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建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
- 作者:张炯 更新时间:2015-09-24 04:03:5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23次
[导读]读崔志远专著《中国地缘文化诗学》
鲁迅在论及文学时曾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有人不以为然。我的理解是,越有地方自然和人文色彩的作品,就会越吸引世界性的读者。因为在别国别地方的读者看来,这样的作品就有陌生感和新奇感。而陌生感和新奇感,正是构成人们审美感受的重要方面。中国文学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恐怕正是要加强对于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描写。崔志远教授《中国地缘文化诗学》的出版,我以为,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之一,对于呼吁广大作家重视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表现,应有很大的益处。
在文学研究中开拓文化的视角,这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已成为文学研究界的一种时尚。文化诗学也应运而起,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和新的学科方向。这方面的厚重扎实之作还不多。崔志远教授积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地缘文化诗学的理论建构与具体地域的文化考辨、作家作品个案的细致剖析结合起来,对我国的地缘文化诗学提出自己的新知新见,应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可贵收获。全书分9章。第1章论述了地缘文化诗学的文论语境、理论资源和理论构成,旨在建构地缘文化诗学理论,确立全书的理论支点;第2章论述了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成熟深化和定型;第3章论述新时期文学的地缘文化风貌,包括区域文学发展期待、发展态势及重要邦邑区如三秦、燕赵、三晋、齐鲁、楚、吴越、北京、上海等的文化性格及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群;第4至9章则选取北京、上海、燕赵、三秦、吴越、齐鲁的作家群进行地缘文化诗学的个案研究。各章的第1节均为该区域文化考论,着意发掘各地区的文化性格特征。第2节为该区域小说创作概述。第3至5节,则是选取一两位作家,进行地缘文化诗学的文学地缘性分析。主要运用原型批评方法,也运用能够发现文学地缘性的其他方法,以印证地缘文化诗学的实践。
虽然,从我国的广阔地域来说,未能把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蜀中、岭南、云贵地区列入所论,不免是个缺憾,但作者提炼自己关于地缘文化诗学的理论见解,无疑对于填补研究的空白和开创边缘性新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人们重视的。作者在前人地域文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缘文化诗学方法论,并建构起比较完整的理论结构体系,这在学界尚不多见。它跨越文学与文化、文化与地理、历史与地理多个交叉学科,考察领域时而文学,时而文化;时而文本,时而生活;时而心理,时而社会;时而现实,时而历史;涉及文本批评、原型批评、心理批评、历史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的成果,体现了作者二十年来地域文学研究成果积累,从而使得他的地缘文化诗学理论视野开阔,论证扎实,思维也比较严密。他对北京、上海、燕赵、三秦、吴越、齐鲁文化成因、文化结构及文化性格的研究,在整合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感悟和判断,多有新见。如对上海漂泊意识、隐忍的开放性的分析,对北京的现代与传统结合的阐释,对三秦文化厚重而古朴的判定,对燕赵文化性格发展和变异的考察;对邓友梅京味小说衍生文本、U形结构,王安忆小说原型意识的分析以及对刘绍棠的胡汉交融血统、贾平凹的“月像”、汪曾祺的“水像”等的论析,均具新意和启发性。
这是一部经过潜心研究的、富于学术价值的著作,是崔志远教授继《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他的立论和观点也许学界不一定都能全部认同,但作者所做工作的启迪意义和开拓意义,应是不容置疑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