塑有四大金刚。洞内天然景观有一指观音、侧面观音、土地岩、洗心泉、碧玉天等。唐咸丰年间,有高僧普孜,独居洞中。从洞名看,这里是施福向善之地,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在此,屡屡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可能因此把“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三字经》的开篇之语。大山的本性也是如此吧,它年年代代默默无闻地矗立在这里,守候在这里,一动不动,她仿佛在这里护佑着生活在它周围或者怀抱里的人们,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安居乐业。如今,雁荡山等全国许多风景秀丽的著名大山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依山而居的人们享受着大山无尽的恩惠。而它对人们并没有什么奢求,也不想对人们构成什么威胁,更不向人们索取什么。与人相依为伴,世代不分。人们往往认为大山是有灵性的,所以对大山给予仰视,许多地方都有祭拜山神的习俗,对高高在上的大山崇拜有加,世世代代敬仰。
我对大山的向往,不只是因为我生长在平原,更有上述所说的缘由。我想,那些向往平原的人们,也不只是因为自己生长在大山里的缘故吧。
伊焕章系中国国际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绥滨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奥里米文艺》文学期刊执行主编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