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鑫:他,揭开了“神秘湘西”的面纱
- 作者:张志鑫 更新时间:2015-11-17 05:22:51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15次
[导读]访《湘西秘史》作者李怀荪
认识李怀荪老师,是在2011 年本报组织的“沅水溯源”大型采访活动中。当时,作为总编室主任的我负责接送李怀荪老师给参加采访团的记者们上课。在沅陵宾馆的小会议室内,来自贵州和我省周边市、州的三十余名记者和媒体负责人济济一堂,都在听李老师讲授的“沅水流域的风俗与文化”一课。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课时,却因听讲者的痴迷和不断提问,被拖延至三个半小时还意犹未尽。考虑到李老师的身体健康和其他活动的安排,领导暗示我强行从会议室将李怀荪老师“接”了出来。
从那一天起,我完全被这位古稀长者所讲的湘西民俗所吸引;也是从那一天起,我才知道了一部叫《湘西秘史》的长篇小说;更是从那一天起,我的内心就萌生了专访李怀荪老师文心历程的冲动。
2015年深秋,如愿以偿。在市艺术馆的家属区,我走进了李怀荪老师书籍堆积如山的小书房,同时也走进了他个人的学问人生……
李怀荪出生在会同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早在三岁时,他就因患小儿麻痹症,落得双下肢残疾。1955 年,初中毕业的他当了一名“回乡知青”。白天,他上山放牛;晚上,他义务教农民夜校。当时带着他放牛的几位老者,个个都是“喜乐神”,整天山歌不离口。生动无比的山歌,深深吸引了李怀荪。于是,他便开始用“豆腐本子”(一种豆腐块大小的本子)抄录山歌。不到两年,竟然抄录了二十多本。这时,年青的李怀荪才猛然发现,在这方贫穷落后的土地上竟有着无比富裕的文化宝藏。1960 年底,在县歌舞剧团做专职编剧的李怀荪试着写了一篇9000 字的短篇小说《韩大爷》,寄给了当时的《湖南文学》,没想到竟然在1961 年3 月以头条发出,那年他21 岁。后来,从北京调回湖南任文联主席的周立波同志看了他写的小说后颇感兴趣,曾特意找他促膝长谈。一代名家的鼓励,坚定了李怀荪推开奇幻文学世界大门的信心。
一个难得的机遇从天而降,落到了李怀荪的头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启动了“十大文艺集成”的编纂工程,其中便包括了《中国戏曲志》。戏曲志的编纂,要从全国各地的地方戏剧种开始。由于他早年曾在辰河戏剧团工作过,后来又参加过辰河戏艺术遗产的发掘,《辰河戏志》的编纂任务就这样落到李怀荪的肩上。有人说,要了解湘西,必须要先懂得辰河戏。这时,李怀荪意识到从研究辰河戏入手,拓展到对湘西历史文化的研究,是一个绝佳的途径。1982 年春天,他用了半年多时间,对怀化周边地域的六十多个县逐一进行了考察。每到一地,少则停留一、两天,多则要住上三、五天。他查阅地方档案文献;拜访民间辰河戏艺人;请教当地宿耆名流;实地勘察建有戏台的庙宇、会馆、祠堂……这些地方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民族关系、水陆交通、宗教信仰,经贸往来,风俗民情等等。一路走下来,他搜集到了编写《辰河戏志》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对这一广大地域的历史文化、地理民情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其中,他走得最多的地方是泸溪县的浦市镇,前后有十多次。这里是湘西最早的商埠,同时也是辰河戏的发祥地。在上游的洪江兴起后,它便逐渐衰落了,而这里的文化脉络,却一直保留了下来。1984 年,《辰河戏志》编纂完成,李怀荪被借调到省里的《中国戏曲志· 湖南卷》编辑部协助工作,前后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其间,李怀荪工作任务的一项,是负责核对志书中引用的所有古籍文献。他借着这个由头,一头扎进湖南图书馆,干起了“私活”,泡在那里的古籍部,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湘西的正史、野史和地方志;浏览历代文人墨客有关湘西的诗文、笔记、日记和相关著述;民国时期的著述、期刊、报纸,也都成了他涉猎的范围……前后一年多时间,李怀荪通过湘西历史文献的研读,湘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脉络,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
1986年初,李怀荪与《湖南日报》的一位编辑朋友闲谈。在得知李怀荪这些年走了湘西的许多地方,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又坐了那么长时间的图书馆,接触到湘西的相关文献资料,便约李怀荪写点儿有关湘西历史文化的随笔短文,在“湘江”副刊上刊发。李怀荪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选题,便一口气写出了好几篇。为此,“湘江”副刊还专门为他个人开辟了名为“五溪漫话”的专栏。专栏的文章每篇千字左右,内容包括湘西的地理民情,历史事件,民族迁徙,地方特产,民间百艺,奇风异俗等等,既具知识性,又有可读性。李怀荪在《湖南日报》上的个人专栏一直持续了三年,发表的短文有四十多篇。之后,这个专栏的文章又在《人民日报· 海外版》等报刊上陆续发表。
多年来,李怀荪不但将辰河戏放在湘西历史文化的大格局中去研究,同时也将辰河戏摆在中国戏曲文化的大格局中去研究。他认为中国戏曲可以分为文人戏曲和艺人戏曲两种。艺人戏曲的代表剧目,是各个地方戏剧种中以佛经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的“目连戏”。地处偏僻一隅的辰河戏,便是一个擅演目连戏的剧种。由于“目连戏”涉及到宗教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便从湘西舞台上绝迹。几经打听,得知懂辰河目连戏全堂剧本和排场的,就只剩下一位年过八十的老艺人石玉松。李怀荪深感抢救此民间文化的紧迫性,尽管自己行走多有不便,但他硬是强忍着伤痛,多次走夜路翻山越岭去石老先生乡下的家中造访。最后,经石老先生口述,李怀荪一字不差地笔录了全部辰河“目连戏”的剧本。就在李怀荪离开石老先生家的二十天后,石老先生溘然长逝。1989年初,辰河“目连戏”被确立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抢救传统文化遗产援助项目。
说起湘西,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里的巫傩。湘西的巫傩文化,滋润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不懂得巫傩,就无法面对湘西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百态。1992 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台湾清华大学合作的科研课题——“中国傩戏研究计划”启动,李怀荪有幸被邀作为湖南省的学者参与了这项课题。在此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李怀荪以家乡会同县为基点,进而辐射到洪江、黔阳、溆浦、辰溪、新晃、芷江、麻阳、沅陵、泸溪等地,对湘西巫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考察,采访了一百多位巫师,掌握了湘西巫傩包括傩仪、傩技、傩歌、傩舞、傩戏等项目内容的全部资料。在湘西,还有一种猎人信奉的“梅山教”。梅山巫师用法术加技术,进行狩猎活动。其中道艺最为高超的,当属以弓弩毒箭射杀虎豹的梅山虎匠。由于虎、豹绝迹,国家实施动物保护,梅山虎匠这一古老职业几乎已濒临消亡。但李怀荪并没有而懈怠停滞,相反他更加执着的四处寻访。渴了,掬一口山泉;累了,倒在田野中小憩。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怀荪有幸寻访到了湘西最后的几位梅山虎匠,对这一古老的狩猎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撰写出了一部专著在台湾出版。
在从事文字生涯的40 多年里,李怀荪一直在围绕着湘西这块土地打转。他以地方戏辰河高腔为突破口研究湘西历史文化,并经过长达十四年的创作,“一部大湘西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一把开启湘西神秘之门的钥匙,一幅描绘湘西世事百态的画卷,一曲吟唱湘西不了乡愁的哀歌”——《湘西秘史》成为作家出版社的重点书目出版。在这部作品中,李怀荪匠心独运,将湘西的民俗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等宏阔的历史文化内容,借助于一个个精心编织的故事演绎,并加以灵动舒展且带有地方风味的语言传达,真正达到了融文化于大美的境地。很多看过《湘西秘史》的学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这是在继沈从文之后,又一次让世人在历史时空里触摸到了湘西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评论文章《古老文明的湘西绝响》,《北京晚报》和《长沙晚报》先后连载了此书的部分章节,而在网络上该书的点击浏览量也近达五十余万人次。
采访最后,李怀荪老师告诉记者,虽然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但“认知湘西,表达湘西”的初心从未更改,仍在为写一部湘西文化史而笔耕不辍。谈到他个人的梦想和希望时,他希望有更多年青的后生能脚踏着这片土地,好好地爱着这片土地,从而不断地去了解和探秘这片湘西的厚土云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