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深厚文学传统的浙江,无疑是文学人才辈出的地方。最近,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颇具创作实力的宁波作家艾伟的长篇小说《风和日丽》。这部长篇小说自去年在《收获》杂志发表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小说用质朴洗练的文字,娓娓道出一个女人隐秘的身世,将主人公的青春一笔一划铭刻于时代的竹简,并带着泣血的微笑和化碧的宽容把自己的领悟渗透进历史的轨辙,读来似传奇又似史诗。3月28日,文艺报社、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浙江省作协、收获杂志社和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在京召开了艾伟小说创作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致信祝贺。阎晶明、胡平、张水舟、雷达、李敬泽、吴秉杰、王干、孟繁华、贺绍俊、白烨、陈晓明、张清华、吴义勤、施战军、洪治纲、牛玉秋、夏申江、胡殷红、唐晓渡、江雪、张陵、吕先富、盛子潮等参加研讨。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桂娣出席研讨会。
与会评论家认为,艾伟小说总是为读者提供多重解读视角。他在以往创作《爱人同志》《爱人有罪》等作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新作《风和日丽》,寄托深广,构思独特,从一个普通个体生命切入,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历史深层,试图还原历史的丰富性。可以说,《风和日丽》作为艾伟创作上的一次蜕变,证明了这一代人对宏大的题材及其深藏东西的挖掘能力。作品通过寻父的坎坷经历,既写了人物的成长史,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灵史,并从中折射出当代中国五十多年的时代变化。以前有些作品常常从外部强调某一时期革命的合理性,《风和日丽》则融寓言性与写真性于一体,以更加艺术的方式揭开了革命内部的某种隐秘,在历史时间之外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小说的结构。由此可以见出,以轻写重是南方作家处理相关题材的一种姿态。艾伟在作品中就明显地表现出善于把许多激烈的东西化作绵长且有韧性的情感力量,因而产生很大的悲悯情怀。研讨中,话题涉及人性与政治、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写作中的寓言性与写实性以及知识分子如何与现实对接等。大家也同时指出了这部长篇新作可商榷之处。比如迫于历史的时间性,为了把丰富的社会内容纳入到作品中,不得不在许多地方止于匆忙的交代。这些也是许多作家创作同样的题材时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