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解永光:海云何处望天涯
    解永光:海云何处望天涯
    • 作者:解永光 更新时间:2015-12-10 03:11:2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07


    青岛四方有个海云庵,查海云资料,知道哈尔滨市松峰山石景峰下有海云观,那个观是道教全真派圣地,始建于金代。海云,庵号学观号,明代建庵后,也是道教全真派在此活动吧。庵前有海云广场,四方的一个休闲锻炼带孩子的场所,站在庵大门上外望,左边右边是杭州路和兴隆路,都是地方的要道。
    为了了解海云庵历史情况,前些日子又到海云庵去看过一回。近中午的阳光很好,门口的简单介绍看得清楚明白:海云庵道观建于明朝成化元年(公元1465),庵内银杏也种于明朝。大门现在是海云街1号。庵占地800平米,建筑330平米。门上“海云庵”三字是赵朴初题写。进了大门有庵的护法神王灵官塑像立着,“王灵官护法神”六字立于玻璃屏后,门外道教基础知识介绍讲到道人称道长,这次我们没进庵也没见到道长。
    海云庵名庵,庵,小草屋,茅屋。海云庵所住都是“道姑”,道教修炼者。以前有一次去看见三两位在庵的出家人——道长,不是尼姑形象。

    海云庵西面有条水沟。海云庵后面的居民住房建筑成片连绵,早已不是当年四方村北边的模样。后来的四方区建设者,在这要保存保护下去的文物古迹(旧庵)周围,增加一些怀旧忆古情绪,建了几处牌坊,在民俗文化街上几处居民楼的腰部上下,还镶了琉璃瓦排列的旧屋檐,不能造出古街的模样,也是想要增加些民俗文化气息。
    有个牌坊立柱上镶挂了有关“海云”的楹联,道是:楼观碧海千层浪 门纳白云万里天。横批位置七个字是“海云民俗文化街”,街名。楹联所写,确实能增加人对自然的亲近感,碧海千层浪,白云万里天,多么优美纯净的环境!上下联的第四个字抽出,“海云”成立,“海云”有了这样的“出处”。楹联是近人张杰三所书,未标出处,不知撰者。地方风光只能是怀想的模样,如街头牌坊上镶的楹联所述,上楼能望见西面的大海,不过那是古代这座庵周围的环境,现在则望不见海了,兴隆路以西以南主要是铁路及机车车辆工厂,近处则是四方地方的居民楼很多排,海景已经不是道人做道场之后所能远眺。那片海是胶州湾的一部分,登楼观海,眼光怎样,胸怀如何,上联里没说。

    下联“门纳”对“楼观”,“白云万里天”对“碧海千层浪”,目光,眼界还是很宽广很阔大的。门纳的纳字,意容纳,接纳。“有容乃大”,说容得下。既楼观,又门纳,或许这就是海云庵庵名的立意,海云庵的功用。从有此庵开始,学习道家学说,按照道家学说修炼;这幅楹联还真有道家文化、道家修养的一些境界——千层浪,万里天,世界是无限广大的,实的有海水海波,千层浪是海的运动,这种运动从来就有,永不止息。人观海浪之后,胸怀应该随着阔大开放,万里云天也能装进胸怀,就像俺这庵的大门一样,这是虚的一面。楹联虽然平常,也嵌了庵名,有道教意蕴旨趣在。楼观是行,行动;门纳是思,心理接纳。合起来说,在海边这样一个地方,登楼远望碧海浪波翻涌不息;庵门启发人们,胸怀心地要坦荡平阔,如门所纳——万里云天装得下。这都是出家人的修炼所该追求,所要通达的。

    建庵那时候,海云庵所在是胶州湾东岸的海边坡地,这些地理环境可能从古没有大的变化,有水沟从西边南流入海(或从南边西流入海)。有采访材料说,日本人修建纺织厂(解放后称国棉一厂、二厂)时候海边就有填海造地。这水沟离开海云庵坡地,向南流淌,沿着青岛的大型国有企业——四方机厂东墙外流进海泊河。想象一下那视野,从海云庵一带若有高处楼窗往外看,应该看见海边湿地,海边沙滩;海潮满的时候,看见“碧海千层浪”应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民居多了,企业多了,道路多了——胶济铁路通过,铁路两边公路也多,高烟囱,高车间厂房,绿树绿草不见,一改当年海滩湿地风景。“门纳”句也有如联语的所见,海云庵出门南望,大地空旷,虽然再向南去,地理上是现在汇泉(古代会前)地方的山岭:东边太平山西边青岛山,两山以北有贮水山。但是明代时候还没有当代这么明显,在庵门门框之内,远望只有蓝天白云,“门纳白云万里天”。

    海云用作庵名,字含青白,自有深意。清朝胶州诗人高凤翰有诗句云:海云何处望天涯。(《自绩溪还歙山行感事作》见诗集第166页),诗为其在南方为吏时所写,绩溪、歙山,在浙江安徽交界地方。诗曰:
    桃源历尽古桑麻,大障山头伴使车。绿玉万竿临水竹,锦屏五色映山花。
    断桥路滑忽愁渡,细雨春寒转忆家。惆怅仙源成极目,海云何处望天涯。
    集中有释“海云”曰——海云,喻诗人故乡,滨海之胶州。这样句意可能是:海云故乡在哪里呢,就在望中天涯一带。——直言之,即故乡虽远不可及,也在望中。字书里没有“海云”成词,则高凤翰诗里“海云”二字与海云庵无关;诗里是写故乡实景——有海有云的家乡,家乡在何处?远在天涯以外。在外为吏,难免有乡愁。时代前进,社会发展,青岛市北区(原四方区已经划进市北)海云庵周围已经面貌巨变,而古人这感事诗句亦可借用来慰打工者的乡愁,而在外奋斗创业者可培养“观碧海千层浪,纳白云万里天”境界。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