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孙瑜:泥土的歌唱
    孙瑜:泥土的歌唱
    • 作者:孙瑜 更新时间:2015-12-30 03:00:11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59

      神垕的雨,比“谷雨”早到了两天。此时的土地,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正需要雨水的滋润。没有人知道神垕历经过多少节气的更替,这片神佑过的泥土,如同灵泉寺前那尊模糊了年轮的老银杏树,历经千年沧桑,仍在默默庇护着身边的神垕人。
      淋着细雨,行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十里长街”,抚摸着钧瓷碎片砌就的古朴斑驳的围墙,与街道两侧老屋们从房顶或墙头冒出的各种杂草,一同享受着春雨的清沥。随手推开街边一扇破旧的木门,“吱呀”一声,会突然看见一条幽静狭长的小巷,尽头还会出现一个更窄的小门,引至迷宫般的庭院和窑炉……这一砖一瓦一阶一石,哪个没有一段尘封的往事?
      神垕得名于“土”,亦成名于“土”。“垕”字音同“后”,“后土”古语指“地、土神”,这个地名便已显示了这里曾经的尊贵,遗留下来的明清风格的古街亦说明了曾经的繁荣。
      自人类在一万五千年前获得了这项革命性的技艺——借助火和水将泥土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陶”,泥土不仅有了全新的样貌,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能。至少在4000年前,作为早期文明先锋的中国先民,便开始使用陶轮了,借助陶轮的转动,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作为一种在民间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想象的陶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至商代中期才开始将陶器与矿石原料相结合,烧制出了早期的原始瓷。到了宋代,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将光洁晶莹的瓷器融入了艺术的灵魂,创造出无数让人心醉神迷的稀世珍宝。
      中国五大名瓷,以钧瓷为首,开启了世界陶瓷史上高温颜色釉的先河,成为宋、元、明、清四朝钦定的宝瓷。所以自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大贾在神垕附近买田、置地、经商,繁华的老街就是商业中心,庙宇、古民居、炮楼鳞次栉比。“进入神垕山,十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这些形象的诗句,帮我回忆和想象着神垕古镇昔日的辉煌。
      古街的中部是“窑神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为神垕“钧瓷之都”的标志性建筑。殿内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窑神孙伯灵,即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因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炭炼丹,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司土之神”,即历史上曾“陶河于滨”的舜帝;第三位“司火之神”,相传乃一位跃火祭钧的民间奇女子。除了最有名的“窑神庙”,神垕还有祖师庙、中王庙、泰山庙、长春观、文庙、火神庙、吕洞沟庙、关爷庙等寺院庙群。每一尊神像背后,都有着一段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可想神垕当年瓷业旺盛、经济发达的盛况。
      是否由于众多神灵的庇佑,神垕的泥土,才有着特殊的神与特殊的奇?
      要知道,那绚烂变幻的色彩完全是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中自然形成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色彩非常丰富,素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钧瓷,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图案,妙趣横生。
      神垕的钧瓷工艺技术要求极其严格,某些关键环节如釉料配方和原料比例被代代口耳相传,成为不宣之秘。要制作一流的钧瓷,应选用最佳的原料,经风吹日晒、雨淋滋润软化陈腐后,再碾磨粉碎、筛网过滤、池中澄泥,然后将钧泥反复拍打、搓揉,才能达到要求。一些简单平凡的工艺亦同样重要,同样对钧瓷作品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加工、造型、制模、成型,到素烧、上釉、釉烧、检选,有八大生产工序,这是现代的制法。而在古代,则有“七十二道工序”,哪道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所谓“十窑九不成”。
      “尘归尘,土归土”,在神垕的窑口前有着特殊的解读。神垕钧瓷的陶坯入窑前没有任何绘画,其釉色纹理全靠釉料在窑内高温中的流动。成与不成,只有在开窑的瞬间,才能揭晓谜底。烧成的,就是流传千古的钧瓷,烧坏的,则是无用的浮尘,哪怕有一点瑕疵,也会被在窑口前当场砸碎,这叫“去次存珍,铸就钧魂”。历代的大师们都着迷于钧瓷的窑变,也纠结于钧瓷的窑变。
      钧瓷与其他瓷种相比,还有个神妙之处就是开片。开片又称“迸瓷”——看似锤击、触之无痕,晶莹剔透的釉面下,纹理清细可观。常说钧瓷开片60年,其实只要钧瓷存在就会开片。钧瓷开片的大小,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开片爆发力强,声音就大;开片小,声音就小。如古琴被夜风拨动琴弦,如开冻的冰河被飞鸟啄裂,如成熟的坚果在熟秋爆开,如夕阳被夜幕卷进最后一抹余晖,或清脆,或委婉,或悠远,或深邃,或曼妙,或迷离……夜深人静,聆听钧瓷的开片之声,简直如沐仙音,心神俱宁。   开片声声,宛若泥土复苏的呼吸、生长的脉搏、行走的心跳、虔诚的祈祷。神垕的钧瓷,每一件不仅有着泥土特有的淳钝表情,有着泥土才会吟哦的故事,还有着泥土低调清寂的歌唱。这每一件,都在窑变中自己成就了自己,火铸钧魂,奇在涅变,其色其形皆为天成,正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万物之道。
      春雨仍然下个不停,我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鞋子沾上好多泥。我愿意,带着这神垕的泥土继续行走,继续聆听泥土在神垕的窑炉中忘形歌唱!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