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李庄: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李庄: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 作者:刘裕国 更新时间:2015-08-12 04:23:0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67


      “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在林徽因的病榻前,前去探望的美国人类学家费正清说道。彼时,抗日烽 火燃烧在中国大地,二人交谈的窗外是川流不息的长江水。离开祖国,不再直视民族的巨大创痛,不再被颠沛流离、危及生命的生活裹挟,这是抗战前夕乃至抗战期 间,许许多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可以做出的选择。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和林徽因一样,选择留下,留下抗日,留下继续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贫弱而坚韧,砥砺之中露锋芒见风骨——在贫困、疾病与炮火中坚持整理民族文化遗存的林徽因,是这一伟大群体的缩影;长江岸边的人文李庄,是抗战时期整个民族文化坚守的一个剪影。
      ——编者
      仲夏的李庄,烈日照古韵,长江诉衷曲。
      一座座翠绿掩映的川南民居,粉白墙、花格窗、小青瓦,古朴、凝重。婆娑的光影里跳荡着岁月的沧桑,轻轻走近,幽静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位于四川宜宾的 “长江第一镇”,在抗战时期,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为中国四大文化中心。75年前,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烽烟中辗转来到李庄,这是他们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也是最为顽强的坚守,他们用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情怀,书写了中国文化在烽火中的奇迹。
      75年风雨阳光,他们的名字已经嵌入了李庄历史文化的脉管。



      一


      抗战中的李庄,就像一颗埋藏在雪地的种子,顽强地孕育着希望与生机。
      1937年,北平沦陷,一批国立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被迫南迁,经南京、武汉、长沙、昆明,于1940年冬季陆续到达李庄,最盛时有12000余人。李庄 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间小院都住满了这些外来的专家、教授和学子。当年,李庄这个不足万人的江边小镇,每天都能看到穿着长衫、旗袍、西服,胸 前别着钢笔、腋下夹着书本,或烫着卷发或梳着偏分头、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三五成群地进进出出。
      中国营造学社也是在这期间来到李庄的。他 们住进了上坝村月亮田边的张家老院子,并将在这里完成从1932年就着手考察搜集素材并酝酿编撰的《中国建筑史》,以填补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长达三年之 久的南迁,梁思成、林徽因作为营造学社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学社的同事和自己的家人,颠沛流离,九死一生。途中,尽管被日军的轰炸机追着跑,但他们探寻的脚 步始终没有停,一直坚持着在沿途考证和搜集古建筑资料。他们认为,不能鬼子来了,我们的文化就断了;祖先的文化精髓,不能葬送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当时,营 造学社同仁还有莫宗江、卢绳、罗哲文等,他们都明白,一个国家的建筑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脉,中国建筑的演变也映射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演变,因而 他们反倒庆幸有机会行走在山川陌野,看到过去未曾见到的亭台楼阁。
      在这群人中,最令人敬佩的,当数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林 徽因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尽管她16岁开始在西方教会学校读书并有着留学欧美的经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她的骨子里留下深深的烙印。1931年11月 19日,留学归来的林徽因,以女建筑家的身份,在北京协和礼堂为驻华使节讲演中国古代建筑与美学。她说,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 更具有文化内涵。林徽因不崇洋、不媚外,对于中国的建筑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李庄,她常对营造学社的同事说,学术千秋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多年来,她和丈夫梁思成一直坚持攀屋顶、上房梁,到实地准确测绘、考证古建筑的结构和尺寸。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林徽因在李庄四合院天井里的大樟树上悬挂一根竹竿,经常吊爬,锻炼体力。
      千年李庄,千年积淀,留下了不少绝美的古建筑群落,它们静卧苍穹之下、苍松之间,在林徽因眼里,那就是一首首凝固的诗!她迫切地想走进它们,欣赏它们, 解读它们。因此,爬竹竿的锻炼开始没多久,她就把外出测绘的事摆上了日程,总是催着同事们尽快上路。蛰伏在长江边的李庄,冬天异常寒冷,而林徽因心里却揣 着一团火。经常天一放亮,她就和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启程了。大家肩背着一包包鼓鼓囊囊的测绘工具,行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薄雾缭绕,仿佛演奏着一支轻快 的畅想曲。李庄境内的螺旋殿、魁星阁、张家祠、禹王宫,处处都留下了营造学社人攀爬的汗水与足迹。后来这四处建筑被他们称为“李庄四绝”,写进了《中国建 筑史》。
      多少个夜晚,一盏跳动的煤油灯陪伴他们伏案撰写到深夜。营造学社人学术报国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那盏灯,灼灼跃动,夜复一夜地照着他们的窗棂与心灵。



      二


      抗战没有前方后方,李庄虽然没有硝烟,但对于来到这里的知识分子,依然困难重重。
      林徽因不得不自己动手给夫君和孩子缝补衣服。她和家人到场镇,把家里值些钱的东西如她的首饰、梁思成的钢笔都送进了典当铺,或换点现钞贴补家用,或换点 红糖、猪油以补补身子。林徽因喜欢给朋友写信,但这时的生活早已由不得她潇洒地用纸,她只能用捡来的包裹过点心、糖果的油纸做信笺,而把省下来的每一张纸 都用在了书稿的编写上。
      李庄属典型的川南潮湿气候,冬季阴冷,夏季酷热。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居住的房屋,竹篾抹泥为墙,不保暖也不隔 热,室内阴暗潮湿。林徽因入川不到一个月,肺结核病就复发了。那段时间,丈夫梁思成正在重庆为营造学社筹集研究经费而东奔西走,得知夫人发病,便迅速买了 药品,星夜兼程,赶回李庄。林徽因卧病在床,梁思成心疼不已,为她打针、喂药,悉心照料。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多次来到林徽因床前,见其身体十分虚弱,都劝她 安心养病,劝梁思成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守护在林徽因身边。然而,在林徽因看来,日本飞机正在对祖国大地狂轰滥炸,抢救文化也是为国尽忠,须争朝夕、惜分 秒。在林徽因的再三催促下,梁思成才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照料。
      林徽因躺在病床上,面对着墙上的挂钟,写下一首新诗《一天》:“今天十二个 钟头 / 是我十二个客人 / 每一个来了,又走了 / 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胸怀……”她把挂钟12个钟头的刻度,当作轮流来 探访她的12个来客和朋友。有朋友就有慰藉、有快乐。境由心造,如果不是壮志满怀,哪会有这般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哪会面对疾病和困苦而没有彷徨、没有绝 望?营造学社安排给林徽因的后期任务,是承担《中国建筑史》全部书稿的校对。即便是发高烧,她也用枕头垫在背后,撑起身子,捧起手稿,潜心校对。



      三


      乱云飞渡,江河奔流,李庄桂轮山几度花落花开。战争、疾病、困苦,都没有把营造学社人击倒,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一刻也没有放弃。他们坚守的,不亚于战火中的又一个高地。
      李庄有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一天,11岁的女儿梁再斌问母亲:“要是日本鬼子打到李庄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斜靠在床上的林徽因,瘦削的脸庞有些苍白,她慢慢坐直身子,拉着女儿的手,沉着地说:“女儿,不用怕,我们旁边不就是长江吗?到时,我们全家就到长江去。”
      为了一份坚守,林徽因柔弱多情的外表下包含了一颗多么伟大、刚烈而超然的心。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简陋卧室里的书案上、病榻前,堆积起厚厚的“二十四史”和 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数据以及大量的文字记录。病痛中的林徽因,不仅完成了营造学社交给的校对任务,还为书稿撰写了五代、宋、辽、金部分的建筑发展 史,以及中国宫廷建筑的特点和制式、宗教建筑艺术、中国塔的建筑风格等内容。一字一句,都浸透了她满腔的热血,折射出顽强毅力和过人智慧,彰显出忠贞不渝 的文化追求和学术信仰。
      1942年深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老朋友,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夫妇特意从重庆来到李庄看望他们。见到病重得脸色 苍白、颧骨高耸的林徽因,美国朋友说:“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他们动员梁林夫妇去美国发展, 说美国各方面条件都优越,他们的才华更能得到施展,林徽因的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林徽因微笑着,婉言谢绝了。她说:“中国南方的居民充分地体 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我有个设想,等身体好起来的时候,要对江南民居作一番详细的考察。”美国朋友离开的时候说:“我明白了,你的事业在中国,你的根也在 中国。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李庄,连续几天,李庄的大街小巷都卷起欢乐的 狂潮。林徽因也想上街去,但日益严重的肺结核病让她根本无力行走。营造学社便安排了一乘滑竿,让人抬着林徽因走出月亮田,走过两里多的小道,在李庄码头一 棵大榕树下的茶馆前停下。林徽因努力撑起病弱的身体,让喜悦的目光融进欢乐的浪潮……
      在那段烽火岁月中,营造学社人怀着文化报国的理想 和情操,顽强坚守着那份文化自信,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稿《图像中国建筑史》。如今,芳草茵茵,花香阵阵,我的脚步难舍中国营造学社李庄 旧居,难舍梁林陋室。在李庄,我见到从成都前来“参拜祖师”的年轻的高级建筑师张岗,他是这样评价《中国建筑史》的:“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科学、系统地 描述从上古先秦至明清以来中国建筑艺术和技术的著作,内容浩瀚。建筑实例覆盖大半个中国,是奠定新中国建筑学学科基础的开山之作,将中国建筑技术从千百年 来的工匠师承、口口相传提升到现代的学科教育。”抗战胜利后,以营造学社为班底,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烽火中的川南李庄人才汇聚,除了中国营造学社,还先后住进了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学者们在这里安居,在这里不废研究,生活的清贫没有改变他们内心的高洁,外敌的入侵更没有中断他们学术上的探索。
      李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犹如一枚精彩的邮票,把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日烽火中的一段传奇邮寄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