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纲:读廖四平著《袁可嘉研究》
- 作者:钱振纲 更新时间:2015-09-21 03:08:3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18次
我与廖四平兄是同门,曾一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富仁先生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并同时答辩毕业。近日廖兄学术研究大作《袁可嘉研究》杀青,我有幸先睹为快。
毕业之后,各自忙碌,在博士毕业后的十几年中,他已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和参著的学术著作。在他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中, 《中国现代诗论十四家》《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解析》《当代长篇小说星座——第一至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丛论》,都是有影响的力作。从这些年的学术成果来看,廖兄的学术兴趣和主攻方向也有所转移,原来侧重于对“30年”时期新诗诗论的探讨,近些年侧重于共和国时期长篇小说的评述。十几年中,廖兄出了这么多的学术成果,实属不易。
更令我佩服的是廖兄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从2009年至201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他以“老悟”为笔名撰写的总称为“反思教育三部曲”的三部长篇小说,对中国目前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一些不端行为和不合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深入的反思。廖兄的这部《袁可嘉研究》 ,给我的突出印象是对于袁可嘉的研究非常全面和深入。全书除引论外共分六章,分别是“袁可嘉传略”“袁可嘉的诗论”“袁可嘉的诗歌” “袁可嘉的外国诗歌翻译” “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和“袁可嘉研究之研究” 。这六章基本上涵盖了有关袁可嘉研究的所有方面。而在前五章有关袁可嘉的本体研究中,每一章又都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第二章讨论的是袁可嘉的诗论。著者首先梳理了袁可嘉诗论体系的诸多方面,如“诗的本体论”“有机综合论”“诗的艺术转化论” ,等等。接下来就探讨这些诗论所受中外文论的影响,然后再探讨这些诗论的价值和缺憾。这样,这一章不仅全面呈现了袁可嘉诗论的本来面貌,而且能够说明袁可嘉诗论的思想资源和功过得失。而从整部著作看来,资料是翔实的,分析是深入的,而评价是中肯和稳健的。
除上述突出印象之外,我想对该书的引论也说一点看法。在刚读该书引论时我曾产生过疑惑,因为该书没有像多数学术专著那样在引论中评述论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而是全力讨论了袁可嘉的“ ‘未完成式’大师”的定位以及袁可嘉未能成为“ ‘完成式’的大师”的历史原因。其实只要看一下目录或者读到第六章这个疑惑就会自然打消。著者专辟了第六章来评述有关袁可嘉的研究成果。为避免重复,引论中也就省略了这一部分内容。而有关大师的讨论,关乎对于袁可嘉的整体评价,在引论中重点进行论述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有关大师的定义、标准以及哪些人堪称大师,哪些人是“ ‘未完成式’大师” ,哪些人算不上大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廖兄将完成的“大师”定义为“在某一方面开一代风气” , “有一些标志性的成果” , “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同时又“能够充分舒展其才华、取得与其才华相匹配的成就”的文化人。他从这一定义出发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代优秀知识分子中的那些‘大师’实际上多为‘未完成式’大师” 。例如鲁迅,按廖兄提出的三个条件是可以称为大师的,但如果因他英年早逝而没有取得与其才华相匹配的成就,他又是一位“ ‘未完成式’大师” 。廖兄的论证能够自圆其说,从逻辑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的论证是否也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会模糊像鲁迅这样的“ ‘未完成式’大师”与其他一些成就远不能与鲁迅相提并论的“ ‘未完成式’大师”的区别。另外,我认为廖兄提出的三个条件应当是综合性文化大师的标准。除了这种综合性文化大师之外,我们是否还可以也提出某一专业或者某一文体的大师标准。例如曹禺,他因创作了《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家》等风格各异而又颇有影响的话剧剧本,我们是否可以称他为中国现代话剧剧本创作方面的大师?
在引论部分,我特别欣赏的是廖兄关于目前不利于形成大师的客观学术环境的论述。其中对于目前学术环境中“项目标准”“计件标准”“刊物级别标准”的批评鞭辟入里,字字见血,我深有同感。我认为如果中国学术界继续这样管理下去,不单真正的“学术大师”难以出现,而且还会催生大量学术垃圾并造成学术风气败坏。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