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解永光:盐风吹拂
    解永光:盐风吹拂
    • 作者:解永光 更新时间:2015-11-09 03:00:5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47


    有天下午(2015-8-28)接到李晟东电话,他回格尔木办理退休手续,到盐湖报社玩儿,说好了给我寄《盐风》杂志,约我寄稿。后来又来话要了地址去。我同时想到,去年读《盐风》后想过写点东西,去年到成都去他家玩儿,读到了2014年铅印的《盐风》刊物,很是欣喜感动,夫妇俩就送给我一本阅读。当时有很强的好感,现在又说到给寄新的刊物,感觉跟盐湖盐风还是很亲近的。
    我开始找找《盐风》读感稿子,说是读感,实际只记了几行文字:
    (2014-10-26周日)读了铅印《盐风》季刊2014年第1期——有复刊词,《童年的丑树》(郑娜)《小城》(汤婧)两篇读了,不知能否写出点读后文字。还记有盐风季刊投稿邮箱。《盐风》季刊2014年第1期,篇首有复刊词。当年由刘传荣主办的《盐风》是复印刊,复印刊指由打字和复印出版的内部刊物,成为正式印刷刊物了,多好呀。
    找到以上记录,想起盐风初起前后的情况,盐风初起时候,好象是盐湖报已经在复印打字版时候。盐湖报复印,副刊版面小,盐湖报周围想上电脑练笔写作者不少,青年人热情很高,写稿、打字、组版、复印版面、印出,投入工作能够做到,但是少有经济头脑——用复印办法出盐湖报,那得多少钱哪!甭说出个盐风文学刊物了,文学刊物,不是经营性质的刊物,谁能担负这笔费用?

    几十年过去,盐风还在刮,现在《盐风》成为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主办、有了自己的编辑部,盐湖报的编辑记者参与编务,几十年过去,盐风吹拂到格尔木了。
    记得当年刘传荣创办《盐风》时候,好象还在工程处上班、搞处里的宣传报道工作,有打字复印方面的方便,看到自己的写的文字能够成为复印的文字——报纸新闻以外的文字样式,自己能够写诗歌散文小说了。刘传荣是组稿者、编辑者、制版者、印刷者,还是发行者、介绍者、评论者。有这么一块小园地,相关的耕耘者多来投入——包括盐湖报的编辑、报道员、各单位的科员。当然还有基层车间工段的报道员,在盐湖的盐壳上面,对盐湖、盐壳、珍珠盐、盐花、水采船、管道、车间、机械、矿车、推土机等等有些印象的盐湖青年,都有感情要抒发、有故事要记录,那些不能直接成声的就借用文学方式,在盐风里成形成象,盐风一吹拂,飘一飘、散一散,或让人读一读、听一听吧。
    那时候,周边近的文学报刊,格尔木有《晶花》报,海西州德令哈有《瀚海潮》刊,这一报一刊,有老的(指那在柴达木工作时间多的)热心人,年轻的热心人,伴随国家对柴达木的开发,在文化(文学艺术)上也努力开发,反映盐湖人的生活,发表盐湖人的文学投稿,《盐风》周围有文学环境——这说法应该是肯定的。

    查《辞海》,风字(6)意——指《诗经》中的国风,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风字(7)——民歌。《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编者上学时知道国风意思,当然不一定把盐湖上初有的诗歌包括散文诗等就称作盐湖上的“风”了,但是知道盐湖人初办的文学刊物,对于柴达木、格尔木、对于盐湖的重要意义,流传下去,会是青海风的一种吧,或者说是作为盐湖人的民歌,应该也行。
    找到几份早期《盐风》铅印件,《盐风》5——10期、部分学生作文、部分《盐风》稿装在一起,外套的一个大信封是《青岛画报》寄印刷品过来用的。最早的《盐风》、4期以前的各期可能还未铅印,数量也不多,我这里没有保存。最初的编辑出版人刘传荣那里也许有保存,当初这是盐湖上一些文学爱好者的园地,党办副主任宋显珠也是文学爱好者,会有支持,不过党办宣传科可能也没保存。记忆中也只当是一段时间的文学遗存,青海钾肥厂时间过去了,《盐风》也刮过去了,2014年回盐湖去,没有想起,也没有问到《盐风》情况。今年由于李晟东的插手,盐湖报编辑部同意寄新出版的《盐风》文学杂志过来,我在盼着看看读读那盐湖上刮过来的清新的盐风。

    今天(2015-10-18)中午我看到了《盐风》总第5期至第10期的合订本(个人合订的),从第5期开始,时间分别是5期1989年5月,第6期1989年7月,第7期1989年9月,第8期1990年2月,第9期1990年5月,第10期1990年7月。这个第10期,是柴达木精神宣传月专号。这期专号,封面页印有刊名、目录、作品,头篇是西翎的诗《寄给母亲》,诗说:

    妈妈
    我们要远行了

    前方的路 正长
    女儿的跋涉
    才刚刚开始

    您说过 路上会有荆棘
    我知道
    有荆棘还有寒夜
    夜里的风很大很凶
    大风或许会吹落
    我的头纱

    妈妈
    我不怕 真的

    我知道我的赤足
    硬茧结成
    我的双肩 担得了
    风霜 而身后有您
    脉脉的注视

    妈妈 我得走了
    天边那一抹红霞
    可是您的微笑

    一九九〇年五月二十五日

    今天抄录此诗,真情实意动人,当时我们为此诗感动,盐湖上有优秀的儿女,无论是初到盐湖工作还是离开盐湖出去学习,他们都表现了一种“在场”一种“担当”,那种对母亲的深情,对责任的担当,都坦率地表白出来,而母亲的注视和微笑,是天边那一抹红霞。编辑这期刊物时候,把这首诗放在头条,编辑的倾向是鲜明的。

    这首诗下面是封面页中部一小块空隙,放不下文字作品了,几个编辑手头有一方篆章“盐湖腾飞”,编辑都很欣赏。但是当时条件,不能制版发表。后来讨论到咱的盐风印刷量也不多,人工加印在“盐湖腾飞”四个字上面(四个字是篆章印文的解释),上面是篆刻作品,下面有篆文解释,这样,这件作品也就是一种“套色发表”了。试印之后,编辑意见统一,遂在这期盐风封面页中部加印了这枚红色篆章,今天说起来,也是盐风初刮起来时候的一个小曲。
    印章作者好像是钾肥厂的职工或《盐风》的喜爱者同情者,目录里有作者名字。
    诗歌的作者不知还在盐湖工作否,当年能写出这么真挚感人的诗歌,后来当然会不断有新的作品发表。盐风现在继续吹拂,盐湖上文学爱好者有了更好的习作发表园地,盐湖文学将有更好发展,更好收获了。
    在第 9期第 7页上,还有一份《朱奇对盐风散文的意见》,朱奇是青海省作协的主席,他经常到柴达木深入生活,采访盐湖。他说看见稿子都比较短小,不知是否编辑部作了删节,如果是,则请不要大作删节,以保证它的份量。朱奇是热爱高原熟悉盐湖的老作家老诗人,他的意见编辑部都是十分重视,乐于接收照办的。

    2015-10-19 下午补写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