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淦:辜鸿铭的“新算学”
- 作者:沈淦 更新时间:2015-11-13 03:00:4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33次
北大教授辜鸿铭(1856——1928)早年游学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文学、哲学等13个博士学位。归国后,他又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国学造诣极深。1928年4月30日,北京报纸在登载其病逝的消息时称“辜氏为学好推崇儒家,于西方哲学多所非议”(康屹轩《民国旧报》第二篇)。确实,这位旷世怪杰虽然政治态度比较保守,可是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热爱,却是一致公认的。
十九世纪末,辜鸿铭在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任职,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华游历,抵达武昌时,恰好辜鸿铭翻译的《论语》英文版付印,就赠送了一本给伊藤。伊藤对辜鸿铭说:“久闻阁下精通西洋之学,难道还不知道,孔子的学说能够施行于数千年之前,却不能施行于当今的二十世纪么?”辜鸿铭答道:“孔子教人的法则,就如同数学家的加减乘除,数千年前的法则是三三得九,到了今天二十世纪,其法则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变成三三得八啊。”伊藤顿时张口结舌,无言对答。
辜鸿铭后来被清廷任命为外务部员外郎,因此他自称“辜部郎”。张之洞去世后,辜鸿铭在《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记下了上面的故事后,却又虚构了一个“予”与“辜部郎”的对话:当辜鸿铭讲了这个故事时,大概还有点洋洋自得吧,“予”却冷冷地对“辜部郎”说:“阁下至今尚不明白,二十世纪的数学已经改良了么?此前固然是三三得九,今天就不是这样了。比如说,我国向洋人借款,已经由三三得九变成了三三得七;等到我国还洋款时,又由三三得九变成了三三得十一。阁下连这个法则都不知道,难怪人们要说你不识时务了!”《张文襄幕府纪闻》著成于1910年,该文标题为《新算学》,其对清末政治腐败、丧权辱国之讥讽,可谓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