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家杨争光自己认为,历时五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非常具有当下性。他原想写一个叫张冲的乡村少年的爱情故事,随着几年间的点滴积累,各种素材越来越多,他发现正远离自己当初的设想,想象中那个少年张冲青涩的形象里纠缠和埋伏着苍老的根系,盘根错节,复杂纷纭。杨争光用六章来结构,打碎了故事,分离了时空,又把它们组合成一个魔方般的整体,每个细微处都要小心对待,还想让它们好看耐读。作品在《人民文学》今年第3期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了这部作品的单行本。4月6日,在《少年张冲六章》作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作品的表现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叙事方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者认为,《少年张冲六章》涉及到了当前与千家万户都有关系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问题小说”的思路。自现代文学以降,“怎么培育我们的孩子”、“我们怎么做父亲”等,一直是中国文学重要的话题,直到现在仍保持其尖锐性和复杂性。杨争光对这一重大历史文化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作出了自己面向当下的有力回应,寄托深邃,忧愤深广。作家以少年张冲的成长轨迹为线索,剑走偏锋而又鞭辟入里地讲述了主人公从光芒闪烁到黯淡芜杂的人生段落,读后既让人对少年心灵成长的扭曲感叹唏嘘,也对心理健康、精神处境、家庭伦理、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追问。因而这部作品既是关于一个少年的,也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既是关于教育如何健康发展的,也是关于民族精神如何强健、如何独立的;既是关于一个人的成长史的,也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的价值取向的。大家同时还谈到,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对人自由发展的憧憬也颇具合理性,但当下现实确实难以做到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多数学生仍会亦步亦趋地成为现行教育规范的循蹈者。作家还需将眼光放宽一些,注意到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某些合理因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这样才会让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从作品中有更多的收获。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社、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深圳重点题材创作办公室承办,中国作家网、文艺争鸣杂志社、南方文坛杂志社协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出席研讨会。参加研讨的有胡平、雷达、阎晶明、白烨、孙郁、吴义勤、施战军、张未民、张燕玲、李建军、王一川、彭学明、何向阳、钟红明、李震、宁小龄、唐晓渡、杨宏海、邱华栋等专家学者以及翻译家德拉加娜、石雷、陈湘蓉。研讨会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