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名:桃花依旧笑春风
- 作者:孙守名 更新时间:2015-03-31 02:03:00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62次
北方的“春脖子”短,草木刚染绿意,一不留神,便已绿肥红瘦起来。有时风沙也大,逐渐地,我不信了这恼人的春天。
文友几次邀约赏春,确切地说,是赏细柔柔、花灼灼的桃花。我百般推脱,将自己闭置于幽深的古巷,埋首于故纸堆,只做些虚幻的梦想。朋友见劝不动,干脆驱车前来,连拉带拽,把我推入春意融暖的丰文山中。
自古以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倾情于桃花,他们写出的桃花散发出幽细的芳香,而写不出的桃花却只开在心中,一个人的,独自欣赏,静静地……
从山麓拾级而上,但见青松翠柏,绵延连亘。半山腰处,红艳艳一片颇为壮观。走近来,方才品尝得朵朵绽开的桃花。薄薄的花瓣粉嫩嫩水灵灵,片片细蕊蜂飞蝶舞,芬芳馥郁的香气随着柔和的春风浅浅淡淡地送入鼻孔,五肺六腑熨帖得如三伏天饮了冰水。坐于树下,静听花开,心中忽然生出无限的感动。
三个季节的守候,只为几天的花期,这是何等的壮烈!生命的短暂,磨砺出坚强的品格。在痛苦中绽放生命的美丽,在挫折中燃起微弱的火焰。桃花如燃,生命如歌。如是想,我似乎觉得误读了这春天的使者——桃花。
最初感知桃花是缘于那个性情至真至纯的陶渊明。就那么一个春光撩人的日子,他走走停停地误入了“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天洞地”的桃花源。世外桃源,景美人和,这让身心疲惫的陶渊明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那时,我觉得诗人陶渊明真是幸运,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做一个桃花源中人。
后来才知,其实,桃花的高贵还在于她与爱情密不可分。相传,春秋时代楚国息侯在政变中被灭,楚文王意欲强娶其夫人。闭花羞月的息侯夫人不从,逃出皇宫去找丈夫。息侯自杀,夫人也跟着殉了情。从此,坚贞不渝的息侯夫人也就化作了桃花之神,守护着美好的爱情。念及时,常常伤怀不已,为执着的爱情,为短暂的生命。
“有枝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这大概是对桃花最好的赞叹。只不过桃花的“真潇洒”,在人就未必能潇洒起来?你看那个唐朝的崔护,当他写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时,内心深处的酸楚、忧愁又该向谁诉说?还有性情中人柳永,“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物是人非,伤痛无限,凄苦的相思泪流向内心的同时,那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独与无奈真的是无法表达啊!还有踯躅于沈园的陆游,徘徊于黄昏的李清照……
满眼桃花飘零,雨后落蕊遍地,一向细腻、敏感的林黛玉触景伤怀,荷锄葬花,一抔黄土掩尽花之风流,她葬的哪儿是桃花,分明是缠缠绵绵的情,哀哀怨怨的思,幽幽凄凄的悲。“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穿越亘古的时空,面对短暂而脆弱的生命,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感怀?
桃花的生命虽为短促,但她执着于一念,将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绽放于人间,献给自己钟情的春天。即使是误了花期,仍要寻找时日开放自己,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正是对她们的真实写照吗?
北方的春天并不都是令人生厌的,比如这近在咫尺的桃花。心里忽然有些懊悔,为着对这春天的某种误解。
我没有去过浙江舟山的桃花岛,无缘赏玩那里的山石桃花,但我觉得,南国的桃花也应该与北方一个样子吧。天下的桃花,生命相仿,情意相合,大概比人高贵,生生死死,离离散散。花好月圆终归是好,落花无意,流水无情,也是情有可原吧。
与朋友下山,迎面走来一群穿红着绿的孩子们,他们沿着石阶蹦蹦跳跳、欢欢笑笑而上,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的女子,想必,她一定是位善解人意的老师。人面桃花,欢声笑语,装点着这明媚的春色,织就出一幅美妙鲜活的图景。
我喜欢这如水般的艳丽的春天,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而陶醉。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