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让历史纤毫毕现
- 作者:张弛 更新时间:2015-09-06 03:00:4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15次
读罢胡杰描写解放战争后期西北战场谍战风云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中国西部秘密战》,我感到耳目一新。这部长达30余万字的谍战史,从一个个小人物切入,展现出风云激荡的战争年代,小人物不得不面临的艰难抉择和由此形成的波诡云谲的个人命运。我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感到历史在书中纤毫毕现,呈现日常色彩,有了触手可及的质感。
关于历史的书写,往往受到作者历史观的影响。胡杰的书写角度,我姑且称之为“平民史观”,是以一个个小人物为切入点的。作者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结构全书,一个人物再牵出下一个人物。作者对于在翻云覆雨的大时代之下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遭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作为一部文学化的情报史,作者对当年情报工作人员的结局进行了追踪,从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出发,折射出大时代历史演进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胡杰还特别写到了情报工作中那些不起眼的交通员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当年掂着脑袋跑西安的时候,未必对革命有多少认识,更不会在政治上有什么投机的想法,有的只是为亲戚帮忙而已。这种中国人情社会的典型想法,让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中吃尽苦头,不免让人唏嘘感叹。书中个体小我命运的幸与不幸,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深思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史,对历史有了独一角度的认知。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量很大,能够还原当年特定氛围。比如写谍战发生地西安,书中介绍了解放前西安最繁华的南院门地区有哪些商铺、小吃;建国路一带因为达官贵人多,不受限电约束;从明朝的秦王府,到清朝的满城,再到辛亥革命后的新城,西安为什么城中有城;从革命公园到莲湖公园,西安最早的公园都有着怎样的来历。还有刘文蔚与王敦瑛情报小组等鲜为人知的故事,书中都娓娓道来,读来相当有趣。
写历史的纪实作品,最不可缺少的是认真的态度。体现在书中,就是细节的真实。翻开这本书,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细节:“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出台《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改法币为金圆券。23日,西安开始发行金圆券,收兑法币,一金圆券兑换三百万法币,顶半块银元。可到了11月12日,一块银元在西安已经可以兑换五千金圆券了。”这样的真实细节,非经认真查证是不可能得到的。不用作者再多说什么,当时的社会混乱状态已跃然纸上。我还看到了不少引用于《西京日报》《西北文化日报》等旧报刊的资料,这都是胡杰钻在图书馆里一点点查出来的。
胡杰注重通过生动的细节来刻画人。在书中,胡宗南身边“匪谍如麻”,但他实际上却是个保密意识很强的人。作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已经被中共策反了的高孟吉要带着电台去解放区。高孟吉在罗列前往韩城需要的东西时,向绥署二处处长刘庆曾要硫化青染料,被刘庆曾以价格太贵一口回绝,尽管刘庆曾对高孟吉自告奋勇去“敌区”的行为十分支持。仅仅是因为价格贵吗?据胡杰介绍,他读到的史料对此并没有解释。经过他进一步考证才发现,原来硫化青到了解放区,大部分成了兵工厂做炸药包导火索的原材料。把“硫化青”这样的细节写出来,胡宗南特务头子的精明狡猾便跃然纸上。
为写好这本书,胡杰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调查。他参阅过的原始档案文电据说装了好几麻袋,既包括了请示、汇报、指示、批示、计划、方案、总结、检讨、建议等文件,还有电台代号、呼叫密码、通讯频率、情报员化名接头暗号及情报本身等当年的绝密。写作过程中,胡杰走遍了西安周边的干休所、渭北各县,并数次赴新疆,采访了当事人及其亲属、子女,收集了大量往来书信、个人日记等一手资料。
尽管写法上还有些问题,有些地方枝蔓过多,使主线隐约含混,但瑕不掩瑜,真实性、复杂性、神秘性、平实性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赋予了本书很强的可读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